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
摘 要:隨著信息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人們的交往日益頻繁,跨文化交際的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本文通過跨文化交際的六項交際準則對語用問題進行研究,強調重視跨文化交際中的同情和得體準則,在跨文化交際的實踐中,我們必須從禮貌角度進行邏輯思維,方能取得好的效果。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學;語用;交際準則
在跨文化交際活動中,國情不同,社會背景不同,語用問題不可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如果詞語選用適當得體,則交際雙方可以達成共識、理解、互諒互識,否則,交際的結果不會理想。
英國的語言學家G. Leech于1983年對于人們交往提出了六項交際語用準則,這就是各個社會,各個群體乃至個體應普遍共守的禮貌準則(Politeness Principle)。
第一項為得體準則(Tact maxim)。在跨文化交際中應用這一準則就是要照顧交際對方的利益,縮小對別人的損失。
第二項為慷慨準則(Generosity maxim)。對這這項準則的應用就是不要用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同交際對方講話,不要惜用贊揚的詞語,盡量不要貶低交際的對方。
第三項為贊揚準則(Approbation maxim)。此項準則的應用應為盡量提高對交際對方的認可程度,盡量去表揚交際對方。
第四項為謙虛準則(Modesty maxim)。這就意味著在跨文化交際中應放低自己的位置,縮小對自己的表揚。
第五項為贊同準則(Agreement maxim)。此項準則的應用是指在跨文化交際中應盡量縮小與別人的分歧,求同存異,盡量增加與別人的共識。
第六項為同情準則(Sympathy maxim)。這項準則的應用意味著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應增加對對方的同情,減少對對方的厭惡。
在現代社會,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社會上都有著競爭。有的人從事體面的工作,有的人從事社會地位比較低下的工作,有的人甚至失業(yè)。失業(yè)對人心理上的打擊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我們用同情準則、得體準則等語用準則去安慰失業(yè)的人們,會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失業(yè)者落寞沮喪的心情。如:Dont get disappointed! You are now only between jobs.把話這樣說給交際的對方的意思是你還可以獲得一份新的工作,你現在只不過是在新舊兩種工作之中休整一下。我們也可以把失業(yè)狀態(tài)說成是:You are developing a new project.You are self-employed.對于在社會地位低微的職業(yè),人們在交際中都給戴上了閃光的桂冠。
如:
garbage collector, dustman (垃圾清理工)被說成是barbologist(垃圾處理專家),solid-waste ecologist(固體廢品處理生態(tài)專家),sanitary engineer(衛(wèi)生工程師);
barber, hairdresser被美稱為beautician(美容師),cosmetician(化妝師)hair stylist(發(fā)型設計師),cosmotologist(化妝專家);
tree-trimmer(花木匠)被說成是tree-surgeon(花木外科醫(yī)生);gardener(園林工人)被說成landscape architect(風景建筑師);
funeral undertaker(殯花承辦者)被說成是grief therapist(哀傷治療專家);
butcher(屠夫)被說成是meat technologist(肉類技術專家);
housewife(家庭婦女)被說成是household executive(家庭執(zhí)事),domestic manager, domestic engineer。(參考汪榕培,2000)
而各種各樣的委婉用語在跨文化交際中更若天上繁星,數不勝數。如:
Death(死亡): pass away(去世), to depart(離開), to go to sleep(睡覺), to go to heaven(去天堂), to go to glory(走向榮耀);
Old age(年老): getting on in years(上年紀), past ones prime(已過壯年), feeling ones age(感到自己的年齡), second childhood(第二個童年);
Old people(老人): senior citizens(老年人/年長的市民);
Stupid people(笨人): a slow learner(學習遲緩者), under-achiever(未能充分發(fā)揮學習潛力的人)
Toilet habit(如廁): go to the bathroom(去洗手間), do ones business(做生意), answer natures call(回應自然的呼喚);
dismiss(解雇): lay off(休息/停止工作), give the walking ticket(炒魷魚), pink slip(解雇通知書);
penniless(身無分文): out of pocket(被掏空的), in reduced circumstances(拮據的境遇), badly off(境況不佳的);
in debt(負債): in difficulties(有困難), in embarrassing obligation to(令人尷尬的義務)
the poor(窮人): the have-nots(什么都沒有的人), the underprivileged(下層貧困民眾), the disadvantaged(弱勢群體)。
因此,在跨文化交際中我們要遵循得體準則、慷慨準則、贊揚準則、謙虛準則、贊同準則和同情準則?;趪楹蛯W識背景,對不同的交際對象說讓對方舒服的語言才能達成共識,更好的實現跨問話交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