摘 要:本文以情感滲透為方法,以人格升華為目的,提倡教師應用情感滲透教學法,發(fā)揮多媒體教學優(yōu)勢,融入點撥教育理念,注重課堂教學評價,更深入、更高效地滲透情感教育,從而達到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率、升華學生人格的目的。
關(guān)鍵詞:情感滲透;人格升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37-0064-02
引 言
初中語文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其中,閱讀無疑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涉及教師、學生和文本,高效的閱讀教學必須形成教師、學生和文本間的有效互動,且關(guān)注學生的感受能力與理解、審美、欣賞能力等。將情感滲透應用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上,滿足學生的知識需求、情感需求和品位需求,這就決定了教師必須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如情感教學滲透法、多媒體教學技術(shù)、點撥教育理念及多元文化評價方式,實現(xiàn)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滲透,使學生在閱讀中產(chǎn)生情感共鳴,提高閱讀效率,最終達到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和升華人格的目的。
一、運用情感滲透教學法,提高導入性閱讀的效率
當前,初中語文教材文本是專家通過綜合對比、層層把關(guān)篩選出來的,不但具有語文知識的內(nèi)涵與美感,也具有人文情感之美,其美學內(nèi)涵包括人生之美、道德之美、藝術(shù)之美、自然之美和社會之美。由于初中生受年齡閱歷和生活經(jīng)歷的限制,在各種美學表現(xiàn)中無法真正把握如人生之美、道德之美和社會之美的內(nèi)涵,因此,教師必須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發(fā)揮有效的引導作用,帶領(lǐng)學生更全面深入地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和其中的真善美,讓學生結(jié)合自身經(jīng)驗與經(jīng)歷徜徉在語文的美與情中,盡快進入情感世界,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閱讀教學效果。其中,導入環(huán)節(jié)是閱讀教學的先導,也是打開人與文字、人與人情感大門的通道。教師需要開門見山地為學生呈現(xiàn)生動活潑的畫面,同時盡可能結(jié)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情感態(tài)度,整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和閱讀條件,在閱讀方案中設計各種因素,找出與學生閱讀相貼近的規(guī)律。
例如,教授《背影》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導入:先采用多媒體技術(shù)為學生展示富有情境感的動態(tài)沙畫,在深情的背景音樂《時間都去哪兒了》的配合下,視頻中出現(xiàn)一對父子,從兒子牙牙學語到慢慢長大,父親都陪伴在身旁。視頻播放過程中,學生很容易被音樂、氛圍、畫面所吸引,伴隨著視頻的播放,內(nèi)容越來越深入,不少學生逐漸聯(lián)想到自身的家庭和親人以及生活常態(tài),于是漸漸濕了眼眶。視頻播放結(jié)束,教師再次進行閱讀引導:“父愛是一座大山,深沉且厚重,下面讓我們閱讀一篇描寫父親的文章。大家一起來找找與自己父親有哪些相同點?!痹谇楦械挠|動下,學生很快能將情緒與情感融入其中,更加高效地進行閱讀學習。
二、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優(yōu)勢,強化閱讀教學的情感滲透效果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時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因此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與閱讀熱情,為學生灌輸正面的情感,升華其人格。當前,多媒體教學法已廣泛應用在課堂教學上,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教學法與朗誦教學相結(jié)合,讓多媒體指導下的朗讀成為學生理解文章和抒發(fā)情感的主要方式,并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水平,增強語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飽含情感的朗誦更能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逐漸培養(yǎng)其審美意識[1]。例如,教學《岳陽樓記》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錄音的功能先為學生示范播放,再要求學生跟隨朗讀,反復揣摩作者情感,感受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
三、應用點撥教育理念,發(fā)揮有效點撥引導價值
教師的點撥與引導是一門藝術(shù)。點撥語言的詩意化,情緒的個性化,語調(diào)的音律化,都能讓閱讀課堂變得更為生動而有趣[2]。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滲透點撥教育的理念,利用及時有效的點撥喚起學生的情感,并利用語言文字和教學內(nèi)容本身的優(yōu)勢,為閱讀活動的開展錦上添花,這樣學生才能帶著感情進行閱讀理解,與文本的靈魂產(chǎn)生最親密的接觸。
例如,魯迅先生的《雪》一文中,作者用了大量象征和托物言志的手法來表達自身在當時特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下的思想主張??紤]到初中生缺乏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和人生閱歷,要準確捕捉文本中魯迅先生的思想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可以采用抒情式的及時點撥教學法為學生進行引導:“江南的雪很美,但在魯迅先生的眼里,這種美沒有經(jīng)過磨礪,所以無法保持長久。由此可見,魯迅先生更看重張揚且獨立的個性和精神,如同北方的雪一樣,以孤獨不妥協(xié)的姿態(tài)而存在?!痹谶@樣的點撥和暗示下,學生很快就能領(lǐng)悟到魯迅先生筆下表現(xiàn)的雪正如他本人一樣,在黑暗的舊社會下,以喚醒民眾民族意識的勇氣宣告自己的存在。點撥法的應用能夠?qū)崿F(xiàn)情感移情,是情感滲透的深化,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陶冶性情,升華靈魂,在消極與積極的情感中有明確的辨別能力,對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有著重要意義。
四、采用多元文化評價法,給予學生情感滲透的鼓勵
教學評價是初中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教師的評價方法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學習效率的提升有直接的作用[3]。在現(xiàn)代化的語文課堂上,教師要確保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和多樣性,及時給予學生必要的情感鼓勵,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動力。
例如,教學《最后一課》時,教師可以借用韓麥爾先生為他的學生上最后一堂母語課的契機,帶領(lǐng)學生融入當時的氛圍。閱讀時聲音哽咽,茫然若失,這是在對國家、母語的熱愛中含有對侵略者的憎恨情感。學生在體會這種情感的基礎上閱讀,教師再對學生的閱讀加以點評。對于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教師應盡量看到學生閱讀時所表現(xiàn)的特色。如一些學生將《最后一課》以舞臺劇的形式進行閱讀表演,有的學生則以旁白者的身份閱讀,都有可取之處。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更能鼓勵學生將情感滲透到課文內(nèi)容中,從而獲取最直接的情感閱讀體驗。
結(jié) 語
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并不是一種目的,而應該成為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閱讀的理解分析過程對學生語文知識的吸收、能力的提高以及終身發(fā)展都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閱讀教學涉及學生、教師和文本,關(guān)乎學生的感受能力與理解、審美、欣賞能力等。在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重視閱讀的重要性,從閱讀教學任務中培養(yǎng)鍛煉學生,并充分應用語文閱讀本身的魅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積極進行情感滲透,不斷升華學生的人格,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注重多元化評價,最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陳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滲透[J].學周刊,2014(17):186.
陳海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滲透策略研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3(06):323-324.
葉春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滲透[J].教師博覽,2014,11(06):53.
作者簡介:羅仁仲(1973.8—),男,仫佬族,廣西羅城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