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君
(江西省弋陽縣謝疊山小學,江西 上饒 334400)
隨著當前新課改時代的深入發(fā)展以及素質教育下對于小學教學活動的進一步要求,應試教育的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弊端已經逐漸顯現(xiàn)出來,教師要實現(xiàn)教學質量的實質性提高,就必須要了解小學階段的學生的性格特點及學習水平,因材施教,在具體的課堂授課中更具針對性的制定教學方案,開展課堂活動,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將游戲融入課堂,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小學語文學科的實質教學效果。
當前小學生的性格普遍沒有定性,存在課堂注意力難以集中,課堂自控力差,自主學習能力不強的缺點,但與此同時,基于小學階段學生一直處于家庭和學校的安全區(qū)內,其接觸和學習的領域過于狹窄,這樣使得學生對于新事物的好奇心旺盛,在教師的引導下容易快速建立起學習興趣,因此,教師一定要在摸透學生整體特質的基礎下結合新課標要求,因材施教的制定教學目標和課堂計劃,從而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最理想化[1]。
在現(xiàn)階段的語文教學活動中,傳統(tǒng)的一言堂教學模式仍然占據(jù)主導地位,但從大量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這一教學方式已經與素質教育形勢下的教學宗旨背道而馳,教師急需對自身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式進行反思和改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課堂氣氛的變化,擺脫傳統(tǒng)的沉悶、枯燥的課堂氛圍,比如,在進行課堂導入時可以采取趣味性與理論性相結合的方式,打造一個輕松、自由的課堂基調,便于使學生集中課堂注意力,順利開展后續(xù)的課堂教學[2]。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上,語文教師仍然過分注重學科知識的聽說讀寫背,強調記憶至上,注重考試成績。此外,教師占據(jù)課堂的絕對主導地位,將知識單方面灌輸給學生,表面上似乎完成了教學任務,但實際上的教學效果卻不理想,學生被動接受教材知識,沒有自己足夠的思考空間和時間,對于課堂知識只能囫圇吞棗,盲目吸收,最終導致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不到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也難以提升。
首先,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具有愛玩好動、好奇心重的特點,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既可以滿足孩子愛玩的天性,又可以有效提高實際教學效果。教師通過游戲的方式開展語文學科的教學活動,在營造趣味和諧的課堂氛圍的同時,進一步迎合學生活潑好奇的性格特點,幫助學生在游戲之中實現(xiàn)知識的理解、技能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以及素質的全方面發(fā)展,有利于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其次,教師將游戲教學引入課堂中,有助于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也會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同時也對學生的文字理解能力的提升有更加深入的影響。最終實現(xiàn)學生語文文學素養(yǎng)的實質性提高[3]。
一個輕松、自由、舒適的課堂氛圍對于堂課的教學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注重學習氛圍的創(chuàng)造和維持。通過上述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進行趣味教學就是烘托和維持課堂氣氛的有效方式之一,具體來說,教師可以結合課堂講授內容組織學生參與課前小游戲,比如,在識字課堂上,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每個人代表一個生字,然后由教師進行點名,點到誰誰答到,不僅會提高學生對生字的掌握速度,還能使學生開闊思路,增強發(fā)散性思維的活躍程度,進而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課堂內容。
此外,還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熟字換偏旁游戲,讓學生和小組成員合作,充分發(fā)揮團隊力量,盡可能多的找出符合要求的文字,開展良性競爭,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團隊精神,另一方面也能讓學生在知識共享過程中獲得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要充分把握學科優(yōu)勢,對學校的教學設施進行充分利用。教師通過多媒體信息教學技術能夠將課堂教學內容迅速地向學生展示,將教材上的理論知識由抽象變具體,由復雜變簡單,擺脫純文字教學,加入有聲有色的圖畫或視頻,給課堂帶來新鮮感。讓學生在短時間內進入學習狀態(tài),在趣味中學習,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樂于學習,勤于動腦,提高課堂效率[5]。
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比如,在鍛煉學生的文字運用能力上,可以創(chuàng)建游戲情景,開設小劇場,教師指定一個主題,讓學生親自參與劇本的簡單創(chuàng)作,并自行分配角色,在課堂上進行表演;在識字課上,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摘蘋果小游戲,即每個蘋果模型上貼有本節(jié)課所學生字,教師說出其中某一個生字,學生舉手搶答,先準確說出這個字的拼音和組成結構,然后再去將蘋果摘下,最后,比比誰摘的蘋果多,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當然,成語接龍,歌曲教學也是有效的游戲教學方式,對于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大有幫助。
綜上所述,新課標要求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對于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思路,提高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增加師生課堂之上的交流配合,積極適用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即將游戲教學與課堂教學相互融合,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和新穎性,激發(fā)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此外,教師也要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學設施,增加課堂教學展示的多樣化,努力提高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性,實用性,逐步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