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宇
【摘要】隨著網絡環(huán)境的普及,教育工作與多媒體充分結合,能夠對教育思路、方式等進行全面更新。在網絡環(huán)境下,組織推進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工作的發(fā)展,在當前的教學組織中,將網絡思維運用到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在堅持母語識字原則的前提下,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嘗試互動游戲活動、利用多媒體輔助、促成生活運用等,全面革新識字教學。
【關鍵詞】網絡環(huán)境;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識字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基礎性內容,但是傳統(tǒng)教學之下,識字教學往往陷入枯燥的描摹、機械的重復書寫等,學生通過記憶筆畫、拼音去完成一個字的學習,不僅進度慢、難以堅持,還可能出現倒筆畫等問題。在多媒體輔助之下,學生能夠更為清晰地了解漢字結構,形成對漢字的認知,進而達成對教學工作的發(fā)展及完善。
一、堅持漢字學習原則
識字是小學低年級語文學習的基礎,也是漢語學習的基礎性內容,是為日后閱讀等構建詞匯量的開始。在網絡環(huán)境下,可借助多媒體等的輔助,網絡思維的調整等去豐富課堂,但同時,應當遵循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策略,全面調查發(fā)展。在具體的識字教學中,應充分認知到小學低年級應當以母語學習為主,尤其是當學生已經有了基礎識字能力及積累時,更應當進入到采用豐富的方法去擴充詞匯量的階段。在此期間,教師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式引導學生開展師資教學活動。第一,教師需要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基礎,漢語作為中國小學生的母語,其會與學生的生活產生直接的聯(lián)系,所以在此階段,教師可以借助網絡技術為學生展示一些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詞匯,將其投放到多媒體設備中為學生進行講解,以此拓展小學生的詞匯量。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可以收集一些路邊廣告牌上的漢字、商店的名稱、電視中比較常見的劇名或者是臺詞等,既有效調動學生的識字學習興趣,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詞匯量;第二,在教學中,教師應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引導學生主動對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漢字進行收集,將其整理到自己的筆記本中,定期組織學生開展相互交流的活動,以此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也能夠有效加強學生的詞匯量,強化學生的母語及語文素養(yǎng)。在當前的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識字應當是與閱讀、文學常識、母語文化緊密結合的,只有全面構建,才能更好地促成發(fā)展。比如在日常的教學之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家長為孩子選擇一些適合其閱讀的書籍,通過書籍引導孩子進行識字學習,以此拓寬其自身的閱讀范圍以及識字范圍,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礎。并且在此階段,教師也可以適當地創(chuàng)新識字教學的模式,在完成基礎教學活動之后,組織學生觀看一些簡單的電影,或者是學習一些歌曲,利用其中的生字對學生進行引導,促使其能夠對未知漢字有興趣,加強自身的漢字感知能力以及識字訓練強度。第三,要在閱讀中去嘗試完成漢字的學習,這也是一種學習策略的轉變,漢字是一個系統(tǒng),是通過閱讀積累實現的。第四,需要在教學中注意到,網絡環(huán)境除了帶來便捷等優(yōu)勢,也帶來了印刷體和學生對于手寫字的生疏,由此,在組織教學中,低年級語文識字應當強化基礎,避免網絡帶來的負面影響。
二、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
借助豐富的網絡環(huán)境,提升學生的識字興趣,也是當前教學工作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作為教師,應當充分關注到學生的學習情況,為日后教學工作的發(fā)展做出全面的推動及鋪墊,筆者結合當前的教學工作,對于提升學生的識字興趣做出如下思考:第一,教師可以嘗試為學生帶來豐富的課堂情境構建,如在學習漢字“爸爸”“媽媽”時,可以問學生周末和爸爸媽媽在家做了什么等問題。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還可以讓孩子找到漢字背后蘊藏的豐富文化內涵,如漢字有上下結構、左右結構等不同結構,每個字的形成有豐富的內涵,此時需要深入挖掘其中的內涵,實現教學工作的發(fā)展。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這也是提升學生文化底蘊的過程,應當得到充分的關注及尊重。第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漢字的書寫筆畫。
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木”這個漢字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制作動畫視頻,先寫出一個橫,然后寫出一個豎,之后寫出一個撇,最后寫出一個捺。通過動態(tài)的視頻引導學生了解正確的漢字筆畫,從而加強其自身的實際興趣,也能夠強化其自身的學習能力。第三,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網絡環(huán)境為學生展示一些與漢字相關的信息,通過直觀的圖片對學生形成情緒調動。在漢語中,有很多漢字是具備象形意義的,比如山、木、水、火、田這些字是通過長時間的實際演變而形成的。所以,在組織學生對這一類的漢字進行學習時,教師可以通過圖片的方式對其進行表示,鼓勵學生結合圖片大膽猜測與之相對應的漢字,充分調動學生的識字興趣,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以及想象能力。
三、嘗試互動性游戲
在網絡環(huán)境下,許多新鮮的內容被帶入課堂,可嘗試組織構建互動性游戲,作為課堂的一個創(chuàng)新形式。在識字教學中,經常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學生出現“倒筆畫”的情況。例如在書寫“出”這個漢字時,很多學生會先寫出其中的一豎,然后寫出其他的筆畫。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是復雜的,有些孩子短時間內難以記住筆畫順序,卻記住了字形,于是學習的過程變成了一個繪畫的過程,自然出現只要形不要順序的結果。嘗試互動性游戲,能夠活躍教學氛圍,減少學生摹寫漢字的枯燥感等。
互動性游戲如一些“闖關游戲”“尋寶游戲”等,在地圖中學生每識記一個字,就能闖關成功等。仍舊以“出”字為例,在引導學生學習這個漢字時,教師可以先對學生進行分組。在正式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一些歌曲作為背景音樂,調動學生的興趣。然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通過接龍的方式,逐一上臺對這個漢字的筆畫進行書寫,用時最短的小組能夠獲得一定的獎勵。此外,教師嘗試互動性的游戲,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多新奇的感覺,實現網絡輔助之下的課堂革新。
四、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技術是當前網絡環(huán)境下的重要載體,在課堂中出現輔助教學,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多可能性。充分利用多媒體的輔助功能,能夠為教學工作帶來新奇的體驗,如借助多媒體構建情境,可以真正將學生帶入到生活環(huán)境中去思考漢字的應用等,要考慮這些漢字在生活中什么樣的情境下會出現,又當如何利用。例如在講解漢字“田”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孩子展示一些與田野相關的場景。然后利用多媒體的輔助,還能使得原本寫在黑板上的字更清晰,如利用動畫,將左右結構的漢字進行組合,展現出來。
五、促成生活中的應用
網絡環(huán)境所帶來的,不僅是手段的革新,還是教學思路的革新。在低年級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應當充分促進漢字在生活中的應用實踐,打開課堂,使其成為一個與生活互動、活躍的知識點,全面發(fā)展,留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完成教學工作。在課堂教學之余,教師可以嘗試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進一步應用,如在寒暑假為學生布置到街頭“挑錯”的任務,在生活中找到一些錯別字等。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為學生找到豐富的知識點,促進學生進步。
在低年級教學中,識字教學是最為基礎的內容,能為學生打開語文學習、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大門,應當全面提升教學效率,打開教學思路,借助網絡平臺,為學生帶來更為精彩的體驗,全面促成日常教學工作的革新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晶然.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J].新校園,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