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m
摘 ?要:應試教育觀念影響下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于形式化,并未給學生主動探究、小組交流、實踐體驗的機會,就導致了教學效果不盡人意,師生關系非常緊張。新課改在初中教育領域全面深化,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構建和學生濃厚興趣的培養(yǎng),已經(jīng)引起了英語教師們的高度重視。具體實踐中,可以補充相關內(nèi)容,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可以分析熱點話題,增強學生自學信心;還可以加入創(chuàng)新元素,迅速提高教學質量,最終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興趣培養(yǎng);有效策略;研究
引言:
英語知識的學習,對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而言有很大影響。初中階段,教師必須組織形式多樣且內(nèi)容豐富的課堂活動,一邊激發(fā)學生興趣,一邊優(yōu)化教學效果。此外,必須體現(xiàn)“生活化”,通過更換授課手段,然后整合課程資源,帶領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理解那些重點難點,順勢養(yǎng)成自主探究的好習慣。他們切實感知到學習英語的最大樂趣,學科成績不斷進步,將來才有機會去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美好明天。下面,筆者進一步闡述了自己的見解。
一、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如何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英語興趣,促進他們個性化的成長呢?筆者建議,先告訴學生一個道理,那就是學習英語并不困難,只要找對方式方法。其后,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變“灌輸指導”為“有效互動”,可聽、可看、可想象的生活情境吸引了學生全部的注意力,方便教師實施各項人才培養(yǎng)計劃。英語課堂煥發(fā)活力,學生思維足夠活躍,他們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英語即生活”的意識,那么,在后續(xù)學習活動的參與中就會表現(xiàn)的更加積極了[1]。如學生每天都要到食堂用餐,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生活場景設計英語教學情境,在英語教學中還原“就餐過程”。首先在備課過程中準備一些不同類型的卡片,在卡片上寫下不同的食物名。課堂上教師可以安排一個學生扮演“廚師”,其他學生作為就餐者,讓“廚師”用英語給就餐者做簡單的介紹,并且在餐廳門口掛上“open”與“closed”的標牌,表示正在營業(yè)或者停止營業(yè)。讓學生模擬“選擇飯菜”和“付款等場景,并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進行交流,學會掌握各種食物的用法,如noodle(面條)、bread(面包)等,并且在交流過程中引導學生使用各種禮貌用語。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也可以有效鞏固學生的英語知識,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多與身邊熱門話題聯(lián)系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和保持學生的濃厚學習興趣,把握良機,渲染課堂氣氛,引發(fā)學生求知欲;注意把課本與學生身邊的時事、熱門話題或學生比較感興趣、關心的事情聯(lián)系起來,體現(xiàn)課本生活化。如教學“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一課時,可以聯(lián)系當今社會提倡低碳生活,創(chuàng)建和諧家園,教育學生收集廢電池,不用塑料袋,塑料餐具,熱衷于綠色食品,讓學生展開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并發(fā)動學生開展愛我地球,做地球的小衛(wèi)士等。這樣,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培養(yǎng)了學生關心時事的習慣,還能使學生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節(jié)約能源,低碳生活。
三、作業(yè)設計體現(xiàn)著生活化
學生的課外作業(yè)是課堂活動的延伸,是學校常規(guī)教學的―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獨立運用知識的初步實踐,是檢驗學習效果的一種重要手段。英語作業(yè)除了有鞏固課內(nèi)知識和技能的功能外,還要引導學生走人生活,讓英語走進學生的視野。教師應注意發(fā)現(xiàn)和收集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作為設計作業(yè)活動的參考,在設計課外作業(yè)時堅持趣味性、實用性、創(chuàng)造性,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選擇不同的作業(yè)。如學習“My name's Gina. ”時,可讓學生用英語設計一張school ID card(學生證),寫上自己的姓名、年齡、學校、地址、電話號碼、E-mail地址等,并在接下來的幾堂課中反復使用;學習This is my sister.這一內(nèi)容時,可布置“帶家庭照并向全班同學介紹你的家人”這樣的口語作業(yè)。另外,可布置一些制作型的作業(yè),讓學生體驗生活,體會英語。通:過創(chuàng)作各式各樣的作品,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動手能力。與英語相結合的作品很多,如賀年卡、生日卡、圣誕卡、張貼畫、英文海報、地圖等等。同學們通過做這些富有生活氣息的英語作業(yè),不僅鞏固了課堂所學,而且豐富了所學,尤其是提高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四、課外活動促進學生實踐
無論如何,課堂教學時間畢竟是有限的,所以初中英語教學應適當延伸于學生的生活領域,促使學生在課外生活中進行英語學習與實踐,從而深化英語教學的宗旨,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與能力[2]。如教師可為學生布置主題為“慈善”的課外作業(yè),鼓勵學生自主成立小組,進行某慈善組織的調查,將自主權交給學生,引導其調查與了解自己比較感興趣的機構,完成信息的搜集、整理,同時以報告的方式呈現(xiàn);同時,鼓勵學生主動投入并應用多種手段進行資料的查閱與整理,鼓勵學生發(fā)揚自主探究與創(chuàng)新的精神,并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或演講的方式呈現(xiàn),從而鍛煉學生語言的運用能力與水平,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結語
總而言之,新課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重建學生的生活世界,使教學“回歸生活”,還學生以生活,還學生以快樂。并且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語言材料和語境,將學生家庭、學校、社會的生活經(jīng)歷與課堂教學活動聯(lián)系起來,創(chuàng)造生活與學習是一體的感覺。只有這樣,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才能綻放它非凡的魅力,聯(lián)系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橋梁得以延伸,對學生提高素質教育也有著深遠的有意義。
參考文獻:
[1]張宇.農(nóng)村英語教學生活化[J].新課程(小學),2018(3)233-233.
[2]張峰.淺析初中英語生活化的興趣教學[J].學周刊,2018(14)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