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牙介
(四川省阿壩州松潘縣草原鄉(xiāng)中心校,四川 阿壩州 624000)
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漢語言文學”這個詞比較陌生,但實際上,詩歌、散文、寓言以及文言文等等,都是漢語言文學的主要表達形式。所以,漢語言文學涵蓋的方面是極為廣泛的,而在小學語文當中加強漢語言文學教學,不光有利于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還能使學生語文素養(yǎng)得到全方位的提高。不過從當前教學情況來看,漢語言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并不理想,還存在一定的局限,基于此,本文主要以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漢語言文學的應用現(xiàn)狀為切入點,并提出了幾點相應的改善措施,希望能對有關教育部門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漢語言文學元素的融合,是提升學生語文能力的有效方法??稍趥鹘y(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下, 部分教師并沒有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對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和學習過程不夠重視,過于關于學生的學科成績,將幾乎所有的教學重點都放在應付考試上。這樣一來,學生只能機械性的接受知識的灌輸,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情況也沒有得到較好關注,久而久之,漢語言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也得不到良好體現(xiàn)。
教師是語文課堂中的帶動者和領導者,更是學生和語文知識間的關鍵性紐帶,因此,教師應該時刻主要加強自身的專業(yè)能力和教學水平,著重提高自身教學實踐能力,只有不停的進行增加語文方面的知識儲備,教師才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這也是小學語文教學和漢語言文學融合的先決條件。但通過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部分教師的系統(tǒng)理論知識嚴重不足,這就促使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語文知識面根本不得到有效保障,學生很難掌握知識中的精華。比如,在針對寓言故事進行學習時,有的教師干脆將寓言故事當作故事來講,造成學生很難理解寓言背后所蘊含的哲理,近而抑制學生的思維發(fā)散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對學生的漢語言文學學習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通常來說,小學生的年齡都比較小,受年級所局限,一般小學生對新鮮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十分有限,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盡可能避免大篇幅的漢語言知識術語的講解,要保證在不改變漢語言知識精髓的前提下,努力使教學內(nèi)容通俗化、簡單化,便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吸收。
比如,教師在講解《亡羊補牢》一課時,學生普遍都會將其當成簡單的小故事,一般不會深入探究故事背后所蘊含的哲理。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就需要充分利用漢語言文學的優(yōu)勢,進一步將這則寓言故事的學習提升到探究故事內(nèi)涵的層面上,讓學生以小組學習的方式對寓言的深層含義進行分析,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習,得出初步答案,接著再由教師做總結(jié),完成這則寓言故事的最終教學工作。
與傳統(tǒng)的教學課本不同,課外閱讀最大的作用不僅僅是培育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講述文化知識,更多的是為了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滲透社會現(xiàn)象,反應社會事實。讓學生更好的將書本文化與社會生活相結(jié)合。所以在課外閱讀的同時,學生能夠了解一些教學課本上沒有的知識。通過閱讀此類書籍,不僅可以滿足自己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又可以提高學習興趣,更好來的了解社會,體會社會,融入社會。不僅擴充學生的知識面,更會提高學生的眼界和見識。教師要學會將傳統(tǒng)知識與課外知識相融合,這樣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書本內(nèi)容。
例如,在學習《王二小》一課時,還可以順便介紹《奉獻的一生:范繼森紀念文集》這本課外書,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意識,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無私奉獻精神。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合理引導學生,畢竟小學生的心智不如成年人一般成熟,所以教師應該學會化繁為簡,化深為淺。在教導孩子們熱愛祖國的同時,也要告訴孩子們要量力而行,遇到危險的時候要先保護好自己,再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保護其他人。因此給學生們一個正確的引導方向,避免孩子們扭曲事實,只有做到這些,才能正確的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文學素養(yǎng)。
傳統(tǒng)的語文教育枯燥乏味,故事情節(jié)有限,許多學生看過一兩百后便會失去興趣,因此教師要學會利用漢語言文學的優(yōu)勢,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也可以為更深層次的語文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專業(yè)素養(yǎng)后,為了落實新課標對小學語文的教學要求,語文教材中選用了很多與漢語言文學相關的內(nèi)容,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要學會結(jié)合漢語言文學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性,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學生了解漢語言的奧妙。由此達到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
結(jié)語:在小學語文教育中融入漢語言文學知識,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保持對語文的探索心,從而到達了學生愿意學,想要學的目的。只有學生自身改變對語文教育的態(tài)度,才能夠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一定要善用漢語言文學,給學生做一個正確的引導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