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智海
(婺源縣人民醫(yī)院,江西 上饒 333200)
肝硬化是常見的慢性病癥,其往往會誘發(fā)消化道出血、感染等癥狀,也是肝腹水癥狀的常見誘因,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導致患者被誘發(fā)肝癌,對其的生命造成嚴重的威脅,因此早期檢查出肝硬化有利于延長患者的治療時間,提升其身體健康[1],本文因此對兩組患者采用生化檢驗,并對相關的指標結果進行比較,報道如下。
1.1 臨床患者資料:在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間收治的肝硬化患者中抽取57例,并從我院體檢部門正常體檢患者中產后抽取57例,其中肝硬化患者組男性/女性例數為36/21,年齡25~63歲,平均年齡(41.51±3.58)歲,正常患者組男性/女性例數為35/22,年齡23~64歲,平均年齡(42.22±2.95)歲,兩組患者基礎資料比較后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肝硬化患者病理檢測均符合肝硬化癥狀標準。
1.2 檢測方法:受檢患者均于晨間空腹靜脈血進行抽取5 mL,并按照流程和規(guī)定采用離心機進行離心處理,采用Siemens ADVIA24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按照生化檢驗的標準,檢測相關生化指標。
1.3 檢測標準:對兩組患者的ALB、CHE、γ-GT、ALT、AST、TBL、DBL、ALP八項肝硬化指標的檢測數據進行觀察和比較。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軟件分析數據,用t檢驗計量資料比較,以()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檢側結果顯示,肝硬化組患者的ALB、CHE、γ-GT、ALT、AST、ALP、TBL、DBL分別為(23.37±5.63)g/L、(0.95±0.22)U/L、(176.74±19.66)U/L、(52.77±4.52)U/L、(96.88±8.52)U/L、(156.3±76.24)U/L、(88.52±12.65)μmol/L、(38.39±9.27)μmol/L,常規(guī)組患者的ALB、CHE、γ-GT、ALT、AST、ALP、TBL、DBL分別為(50.39±6.18)g/L、(1.73±0.34)U/L、(17.47±6.47)U/L、(14.23±1.52)U/L、(16.25±3.21)U/L、(72.52±5.45)U/L、(10.32±2.52)μmol/L、(3.47±0.86)μmol/L,比較結果分別為(t=32.3206,P=0.001)、(t=14.784,P=0.001)、(t=76.9522,P=0.001)、(t=52.376,P=0.001)、(t=57.393,P=0.001)、(t=54.699,P=0.001)、(t=39.291,P=0.001)、(t=37.5088,P=0.001),生化檢驗多項指標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ALB、CHE指標較常規(guī)組患者值較低,但其余指標均高于對照組患者。
肝硬化病癥是一種常見于中年男性群體的病癥,原因是較多中年男性群體長時間酗酒、吸煙和熬夜,而這三項均有較大的概率導致患者的肝細胞纖維組織增多,使得患者的肝部血液流動出現異常,肝部結構發(fā)生改變,出現硬化癥狀,這種癥狀除了相關并發(fā)癥較多以及有一定概率會轉轉化而肝癌以外,還具有極好的隱蔽性,往往病癥明顯發(fā)作時會對患者造成極為嚴重的傷害[2]。
因此在肝硬化癥狀早期對其進行有效的檢測便成了保證和改善患者身體健康的重要條件,目前而言,肝硬化最為常用的檢測方法是生化檢驗方法,即對患者體內的ALB、CHE、γ-GT、ALT、AST、ALP、TBL、DBL這八項指標進行檢驗[3]。
其中ALB(白蛋白)、CHE(膽堿酯酶)是人體肝部最為常見肝合成物指標,在肝部病變期,這兩項合成物會因為肝功能變化迅速降低,而γ-GT(谷氨?;D移酶)、ALT(丙氨酸轉氨酶)、AST(冬氨酸轉氨酶)、ALP(堿性磷酸酶)平常則多存于肝部,當出現肝硬化癥狀后,四項酶便會在肝部迅速生長的同時大量的進入患者的身體,導致其周身的γ-GT、ALT、AST、ALP值均較高,當肝功能出現異常時,其解毒降解身體廢物等功能會逐漸衰弱,而身體出于補償肝部衰弱功能會大量釋放TBL(總膽汁酸)、DBL(直接紅膽素)以協助解毒和降解排泄身體廢物,因此患者的肝硬化病癥持續(xù)時間越久,其體內TBL、DBL越高[4],本次實驗結果也恰好符合上述所有描述。
綜上所述,為了提升患者的肝硬化癥狀檢測率和延長患者的治療時間,應當為健康體檢的患者或出現肝部異常的患者進行肝部生化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