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容
(貴州省石阡縣坪地場仡佬族侗族鄉(xiāng)小學,貴州 石阡 555100)
小學階段是數(shù)學教育最關鍵的階段,該階段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素質、學習熱情,使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形成終身學習素養(yǎng)。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教師教學中就需要充分參考學生的條件、學生的狀況,為學生安排趣味性十足的活動與課堂。在學生充滿向往之情以后,數(shù)學教育質量自然能夠得到保障。
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最主要的途徑,傳統(tǒng)模式下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教師所占用的教學時間往往高達課堂3分之2左右。學生缺少自己的思考時間、學習時間。這種滿堂灌教學方式無法保障學生的學習質量、學習效果[1]。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素質與創(chuàng)新能力,違背了當代教育追求。學生在這樣的條件下思維靈活性得不到保障與體現(xiàn),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敏捷性、靈活性無法獲得良好發(fā)展。基于此教師必須改進教學手段。教師需要具備不斷進取、不斷創(chuàng)新精神[2]。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思想突出教育價值、教育意義。教師需要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才能夠在教學中更好的幫助與指導學生,提高教學效果。教學知識的同時不單單要傳授學生問題解決模板,同時也要讓學生掌握數(shù)學學習方法、問題解決思路,重視學生個體能力開發(fā)。讓學生能夠創(chuàng)造性、自主性的學習知識。
因為大多數(shù)小學生缺少獨立性、自主能力,所以無法獨立按照自己的思維條件、思維意識解決問題。學生通??吹绞裁淳驼f什么,隱蔽性內容是這些學生所看不到的問題[3]。正因如此教師教學中一定要鍛煉學生的邏輯能力。教師可以先示范后讓學生自行模仿與練習。如學習加減法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出示超市購物的場景,隨后教師購買5塊錢一斤的蘋果,10塊錢一斤的蔬菜,30塊錢一斤的肉食,問花了多少錢。隨后教師示范如何計算,之后教師出示類似的題目讓學生解答,比如購買20個紅色的糖豆、19個綠色的糖豆、15個黃色的糖豆請問一共購買了多少個糖豆。在學生熟練以后以組為單位讓學生在小組中自己出示題目,學生紛紛展現(xiàn)自己的才智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有效鍛煉了學生的問題創(chuàng)造能力。并且這種方法很好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教師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建這種合適的學習情境。這種情景中學生的邏輯能力、邏輯思維得到了很好的開發(fā)。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要照顧到所有層次學生,確保所有層次學生都能夠獲得成長。教師在提問學生的時候一定要關注學生的不同能力差異,體現(xiàn)出分層教育、因材施教教育照顧學生自尊心,用合適的契機幫助學生重拾自信,活躍課堂、激發(fā)學生興趣。
對學生來說學習數(shù)學最大的動力就是興趣。興趣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相伴一生的老師。只有在學生產(chǎn)生興趣以后學生的學習效果才能夠得到確切的保障,是學生獲得優(yōu)秀成績的關鍵點。教師平時活動中一定要多研究學生,根據(jù)學生心理特征、成長規(guī)律設置靈活多變、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在學生有了學習興趣與熱情以后,自然會在課堂上變得非常主動,參與到知識討論、知識交流當中。教師平時一定要創(chuàng)設平等、和諧的班級氛圍,鼓勵學生主動發(fā)言、主動討論。教師需要體現(xiàn)因材施教原則與追求,讓學生大膽回答問題與提出問題。教師有必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因為學生的課堂才能夠讓學生形成深刻印象,建立深刻理解。學生在自己的課堂中能夠迸發(fā)強烈的學習熱情。學生在探索中尋求與找到了知識之間的規(guī)律、關聯(lián)。學生能夠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形成舉一反三能力。
雖然小學生年齡很小,思想比較幼稚與單純。但是大部分學生的自尊心都是比較強烈的,不希望自己出丑。所以教師教學中一定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學生創(chuàng)造積極性上的課堂環(huán)境課堂氛圍。教師要意識到自己與學生是在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教師的職責與使命就是為學生服務。教師教學中不應發(fā)號施令而是平等和學生交流。為學生提供藝術性、科學性教育。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與關心,讓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意識到自己得到了尊重,進而更加積極、自然的接受教師的指導。
結語:小學數(shù)學課堂需要重視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為學生打造開放性的教學環(huán)境。教師需要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學生喜歡的途徑、形式開展教學。幫助學生形成強烈學習興趣與向往之心。教師要重視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在學生興趣迸發(fā)的同時學生自然會主動參與到學習當中,提高學生的知識學習水平、知識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