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_方鳳燕
“我認為人生要圓滿,就是有個孩子?!贬t(yī)療紀錄片《人間世2》里,25 歲的吳瑩這樣說。紀錄片的第二集,講的是生子的故事。鏡頭聚集了一群各種各樣的孕婦,偉大的孕婦,倔強的孕婦,可憐的孕婦,與死神搏斗的孕婦。吳瑩是其中的一位。
生個孩子,對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實在不能算是一個愿望。但是對于患有嚴重心臟病的吳瑩來說,則是奢望。雖然結(jié)婚之前就被醫(yī)生診斷出“絕對不適合懷孕”,但吳瑩執(zhí)意想要個孩子?!帮L險我也知道,我愿意拼一把?!彼f。最后孩子提前來到了這個世界,而她在重癥監(jiān)護室努力了14 天,終究沒能戰(zhàn)勝死神,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5 歲。
和吳瑩一樣渴望一個新生命的還有42 歲的應賢梅。應賢梅是一位失獨母親,她的兒子是90 后消防英雄劉杰,4年前在一次撲救任務中英勇犧牲,年僅20 歲。出于對血緣紐帶的堅持,應賢梅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再孕之路。在經(jīng)歷了妊娠合并糖尿病、輸尿管結(jié)石、高血壓等重重難關之后,應賢梅終于迎來了渴盼已久的孩子,那一刻,她喜極而泣。
都說人世間,除了生死,都是小事。是什么讓一個母親就算搭進去生命也要生下一個孩子?我不知道。我們當然可以搖搖頭,她們太傻,圓滿的人生不應該是靠一個孩子。
人生有無數(shù)種可能,就像楊麗萍說的:“有些人的生命是為了傳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體驗,有些是旁觀。我是生命的旁觀者,我來世上,就是看一棵樹怎么生長,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飄,甘露怎么凝結(jié)?!迸杂^這個世界不是也很好嗎?我一度也是這么想的。但《人間世》還有一句話:這是一座城,城里有太多的你不知道的故事。和我一樣覺得吳瑩們傻的人,真的懂她們嗎?很多時候,以命相搏不是她們不愛惜自己,不是她們沒想過后果,是因為,比起失去生命,她們更害怕沒有孩子的悲愴孤獨。事實上,吳瑩是想過后果的,進手術室的時候,她都哭了啊。
這個世界那么大,有人喜歡離群索居布衣素食,就有人鐘情人間煙火兒女繞膝。旁觀生命是自救,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也是自救。真實的人生,很難用對或錯來評判。而人生至深的傷痛,沒有經(jīng)歷過的人又豈會明了?讀《倚天屠龍記》時,曾對后記里的一段話記憶深刻,“張三豐見到張翠山自刎時的悲痛,謝遜聽到張無忌死訊時的傷心,書中寫得太也膚淺了,真實人生中不是這樣的。因為那時候我還不明白”。金庸先生寫這幾句話的心情如何,外人實在難以想象。
生命的輪回,是個奇跡。但在奇跡之外,是一場生命的賭博。吳瑩賭輸了,應賢梅僥幸賭贏了。這就是真實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