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瑞昌市第八中學 周新林
正所謂“溫故而知新”,在初中數(shù)學復習中,需要注重的不僅僅是對之前學過的知識的復習,還要注重對基礎知識的提升和擴展,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有信心面對中考的考驗。中考復習要注重策略和方法,系統(tǒng)科學的復習策略可以讓學生的復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初中數(shù)學的中考復習策略進行探究,以期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和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在初中階段,數(shù)學學科涉及的知識內容很多,但是復習的時間有限,教師要深刻認識到復習和平時教學的不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優(yōu)化課堂教學。在復習階段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知識的深化和提升,但同時對基礎知識的鞏固也不可忽略,要讓學生穩(wěn)扎穩(wěn)打,走好復習階段的每一步。
例如:在復習“統(tǒng)計初步與概率初步”時,在課堂上我先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了幻燈片,與學生一起回顧了統(tǒng)計和概率中涉及的概念、公式、定理等基礎性的知識,基礎知識的鞏固是非常有必有的,這是學生進行深入學習的前提。接下來,為了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我給學生進行了習題深化訓練,如:某班有50位學生,箱子里有50個乒乓球,標有1到50的序號,每位學生從中任意取出一個乒乓球。(1)如果規(guī)定:取出的乒乓球上的標號是n(1≤n≤50,n∈N),那么取出標號是n的倍數(shù)或者能整除n(不重復計數(shù))的學生能接著參加下一項活動,這一規(guī)定是否公平?請說明理由。(2)請你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設計一個規(guī)則,能公平選出十位接著參加活動的學生,并簡要說明你的規(guī)則是符合要求的。這道題題型比較新穎,探究性較強,在問題(1)中,學生需要考慮到在數(shù)學中永遠有一個特殊的數(shù)字,那就是1,不論n取何值,都能被1整除,因此抽中標號1的學生參加接下來活動的概率為100%,這顯然對其他學生而言不公平;在問題(2)中,學生需要確保每個數(shù)字每次被抽中的概率都是相同的,所以,在設計規(guī)則時,可以將被抽中的球重新放回箱子中,若再次被抽中則不計數(shù),重新抽取。在這樣的習題訓練中,既需要學生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又需要學生發(fā)散思維,對學生是一種很好的鍛煉。
在中考復習中,學生要復習和學習的內容很多,題目類型千變萬化,但是學生的精力和復習的時間都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在這種時候就應該注重方法的總結,不管題型怎么變,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掌握了方法,學生就能舉一反三,立于不敗之地。而且,數(shù)學中很多方面都是有技巧的,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解題技巧,進而提高解題效率。
例如:在復習“分式方程”時,涉及分式方程解實際問題,這類題基本有四個類型:(1)行程問題,公式為:路程=速度×時間;(2)數(shù)學問題,重點為十進制表示法;(3)工程問題,公式為:工作量=工時×工效;(4)順水逆水問題,公式為:V順水=V靜水+V水,V逆水=V靜水-V水。掌握了這四類典型的應用題及其基本公式,不管題型怎么變換,學生都可以從這些基本的公式入手來進行考慮,這樣可以給學生提供基本的解題思路,不至于讓學生摸不到頭腦、無從下手。不過,學生在解題時還需注意題中變化,有時可能只是一個小條件的變化,就會有不同的解題思路,也就是說,學生要注意各類解題方法的適用范圍,否則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在數(shù)學當中,同類知識點之間都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促進的,但由于難易程度不同,可能被分在不同的學期中學習。在復習中,教師要打破這種學期間的界限,做好分類訓練,讓學生能夠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更有助于學生進行查漏補缺,也更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制定復習計劃時,我特意將初中數(shù)學中的內容進行了模塊化的整理,分成了實數(shù)、代數(shù)式、方程(組)、不等式(組)、統(tǒng)計初步和概率初步等學習模塊,然后進行了針對性的分類訓練。并且在每個模塊的分類訓練中劃分了階段,按照由易到難的邏輯順序,讓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復習和提升,如:在關于方程(組)的分類訓練中,按照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順序進行針對性訓練。這樣一來,有助于學生將知識掌握得更加牢靠和全面,在將來的綜合練習中也能更加從容,并且對于學生學習能力和自信心的培養(yǎng)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總而言之,中考對于學生而言,是人生中面臨的第一次重大挑戰(zhàn),更是一次展示自己的機遇,還是對自己三年辛苦學習的反饋。所以,為了讓學生能夠在中考中不留遺憾,在初中數(shù)學復習中,教師一定要讓學生認識到復習提升的重要性,牢牢把握好復習環(huán)節(jié),爭取讓所有學生的學習都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