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紅霞
(山西省臨汾人民警察學校,山西 臨汾 041000)
《經濟政治與社會》作為中等學校必修的一門品德教育課,必須要受到相關老師以及學生的重視。因此,中職院校的《經濟政治與社會》課程必須按照國家給出的教學大綱做重要調整。因此,中職學?!督洕闻c社會》課程應當按照《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課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融合現代化的教育思想,吸收其他學校有效的教學手段,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全面分析教材的基礎之上,提高教學水平。
長時間的發(fā)展過程當中透露出的主要問題是,中職學校具體教學偏重于職業(yè)技能和專業(yè)課程,輕視了學生品德教育課。在傳統(tǒng)的延續(xù)性模式下,這類品德課程都是灌輸式教學,對于學生來說沒有新意,導致學生非常抵觸這一類課程。現實說明,老師為核心的教學模式抑制了學生的主動性。
中職學校開展《經濟政治與社會》課程,應該使課程遵循更加貼近真實生活、更加適合學生的原則。實地教學中老師沒有了解中職生的思想,更加沒有把握學生的心理。大多數教師依舊固守原來的思想,缺少對于書本內容的具體延展。因此,課程與學生實際生活存在差異,導致學生無法自如地運用自己的知識,既影響了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也拉低了學校品德教育的水平。
《經濟政治與社會》課教學能夠全面發(fā)揮品德教育的效用,培養(yǎng)出一批誠實、守信用、尊老愛幼、熱愛生活、忠于祖國的好青年。通過多個方面的品德教育滲透,能夠引起全社會的高尚品德作風。傳統(tǒng)方式講解知識,缺乏多樣化引導,學生們對于社會活動并沒有更多的認識。再有,因為教學課時受約束,任課教師為了趕進度,專注于講授課本知識,缺乏實驗性的活動與課堂問題互動,導致學生缺乏自我思考能力。
授課效果依然通過期末試卷考試得到考評結果。這種固定模式導致了以成績高低論英雄的結果,片面的形成了分數高品德就高的觀念。就個人觀點而言,考試的分數并不是一個學生的全部,只是能從分數多少的程度作一個學生表現的反應,并不能夠體現學生學習課程的效果。所以不合理的考評體系,不僅難以達到教學目的,還會影響品德教育的引導走向。
當前的教學課程隨著逐步的改革已經從很大程度上接受了現代化的模式。未來的發(fā)展也必須突破傳統(tǒng)課程,利用教學媒體發(fā)展新的教學環(huán)境。從個方面著手,滿足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求,發(fā)揮學生主體的創(chuàng)造能力。第一,任課教師應該將理論培養(yǎng)的核心逐步轉移到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上,強化學生的自我思考能力,使學生能夠利用自己學到的專業(yè)知識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第二,要發(fā)展學生以及老師之間的和諧關系。以學生的興趣為主要出發(fā)點展開一些多層次的活動。老師需要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加輕松、穩(wěn)定的環(huán)境,規(guī)避學生的自卑或者逆反心理,多聽學生的想法。
必須強化教材與學生之間的融合度,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并引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為使學生樹立更加正確的生活觀念。老師應該安排一些交流活動,利用學生平時的經歷并結合當期的教學內容設計互動情景。另外,還可以模擬一些具體的案例,或者播放影片直觀的顯示互動情節(jié)。
1.案例教學法
課堂教學內容涉及到民生,任課老師可以帶領下轄的學生到具體的服務中心進行工作調查。這樣一來可以強化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也能夠了解到民眾的行為權利情況,更能夠總結分析政府的辦公情況。
2.啟發(fā)式教學法
啟發(fā)模式的教育就是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通過自己探索的過程發(fā)現矛盾,令加強與老師之間的溝通協(xié)作。不但能夠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能夠構建學生的知識綜合體系。比如說在發(fā)展小康社會階段中,可以普及改革開放的典型案例,提高學生對于國家發(fā)展的理解。
3.互動教學法
互動可以通過小組分配來加強學生對于教材的理解。小組分配當中也會給個人分配具體的模塊兒,使學生對問題有更深度的理解。另外互動過程也要發(fā)揮任課老師的引導作用,不能完全放任學生自主學習,通過教師的正面引導可以規(guī)避一些問題。
首先,在評價體制上要確保正確導向和有效激勵。這樣一來,能夠強化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更加堅定的發(fā)展自己的潛能。通過考評結果也能讓學生對于自己有一個全面的認知,更加清晰的認識到自己的缺點,更好地參與到組織活動里。
其次,好評體系必須公平且公正。根據事實來評價學生的能力,不僅僅依靠學習知識的考核,還要照顧到其他方面進行動態(tài)評價。與此同時,還要采取其他的輔助手段,全面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認清自我,進行自我評價。如果想要實現多個方面的評價,可以采取試卷考試與其他活動實踐考核相結合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更加全面的評價。
國家對于學校教育計劃非常關注,因為學校是培養(yǎng)國家人才的重要園地。中職教育受到社會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缺乏對于中職學生的關注,使得學生產生一種自卑心理,學習課跟不上進度。《經濟政治與社會》課程的內容能夠幫助有效展開教學工作,提升學生學習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