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軍
(江蘇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心幼兒園,江蘇 常州 213135)
幼兒對外界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需要通過不斷的嘗試、探索去認識周圍的事物,從而不斷的成長。幼兒科學教育活動主要是利用幼兒的這些心理特征,給幼兒提供一個進行科學探究的場景,培養(yǎng)其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
幼兒對世界萬物的探究是他們認識和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通過探究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幼兒的認知水平還比較低,其對應的科學探究能力較低。在幼兒園開展的一系列科學教育活動中,幼兒是探究的主體,目前大部分幼兒對科學探究沒有概念,因而探究興趣較低。幼兒的探究興趣直接決定了科學教育活動的效果,幼兒對教師安排的探究活動態(tài)度不積極,大部分幼兒都處于被動等待教師的安排,很少積極的融入到科學探究活動中去。教師在安排一些科學教育活動時,由于忽視了幼兒個體的特殊性,準備的素材超出了幼兒的認知范圍,造成幼兒受到的挫敗感較強,這樣也極大的降低了幼兒對科學探究的積極性,從而直接導致幼兒探究興趣的降低。同時一些幼兒園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對于能提供給幼兒進行科學探究的材料非常有限,內(nèi)容單一,基本以一些常規(guī)的日常用品為主,很少有一些比較新奇的素材。幼兒階段主要靠感官和觸覺決定對事情的興趣,科學探究素材的單一也造成了幼兒對科學探究活動興趣不高。
目前,大多數(shù)幼兒園進行的科學教學活動都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探究,教師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計劃,只是簡單的制作一些傳授知識的卡片之類,將這些知識卡片通過附上一些科學性的描述,給幼兒進行講述。有的教師可能會讓幼兒進行簡單的參與,形式性的進行一些動手操作。這樣的以教師為主的科學教育活動并不能提高幼兒的科學探究能力,多數(shù)的幼兒都是被動的接受教師的指導,沒有真正的參與到活動中,沒有進行自己的思考。有的教師則以整個班級為一個整體進行相關(guān)的探究,這樣的集體操作很難讓教師顧及到每一個幼兒,不能很好的進行因材施教,及時處理每一個幼兒在進行科學探究時遇到的問題,引導幼兒提出問題,引發(fā)他們的思考,讓幼兒真正參與到探究活動中去,這樣也可以極大的提高幼兒對科學探究的興趣。
幼兒園組織的科學教育活動應以幼兒感興趣的事物為主,只有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作為出發(fā)點,才能充分激發(fā)幼兒探究的熱情。在幼兒園開展的科學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校、社區(qū)和家庭等多方面的資源,給幼兒準備豐富多樣的探究材料,而不局限于學校的一些玩具。當今網(wǎng)絡發(fā)達,教師準備的一些素材可以從網(wǎng)絡上下載,在教室的多媒體進行播放,這樣也可以給幼兒一個直觀的刺激,幫助幼兒更好的進行科學探究活動。與此同時再準備一些操作性強的材料,會產(chǎn)生一些明顯變化的材料,比如不同物質(zhì)相互混合產(chǎn)生的一些顏色變化,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進行自主的探究。同時由于教室的空間場地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師可以把探究活動開展到戶外,讓幼兒在大自然中進行自主的探索。
幼兒園開展科學教育活動的目的是希望提升幼兒的探究能力,激發(fā)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因而在科學教育活動的設(shè)計中要充分考慮幼兒已有的認知經(jīng)驗水平,讓幼兒在已有的認知水平上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而不是重復之前的認知。這就要求教師平時多觀察幼兒的發(fā)展,多與幼兒溝通,根據(jù)對幼兒的了解設(shè)計有針對性的科學教育活動。幼兒對事物有一定的認知同時又具有挑戰(zhàn)性,可以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幼兒積極主動的進行科學探究。同時教師在開展科學教育活動時,不能過分追求幼兒學習科學知識,不糾結(jié)于幼兒是否掌握了科學原理,而是關(guān)注幼兒是否真正從科學探究中感受到樂趣,能否通過自己的探索更多的發(fā)散思維,學會思考和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一些問題。因而教師應脫離科學知識傳授者的角色,而是與幼兒平等的角色,傾聽幼兒的想法,建立良好融洽的科學探究氛圍,提高幼兒科學探究的熱情,從而提升其探究能力。
科學教育探究活動是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活動,是體現(xiàn)幼兒自主探索的活動。教師是幼兒進行探究性活動的指導者,幼兒由于其自身表達及思考能力有限,當探究遇到問題時若不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幼兒就容易放棄探究。教師需要給予幼兒一些心理上的暗示,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問題,當幼兒表達的不夠全面甚至有些想法有點不合情理時,切不可隨意批評幼兒,而應該多從幼兒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教師要善于觀察,給予相應的指導時需要抓住恰當?shù)钠鯔C。當幼兒表現(xiàn)的對遇到的問題停滯不前時,教師應多耐心的等待,而不是急于給出答案,給予幼兒更多的一個自我建構(gòu)的空間,鼓勵幼兒自主的解決問題,也可以引導幼兒尋求同伴的幫助,加強幼兒與同伴的溝通交流能力。同時教師給幼兒設(shè)置一些科學問題時要盡可能的高質(zhì)量和有價值,引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啟發(fā)他們積極獨立的思考。對科學教育活動最終的成果也要給予合理全面的評價,真正讓幼兒感受到科學探究的魅力。
綜上所述,幼兒的世界中無時無處存在著科學,他們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在開展科學教育活動時,要充分考慮幼兒的特點,以幼兒的興趣為出發(fā)點,創(chuàng)造和諧良好的探究氛圍,充分準備有價值有意義的探究內(nèi)容和素材,并在合適的時候給予幼兒一定的指導,鼓勵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科學探究活動中,提升幼兒科學探究的能力和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