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輝 黃 冠 (重慶云陽教師進修學院)
據(jù)《瞭望》新聞周刊報道:一些學校校長忙于整理文件和“陪會”、一年開展多達十幾次“小手拉大手”、家長被要求“手機APP刷量”和“微信刷票”、教師“包戶扶貧”……當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正“走出機關”向中小學校園蔓延,嚴重影響了學校的教學工作。
媒體報道的校園形式主義確實存在,并且產生了非常嚴重的后果,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有從主業(yè)滑向副業(yè)的危險。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明確提出,2019年要下大力氣為學校減負,為校長減負,為教師減負,大力消除校園形式主義,是看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是送給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大禮包。
校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盛行,整理文件時間多于上課時間,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從機關向中小學校園蔓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承擔最主要的責任。校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蔓延的主要原因,有如下三個方面:
有的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缺乏最起碼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缺乏最基本的教育教學常識,甚至還缺乏對校長和教師最基本的尊重和理解,管理學校最主要的手段和方法就是會議和文件。筆者對渝東北某基層學校近三年所收到的上級文件統(tǒng)計,2016年是736份,2017年是863份,2018年是904份,呈逐年上升趨勢。如果按每學年42教學周,每周5天計算,平均每天要處理文件4份多。至于不通過政務網渠道、沒有文件編號,而是通過QQ群、微信群發(fā)的短信、通知、便函等白頭文件,更是不計其數(shù)。每一份文件、每一個通知、每一條短信,都要報回執(zhí),寫總結,落實貫徹意見。學校為應對上級的這種行政管理,機構設置得如同行政部門,黨政辦公室安排的崗位最多,一所不足1000人的中型學校,就設有辦公室主任1人,副主任2人,還有若干工作人員。每天的任務就是傳文件,寫總結,報回執(zhí)。學校管理的行政化,用管理行政的方法來管理學校,是校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蔓延的主要原因。
教育教學工作具有效果的延遲性,絕大部分的教育教學工作都不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部分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卻偏偏喜歡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并且要越快越好。因此,常常是上午發(fā)文,下午就要報貫徹意見;早上才開校長會,下午就要傳達到每一位教職工和全體學生,并名之曰“貫徹落實不過夜”。因此,學校為了實現(xiàn)領導“貫徹落實不過夜”的效果,不得不經常打亂正常的教育教學安排,臨時召開教職工會議、學生會議,傳達布置上級的文件會議精神,學校的常規(guī)教學工作經常因突如其來的“緊急會議”而中斷。有時實在來不及召開“緊急會議”,就先寫總結、報回執(zhí),然后再開會議傳達落實。至于落實的效果,只要按時報了貫徹落實意見,也很少有人來檢查過問。
部分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只唯上唯書不唯實,凡是上級的文件,不管是否符合學校工作的實際,一律都轉發(fā)給學校要貫徹執(zhí)行。據(jù)筆者對某學校2018年的收文統(tǒng)計,教育行政部門轉發(fā)的政府及其他部門的文件300多份,其中單就扶貧工作的文件就達193份。每份文件都要學習、都要貫徹、都要落實,學校工作不是按教學計劃進行,而是被各級政府部門的文件牽著走。今天要參加城市創(chuàng)衛(wèi)誓師大會,明天要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后天要組織校園反恐演習……一個活動接一個活動,一個大會接一個大會,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被無端地打亂,師生有效的教學時間得不到充分的保障。
校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危害極大,嚴重地影響了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廣大教育工作者敢怒而不敢言。因此,從根本上杜絕校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把時間還給學校、還給教師、還給校長,讓校長安心辦學,教師安心教書,學生安心讀書,是辦人民滿意教育的重要舉措。教育行政部門必須轉變觀念,更新思想,放下身段,服務學校。
首先,教育行政部門要按教育規(guī)律來管理學校。學校不是行政單位,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場合,有其固有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運行秩序。有的教育行政部門,像管理行政單位人員一樣管理校長和教師,不僅要求每天要到學校打卡簽到,甚至連寒暑假、星期天也要納入常規(guī)管理,要24小時不關機,隨喊隨到。對教師的工作,有的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只承認上課才是工作,而對于教師備課、批改作業(yè)、家訪、做學生思想工作所需要的時間,不認為是教師的工作時間。有的甚至把教師在工作時間讀小說、看書報、練書法,認為是不務正業(yè),是浪費時間。不按教育規(guī)律來管理學校,必然會導致形式主義蔓延。
其次,教育行政部門管理和考核學校,要把立德樹人的教育效果放在首位。學校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的管理和考核,要把立德樹人的教育效果放在首位。但在調研中發(fā)現(xiàn),有的教育行政部門,要么完全照搬行政單位的管理和考核方法,完全不顧學校立德樹人的教育實際;要么就只管升學率,把教育工作窄化為只抓高考升學率,而高考升學率又只看清華、北大和985、211,其他基礎教育、學前教育、職業(yè)教育,凡是與高考升學率無關的教育,都被排斥在教育工作尤其是教育的重點工作之外。這種只顧一點不顧其他的管理及考核方式,使眾多與政府的重點工作或者高考升學率無關的學校,要么對考核結果毫不關注,破罐破摔;要么拼命搞形式主義,搞花架子,以期引起教育行政部門的關注,而在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目標上不下真功夫。
最后,教育行政部門管理學校,要從學校的實際出發(fā),不能簡單地照搬照抄條條框框。我國地域遼闊,教育形態(tài)差異很大。就是在同一個縣域之內,學校與學校之間,普通教育與職業(yè)教育之間,城鎮(zhèn)教育與鄉(xiāng)村教育之間,都存在著巨大的差別。教育行政部門管理學校,就要從不同類別、不同類型、不同區(qū)域的學校實際出發(fā),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有區(qū)別地對待,而不能簡單地照搬條條框框。簡單地照搬條條框框,只能助長形式主義的歪風。如某地教育行政部門,發(fā)文要求全縣各級各類學校,組織師生收看黨的十九大的實況轉播,結果有幼兒園組織小朋友收看黨的十九大的簡報。校園形式主義的蔓延,由此可見一斑。
校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與學校需要寧靜的讀書環(huán)境、校長需要清靜的辦學環(huán)境、教師需要安靜的教學環(huán)境格格不入,作為管理學校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理應承擔起杜絕校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風氣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