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有英
(江西省樟樹市黃土崗鎮(zhèn)獅峰小學,江西 宜春 331200)
多媒體技術,特別是網絡媒體的介入,使語文閱讀實現了從文本閱讀到超文本閱讀的發(fā)展。這種全新的、開放的學習方式,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假如教育資源極其豐富、學生就能方便地查閱、獲取相關知識,滿足他們對知識的遷移學習與理解,體現了信息社會對個體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的要求,更對我們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課題。語文教學該如何面對這種形式的改變,是關系到能否培養(yǎng)出適應未來社會需求的人才的關鍵。我們的國家要在充滿挑戰(zhàn)和競爭的二十一世紀中躋身于強國之列,最根本最關鍵的問題在于教育。
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為了讓學生能夠輕松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理解抽象文字所帶來的含義。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給學生打造更加直觀的教學情境,促進學生理解的同時,也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形式,提高了學生們的參與和學習熱情。例如,我在講授《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時,我制作了Flash課件導入新課,它融畫面、文字、音樂于一體,既給學生展示了雷鋒的音容笑貌,又講述了雷鋒的光榮事跡,還讓學生陶醉在歌頌雷鋒的歌聲中,很快地調動了學生閱讀文本的積極性,更使學生認識到學習雷鋒意義重大,盡管雷鋒叔叔已經去世了,但像雷鋒叔叔一樣的好人和助人為樂的精神是值得他們學習和弘揚的。所以說,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將已經離我們學生很遠的東西匯聚起來,拉近他們和那個時代那個人的距離,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我們的素質教育特別提倡語文這門學科要做到容量大,節(jié)奏快,并且氣氛要活躍,要實現以上的這些教學的效果,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難以實現的。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得教師可以在課前整理完善課件的過程中把課堂內容集中的呈現在多媒體課件之中??梢跃C合運用多種教學素材和資源打造更加活潑,互動性的課堂教學形式。
小學語文教材內容豐富、涉及面廣,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無所不容。而小學生限于生活經歷和生活積累,感知發(fā)展水平不高,有些教學內容與學生認識實際相去甚遠,很難正確感知。而多媒體通過多種感知手段,為學生理解課文的重難點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法。如教學《蝙蝠和雷達》一課時,蝙蝠是如何用耳朵和嘴巴配合探路的,如果只是單純地講解,學生不易理解,反而會越聽越糊涂,重難點得不到突破,教學目標也無法完成。因此,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此處內容,我利用多媒體進行直觀的動畫演示,當從蝙蝠的嘴里發(fā)出的超聲波呈一個個弧形的波傳出去,碰到物體又會以同樣的,反方向的孤影反射回來傳遞到耳朵中的時候,不少學生“哦”了一聲,頗有種豁然開朗的輕松感。隨后學生在分析對比蝙蝠夜間探路與雷達工作原理時就顯得非常輕松了。
現代信息多媒體技術的蓬勃發(fā)展,尤其互聯(lián)網信息資源的豐富性給了小學語文教師更多隨手可取的教學資源。所以,將這些資源綜合整理制作的課件之中,學生就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更多信息的刺激,能夠幫助他們從全方位的角度理解抽象文字所要表達的具體含義。所以,資源的豐富性也給了學生更多理解的可能。有利于學生發(fā)散思維與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但對教師在教學中的運用實際、技巧等的要求更高了,作為教師必須不斷努力學習,要根據教學實際科學、恰當的運用電教媒體,才能使語文教學達到美不勝收的效果。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應注意不要濫用,不要千篇一律,要根據語文課本中教學章節(jié)的知識結構和特點,結合掛圖、書本、粉筆的實際應用優(yōu)化課堂結構,讓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得以調動和運用,這才是真正成功的語文課。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只有處在一個有趣的情境里,他們才會很容易進入到課文情境中。多媒體技術可以將音樂、視頻、圖片等集為一體,給同學創(chuàng)設一種靈動的教學意境,利用相關視頻或者音樂觸動他們的情感,引起他們的共鳴,從而使他們能快速的融入至語文課文中。比如在學習《回自己的祖國去》這篇課文的時候,老師僅靠口頭講述學生可能無法體會到作者表達的情感,但老師如果適時的利用多媒體給同學播放一些激情昂揚的愛國音樂以及一些悲情的紀錄片,例如南京大屠殺等,這不但能幫助他們接下來更好地理解課文,還能激起他們的愛國心。通過多媒體給同學創(chuàng)設情境,無疑這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對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小學階段的學生的注意力還處于不斷提高與培養(yǎng)的階段,由于受年齡與心理因素的影響,小學生課堂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這也對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將多媒體技術用于課堂教學,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圖文并茂、動靜結合的教學環(huán)境,給予學生強烈的刺激,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參與意識,活躍課堂氣氛。特別是在課堂剛開始的時候,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堂課剛開始的那幾分鐘是最關鍵,往往影響著能否一下子收住孩子們那還沉浸在課間歡樂十分鐘的心,能否讓學生安靜下來認真聽課。所以,這時候就需要老師發(fā)揮主觀能動作用,運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很快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
總的來說,多媒體的教學技術已經普遍在各個學校進行使用,是一個重要的輔助工具,在帶來一定的教學效果同時,也不能忽略對于其本身地位的分析。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適當的使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在制作課件的同時,也要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在授課的同時要將自身的教態(tài)融入到教學當中,這樣才能夠保證正語文課堂能夠有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