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老師::
總想讓人夸我好棒,為啥恰恰相反?
李木子
李木子:
說這話時恐怕你已有了抑郁的思想傾向。你不需要給自己這么大的壓力,人不可能事事求得完美。如果你對自己有信心,覺得自己真的還不錯,你怎么做都是很好的。別人如果說你不好,那是他不夠好哇。他沒有眼光。他還不懂得欣賞別人,他還不到這個層次。
你能這樣想,就會開心多了。所以要對自己建立信心,不管別人肯不肯定你,你都要覺得自己還不錯。并非最有實力的人都會成功,倒是那些相信自己會成功的人,自然就會成功。
一旦你為這事抑郁了,必須接納自己,說“我就是要抑郁”,而不要說“我不要抑郁”,不跟抑郁對抗,而跟抑郁合而為一。一個人進入抑郁期時,越接納自己的狀態(tài),順勢進入抑郁的谷底,有時候會自然地碰觸內在的心靈大地。我們一定要相信人自身內在的狀態(tài)有其自然的節(jié)奏,養(yǎng)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心境。
我就是要抑郁。我就是什么都不會做也不想做。我就是不要出門。當你產生這樣的想法時,你徹底粉碎了自己并不想得抑郁癥、卻不幸得到那種無力感,也拒絕當一個無力的受害者。借由向別人及自己宣稱,我就是有抑郁的情緒,我就是有一大堆的負面思想,我就是有悲觀的人生觀,我“就是要抑郁”。你承認了自己,也就拿回了自己的力量。重要的是,你再度成為抑郁情緒的主人。
當你還沒說出這些話之前,你根本還搞不清楚誰是主人、誰有真正的力量,還在那里自我降格地、辛苦地跟內在抑郁的情緒對抗。這種情況下,你覺得誰會贏呢?當然是兩敗俱傷。但你開始反向思考了:我就是要抑郁才得抑郁癥,所以這些抑郁情緒都是我創(chuàng)造出來的。借由說出這樣一句話,你將再度成為抑郁情緒的主人,再度獲得抑郁癥狀的掌控權。
成為抑郁癥狀的主人只是第一步,但卻是最關鍵的、成功的第一步。拿回自己的力量后,你不再分裂成三個部分:第一是抑郁的自己;第二是想好起來、想對抗抑郁的自己;第三是兩者之間的拉扯。反而變成:你有一個“我就是要抑郁的自己”、一個“陷入抑郁的自己”及兩者同一方向的力量;先放棄對抗,順勢而為,仿佛太極拳借力使力、四兩撥千斤的原理,慢慢地,你會進入我所謂的“抑郁三昧”,體會到內在的心靈動力學。
當你掌握到意識心、思想及情緒三位一體的奧妙互動,哪天思想轉變了,想不好都難??傊?,你要承認并接納抑郁情緒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也是你正常情緒的一部分。人不可能永遠沒有抑郁的情緒,也不可能永遠抗拒內在的那一部分。你越接納它,越能整合生命,也就越能脫離情緒的風暴。
打個比方,想象你在海上遇到強臺風,且不可避免地一定會被卷進去,你覺得是死命地站在那里抗拒它,跟它硬沖,直至粉身碎骨、脫力而死?還是順應風向,順勢進入它,慢慢熟悉它,跟隨它的氣流,直至你的力量和風力合而為一,或許比較有可能乘勢擺脫它呢?所以,借著說出“我就是要抑郁”,承認接納這抑郁就是自己所要的,你才能與那引你陷落的抑郁力量合而為一,才能順勢而為,更快地脫離抑郁期。
俗話說,置于死地而后生。不求失敗,怎么會求勝?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不要先求勝,而要先求敗。如果敗你都可以接受了,那勝當然更可以接受啦。人生的道路也是一樣。我們常常想要把事情做得很好。但是,有一天一件事情做得不好,那不就是慘了嗎?平常你不一定要把所有的事情做得最好,有一天突然做得很好,大家都會說“你好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