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麗君
(南昌理工學院,江西南昌 330044)
知識經(jīng)濟時代下,以人為本理念受到了充分的重視。而文學教育的根本目標在于心靈凈化,只有充分貫徹以人為本理念,方可以全面實現(xiàn)文學教育的目標。然而現(xiàn)階段很多院校的文學教育缺乏人本精神,不利于文學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需要積極應對,不斷完善。
從某種角度來講,人學即為文學,因為人是文學的主要對象和目的。文學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對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要想實現(xiàn)文學教育的這一目標,就需要充分貫徹以人為本理念,通過多樣化教育教學活動的實施,引導學生對文學作品進行欣賞和探究,促使學生的文學秉性得到熏陶,文學思想得到增強。文學作為一門綜合學科,集中了藝術、科學等內容,學生只有學會自主學習方可以逐漸形成與發(fā)展文學思想,那么就要求在文學教育中深入貫徹于落實以人為本理念。
目前人才競爭日趨激烈,再加上實用主義思想的影響,導致我國大部分高校在制定教育目標時,充分考慮的是畢業(yè)生就業(yè)率,大學生也將學習目標定義為日后獲取理想工作。這樣高校在開展各項教育教學活動時,就很容易邁向實用主義的誤區(qū),對文學教育人本主義的實施造成影響,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個性化發(fā)展得不到重視。此外,功利主義思想的侵蝕作用下,很多教師依然采取機械化教學方式,要求學生對文學知識死記硬背,沒有從思想、精神上給予熏陶和影響,這樣學生就難以獲得深層次的精神體驗,難以感受到文學學習的興趣,制約到文學教育質量的提升。
調查發(fā)現(xiàn),很多高校在文學教育實施過程中,為了方便管理,依然將班級式的教育模式運用過來,按部就班的開展教育活動。這樣雖然可以更好的管理學生,但文學教育的創(chuàng)造性、藝術性以及個性化要求卻遭到了忽略。相較于其他學科來講,文學存在著一定的特殊性,因為其個性化、創(chuàng)造性特征濃厚,需要充分貫徹以人為本理念,方可以更加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進入新時期后,傳統(tǒng)教育方式逐漸暴露出諸多的問題,與現(xiàn)代教學環(huán)境不相適應,因此,就需要改善教育方式。文學教育的目標是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與應用水平,學生這一主體直接關系到文學教育的整體發(fā)展。因此,文學教育工作者需要切實改變思想觀念,充分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將學生感受與真實訴求作為主要出發(fā)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將針對性、個性化的特色教學開展下去。
以人為本理念下,要求文學教育教學活動充分考慮學生,依據(jù)學生文學素養(yǎng)、文學水平的提高任務設置各項教學活動。文學的感性較強,那么教育工作者需要將感性因素合理加入到教學大綱與教學方案中,給予學生相應的引導和感召,促使學生能夠真正融入進來,通過個人體驗,對教學內容、思想真諦等深入領悟。同時,也要借助于文學教育,幫助學生對個人情感、情緒表現(xiàn)等進行控制,以便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高校文學教育中,不僅要凸顯學生主體地位,還需要將以人為本理念貫徹到教學環(huán)境之中。要深入改善教學策略、教學方法與教學環(huán)境,以便提升文學教育效率。通過文學教育環(huán)境的優(yōu)化,達到一種融洽、和諧的程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生和教師的學習態(tài)度與教學觀念,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會激發(fā),教師的教學難度大大降低,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具體來講,可以從這些方面著手:首先,教師要將現(xiàn)代化的教育技術運用過來,促使文學教育的趣味性得到增強,學生學習的熱情得到調動。如借助于多媒體技術,利用視頻、動畫等方式聲情并茂的展現(xiàn)文學故事,這樣趣味性要更強。且文學教師的教學量也可以得到降低,進而達到提升教學效率的目標。其次,高校要發(fā)揮作用,將文學學習組織、場所等專門設立出來,引導熱愛文學的學生進行交流,同時定期舉辦文學相關的活動,包括座談會、書友會等,營造書香彌漫的環(huán)境與氛圍,這樣學生的文學水平將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最后,學校要結合實際情況,對文學教育基礎設施進行建設和強化,如豐富圖書館文學方面的圖書等,保障學生的文學學習活動。
以人為本在文學教育中的貫徹與落實,主要目標就是對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進行改進。目前很多高校依然借助于筆試考核來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測,雖然本種方式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但其被動性較強,比較的片面,難以引導學生真正認識到文學教育的重要性。因此,高校還需要結合以人為本理念的要求,逐步改革和完善考核體系,將多樣化的考核形式綜合運用起來,如搭配使用筆試和成果展示等形式,這樣文學教育考核體系的科學性將會大大增強,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提升。
綜上所述,現(xiàn)階段很多院校的文學教育過于傳統(tǒng)和枯燥,違背了以人為本的宗旨,不利于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針對這種情況,相關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刻改變思想觀念,充分將以人為本理念融入到文學教育過程中,將學生課堂主體作用發(fā)揮出來,不斷完善教學環(huán)境與考核體系,切實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