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光
“構(gòu)建幸福課堂,成就幸福師生”的最佳途徑就是“教師愛教、會教、教會,學生愛學、會學、學會”,其基本立足點在于幸福課堂的構(gòu)建。
作為一名物理老師,我時常在想“這堂課我幸福嗎?學生幸福嗎?”。這樣想的結(jié)果卻使我很尷尬:幸福,這點滴的感受,就能蕩漾無盡的美好,可似乎只能存在于我們的祝福聲中。因為我們的課堂廣泛的存在教師厭教、學生厭學的現(xiàn)象,一句話:我們的課堂不幸福!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在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中,規(guī)定了給予學生各種知識,卻沒有給予學生最重要的東西,這就是——幸福?!?/p>
踏進了物理課堂:“上課時間馬上就到了,也不知道安靜下來,看看咱們的考試成績,真不知道你們每天都在學習什么!”
“唉,今天咱們老師又不高興!咱們又沒有幸福的日子過嘍!”一個學生聲音很小的叨咕著。
突然之間,我再次的反問自己:“我們作為教師的幸福是什么呢?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覺到幸福嗎?”
如果沒有教師的幸福,又哪來學生的幸福課堂呢?
幸福是一種心態(tài)和體驗,它是沒有標準的。當一位學生把學習當作快樂去享受的時候,當一位學生把老師對他們的管教看成是愛的時候,學習才是幸福的;當一位老師與學生水乳交融,盡情揮灑教育智慧的時候,當一個老師把對自己子女的愛撒向?qū)W生的時候,老師也是幸福的。那么擁有這樣的一位老師和這樣的一群快樂學習的學生,我們的工作,我們的課堂才是幸福的!
在“幸福課堂”中學生是收獲者,教師是收獲內(nèi)容的設(shè)計者、提供者,教師不是檢查學生學習內(nèi)容的憲兵,是讓每個學生在每一節(jié)課都有所收獲的引領(lǐng)者。“莊稼成熟在田地里不是收獲,果實所激起的播種的欲望才是收獲”就是這個道理。
例如,在《凸透鏡成像復習》這節(jié)課的引入上,我從學生們比較熟悉的照相入手,嘗試讓同學們用真正的照相機給班上同學照相。我改變了習慣性做法,當時特意讓一個平時基礎(chǔ)比較差的同學上前面來拿相機真正演示,在有老師聽課的情況下,這讓他本人和其他同學都很意外,我提了兩個要求:第一、讓他給全班同學照一張合影;第二、在合影的基礎(chǔ)上,我又讓他給某一個同學照了一張大頭像,結(jié)果他演示得很好,注意到了遠近距離的調(diào)整。同學們也都被他那認真又搞笑的動作逗樂了。最主要的,這個同學也笑了,是發(fā)自他內(nèi)心的,是幸福的笑容。自從這節(jié)課之后,他上課的態(tài)度完全轉(zhuǎn)變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通過這節(jié)課,學生有所“收獲”,在“收獲”的基礎(chǔ)上,也獲得了小小的“成功”;而老師在引領(lǐng)學生有所收獲,獲得成功的同時,點燃了學生求知的熱情。
在以往的物理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收獲”,甚至只問學生是否在課堂把知識都學會了,分數(shù)是否提高了,而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中幸福感的體驗,這就有了偏差。其實,“收獲”只是手段,師生在“收獲”的同時,就有了幸福感的體驗。幸福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
莎士比亞說:“幽默和風趣是智慧的閃光。學生需要的是知識淵博、幽默詼諧的魅力型教師。”
曾經(jīng)很多年前的一個學生,畢業(yè)以后一次和我聊天時說到:“老師,你知道嗎?那時班上的學生都很喜歡你的課,咱們班的成績也一直不錯,可是我們平時都不敢和你說話的,每節(jié)課我們都在大腦高速運轉(zhuǎn)和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下完成的。”那時稚嫩的我認為這就是教師的威嚴?,F(xiàn)在想來,套用趙本山老師的一句話那就是:“威嚴”是有了,可“幸福”沒有了。于是,在以后的物理教學中,我一直在這方面孜孜以求。
記得有一次,講《牛頓第一定律》這節(jié)課的“慣性”知識時,我是這樣引入的:“話說,那天,晴空萬里,一輛自唐山至玉田的公共汽車正快速地行駛在公路上,突然在不遠處的前方有一個小女孩跑了出來,說時遲,那時快,只聽‘啪’的一聲,司機師傅一腳就踩在剎車上,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卻發(fā)生了,車上站著一個小伙子撞到了前面的一位女士。只見那女士,抬手就是一耳光,訓斥道:‘看哪呢你,德性!’再看這個小伙子,很有紳士風度地微微一笑,說道:‘大姐,你說錯了,這不是德性,是慣性。’”曾記得,在以后的很長日子里,學生們對這節(jié)課還是記憶猶新,并對“慣性”知識能夠很好地理解與運用。
這些幽默詼諧、雅俗共賞的語言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氣氛,可以享受他們學習的快樂和幸福了。
“動”是幸福課堂的核心。動,是主動,是互動,是活動。是動口,是動手,是動身。
讓學生動,就必須改變課堂教與學的方式。簡而言之,幸福課堂,就要少教多學。
例如:在《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這節(jié)復習課中,有一環(huán)節(jié)是對近五年河北中考物理試題關(guān)于凸透鏡這部分的習題歸類。我當初的設(shè)計思想是,老師自己把題目找出來,進行歸類,并對其進行講解??稍谂c學生的溝通中我發(fā)現(xiàn),我把自己的能量無限擴大,卻將學生的能力給縮小了。在星期天放假的時候,利用家里的網(wǎng)絡(luò)和一些復習資料,大多數(shù)同學都可以找到近五年河北的中考物理試題,并且從中把關(guān)于透鏡的題目提出來,進行了匯總。還有好多同學,不僅可以把題目解答出來,還能提煉出所涉及的考點。更有甚者,還可以把近幾年沒有考查到的考點提取出來。一些同學作為小組的組長,更可以代替老師把不會的學生講會了。當時,我很驚訝,原來物理課堂還可以這樣上,真正的讓我感覺到,學生的智慧大如天。
“幸福課堂”是開放的課堂。教學過程其實就是教師和學生分享思想的過程,就是分享各自生活經(jīng)驗的過程。在分享中,教師與學生都能夠享受到尊重的幸福、交流的幸福、成長的幸福。
物理是一門特別注重訓練思維過程的學科。葉瀾教授說:“課堂上,教師要封住自己的嘴,讓自己少說一點,留出時間和空間給學生?!苯處熥龊弥?,學生擔當主演。
例如:《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這節(jié)復習中,成像規(guī)律是重中之重的內(nèi)容,需要學生很好地識記,但是非常枯燥乏味,導致學生不容易記住,更不愿意去背。針對這種情況,我采用了圖像記憶法和進行游戲分小組比賽的方法。如果想在游戲中取勝,為本組爭光的話,就必須把規(guī)律識記下來。通過游戲,學生對這個規(guī)律可以有很好地理解和再運用。這樣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出現(xiàn)了“老師一人呼,學生多人應(yīng)”的空前狀況,也把這節(jié)課推向了一個小的高潮。
這樣的課堂既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又推進了學生的積極參與,達到了學習過程與幸福體驗的完美結(jié)合。
幸福課堂的標志:學生滿足,求知欲得到滿足、獲得成功體驗,教師滿意,因?qū)W生滿足而滿意,實現(xiàn)課堂目標而滿意。
作為一個物理老師,有著其他學科的老師無法體會的別樣快樂,因為我們的課堂有牛頓,有歐姆,有愛因斯坦,有力、熱、聲、光、電……更有他們帶給我們的快樂。
最后,我想說:
問世間何為給力?用物理中牛頓定律的解釋:你給力,我就給力……
這個秋天很給力,我們都很給力,為的是相約我們給力的夏天。最后用“牛頓第一定律”來做個完結(jié):在不受外力的情況下,如果可以克服阻力,我們將會直線勻速運動下去,直達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