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詠華
(南昌市彭橋路156號培英學校,江西 南昌 330000)
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形成師生有效互動,能夠幫助小學數學教師更好的完成課堂教學計劃,并在交流與互動中摸清學生學習情況與學習能力,從而幫助小學生更好地形成學習思維能力。但是,由于我國傳統(tǒng)思維在教學體系中存在多年,所以或多或少對于教師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思考如何擺脫傳統(tǒng)教學思維束縛,從而與學生形成同地位、同水平的交流與互動,并以此幫助小學數學教學課堂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支配下,小學數學教師往往成為了課堂教學主體,而學生則成為教學傀儡。在數學課堂中小學數學教師會機械式的為學生傳播教學思想與教學內容,而學生則無法在教學過程中產生任何其他想法,任何困惑的地方教師都不會給予充分解答,更多的會讓學生仔細聽講,或者歸咎于學生上課不注意,使得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不愿意與教師產生交集,以此避免損傷自己的自信心與自尊心。而小學生在自己心里也已經認識到與教師交流必定會產生消極影響,所以也漸漸的與教師形成疏遠關系,并不愿意進行主動交流。
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自己的平日言行,對小學生給予充足的肯定與表揚,讓學生能夠明白教師與自己是站在同一地位上的,應該形成亦師亦友的互動關系。而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確保學生在學習與交流過程中自尊心的維護,數學教師可在學生出現錯誤時給予引導,不可過多批評或打消小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應在平日學習與生活中經常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除了學習以外的內容教師也應該多了解與掌握,這樣才能夠在平日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情境,以此獲得學生認可與信任,從而提升學習興趣。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學會利用多樣化教學方法與教學技術來呈現不一樣的教學內容,從而形成生動的教學氛圍,并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帶來不同的體驗感。
例如,在小學五年級數學長方體的體積教學知識點內容時,教師應在課前準備中提前制作好教學視頻,以此在課前有效形成導入。在視頻播放中,首先會展示出三個體積相同的正方體,而視頻中會將三個正方體并排放置,這個時候教師提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并排放置形成的圖形是什么”,相信學生都會統(tǒng)一回答“長方體”。而接下來教師會繼續(xù)提問“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而這個時候學生便會陷入思考,教師便與學生形成了有效互動,教師會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正方體的體積,并透過正方體體積計算來理解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并最終得出“一立方厘米+一立方厘米+一立方厘米=三立方厘米”的計算思路。透過這種互動方法,能夠第一時間為學生與教師帶來不一樣的交流體驗,從而幫助小學生形成良好學習思維,也提升了小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增強課堂教學生動性。
小學生學習任何新鮮事物的第一要素便是興趣,興趣成為小學生學習的動力,也讓學生在學習生涯中獲得一絲快樂,所以,興趣對小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重要性無需質疑。當然,在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下,小學生無法真實獲得這種學習樂趣,職能受困于學習壓力與機械式練習內容,從而在數學學習環(huán)境中無法獲取高度的樂趣,也就必然造成了學習效果不佳情況的產生。而師生互動關系的協(xié)調與重建,能夠幫助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取學習興趣與樂趣,從而提升小學高年級數學學習的效果與效率。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設計一套探索與發(fā)現課程內容,讓小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行為去獲得數學知識,并以此形成記憶力。
比如,在小學高年級長方體體積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應要求學生進行回家預習,并讓學生從家里帶來一個長方體物品,從而在課程開始時讓學生進行展示,并告知學生如何求取自己帶的物品的體積,以此引導小學生錄用尺子進行測量,從而計算出自己所帶物品的體積,這種教學方法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師生互動關系有效性,也增強了學生學習樂趣,從而強化教學內容的多樣化,并保證小學生能夠在快樂氛圍中積極獲取數學知識。
總之,我們要加強小學數學課的互動,提高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增加教學模式的生動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學生們提供發(fā)揮的空間等方法,可以對孩子們的學習起到正確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