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蘇麗 吳海純 周耀 朱嘉穎
(南京工程學院,江蘇 南京 211167)
新聞具有即時性,真實性,能夠真實清晰地反映出人類在自然和社會條件下的活動,而這些活動背后則是人們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文化本能。新聞文化已經(jīng)漸漸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并且以極其強大和廣泛的影響力影響著社會的各個領域。所以,各國的新聞文化離不開人類文化的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新聞業(yè)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呈現(xiàn)出規(guī)?;?,信息化,經(jīng)濟化,特別對于一個國家的經(jīng)濟和文化發(fā)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并且多以正面的方式報道。而就文化來講,中國在新聞報道中體現(xiàn)出高語境文化,更多的信息存在于文化內涵之中,而非清晰呈現(xiàn);反觀美國,是一個信息達到飽和狀態(tài)的國家,在文化上,美國表現(xiàn)出低語境文化,大量信息在新聞中呈現(xiàn)。
美國學者認為新聞的客觀性不可能有傾向性,兩者不能相容。而我國學者認為新聞具有客觀性,但同時認為新聞也具有傾向性,并認為新聞的傾向性與客觀性并不矛盾,因為傾向性是記者通過新聞事實,暴露出來的思想趨向,而不是隨意作主觀的解釋和議論??陀^性和傾向性反映到新聞實踐中則表現(xiàn)為正面報道、負面報道和中性報道的比例多少。說到底是指新聞報道是否能達到正確、公正和全面三個標準。雖然中西方都采用正面、負面和中性報道,但它們在各自媒體中所占比例卻是很不相同的。
筆者致力于探究新聞報道中體現(xiàn)的文化差異,望對國內新聞界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
中國新聞報道
中國新聞側重群體效應。2018年平昌冬奧會,《中國日報》對武大靖的專訪中,“賽前老師一直鼓勵我讓我別想太多放平心態(tài)。這塊金牌如果能掰開,我想分給團隊每人一塊。” “我們團隊的每個人,從教練、運動員到后勤保障人員,沒有一個人亂了方寸的!大家都堅持咬牙到最后!”,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是群體力量對個體成功地烘托與推動之力。
中國新聞報道體現(xiàn)政治和文化立場。 “實際上,在對事實的選擇和事實的報道中常常滲透著新聞發(fā)布者的思想和觀點,體現(xiàn)出一定的立場和政治傾向,它能夠使受眾在獲知適時的信息的同時,不知不覺地接受報道者的觀點和意見,因而具有特殊的潛移默化的力量。”在中國的新聞報道中,事實、客觀只是為了保證媒體能夠向公眾傳播一些積極的、正面的能量、思想的一些手段。
中國新聞偏向“硬新聞”?!坝残侣劇笔侵割}材較為嚴肅,著重于思想性,指導性和知識性的政治、經(jīng)濟、科技新聞,其特點是穩(wěn)健保守。這一特點在寫作文體上表現(xiàn)得比較明顯,中國新聞寫作分類十分嚴格,語言、結構、風格都明確規(guī)定,新聞工作者沒有隨意發(fā)揮的空間。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想以“儒家思想”為核心,講究一個“仁”字?!叭省保褪侨后w性,就是利他主義,其所強調的是群體意識和社會意識,要求人們應當將社會群體利益凌駕于個人利益之上,推崇無私奉獻精神。
受這種傳統(tǒng)文化影響,中國新聞工作者自覺地將自己的新聞工作融合到群體社會利益之中,服務社會,引導輿論、都是中國新聞所需要做到的。所以,中國新聞報道側重群體效應、體現(xiàn)政治和文化立場、偏向“硬新聞”。
美國的新聞報道多基于個體的認知,總是關注新聞接受者的信息和動向,探尋接受者的品味并盡力迎合,帶有濃重的個人主義色彩。例如美國知名國際新聞傳播媒體CNN的接受者定位就很明確,它以精英群體為主要受眾,以滿足精準化國際新聞傳播的需求。報道內容上,也傾向于體現(xiàn)個人價值觀而非群體。
美國的新聞報道主要根據(jù)本國利益來選擇新聞,一般會淡化處理本國和親近國家的政治和人權問題,而非親近國家的這些問題,則會被他們突出報道,尤其是發(fā)展中國家的人權問題,往往被緊抓不放。新聞傳播媒體號稱客觀公正,實則代表美國利益。這無一不是人權主義對內對外“雙標”的體現(xiàn)。同樣以CNN為例,它曾經(jīng)過度報道“911事件”,而對伊拉克戰(zhàn)爭的后果,又選擇性地忽略,報道的傾向性展露無遺。
美國新聞報道往往通過具體個例的感性披露上升到對社會問題的理性思考,從個體到一般,注重實證分析,體現(xiàn)其理性思維。美國著名記者曾拍過一組照片,照片中展現(xiàn)是12歲的歐邁拉陷入泥漿遲遲未能得救的痛苦無助的眼神,而它所代表的并不只如此。它是1986年,哥倫比亞小鎮(zhèn)阿美羅受難的象征。
中美對比
新聞傾向性:正面與負面
中國新聞報道主要是從正面、積極的態(tài)度去看待整個新聞事件,與此同時,美國的新聞報道大多是一針見血的指出根本問題,并對存在的錯誤進行評判。就以華為事件為例,美國為了抑制華為的發(fā)展,對華為實行了諸多限制。即便如此,當特朗普表明美方可能會解除對華為公司的一些限制,中方表示如果美方說到做到的話,我們歡迎。也就是說中方始終都是以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來看待此次事件,希望問題能和平圓滿解決。相同的事情美方的報道卻是“過度的限制不僅有礙美國半導體公司在全球開展業(yè)務的能力,而且還是美國公司看來具有風險和不可靠,這使得該行業(yè)的成功面臨風險,反過來影響了我們的國家安全?!?/p>
新聞風格:簡單規(guī)范與生動多樣
中文報道從黨和國家方面進行報道,具有強烈的政治色彩。簡要介紹時間、地點、人物等主要信息,而美方報道運用了多種修辭、表達方法,力求媒體的獨特視角,注重報道的可讀性和吸引性,避免沉悶。
新聞評論:各有側重
新聞體裁主要分為新聞報道和新聞評論兩大類。通過對中美關于華為的35篇報道進行分析歸類,中方報道側重新聞報道,美方新聞側重新聞評論。
中美文化差異滲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美新聞報道雖然主題一致,但內容、側重點以及對事件本身的態(tài)度都有所不同,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