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珂
CA是維持大腦血流(cerebral blood flow,CBF)恒定的生理機制。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時,CA會擴張腦血管增加血容量,或血管再通時收縮血管減少CBF的過度灌注。當動脈血壓升高或降低超過CA調控時,將無法維持CBF的穩(wěn)定,增加腦的二次損傷。目前指南并無關于改善預后的ABP目標值。比起ABP,缺血性卒中患者通常雙側大腦的CA都會變差,大面積梗死患者通?;紓却竽X的CA更差,梗死面積與CA的受損程度正相關,CA或許是一個更準確的血流動力學的參考指標。然而,CA是缺血性卒中獨立的預后影響因子,還是嚴重程度造成CA改變,則無定論。
今年發(fā)表在Stroke的Nai-Fang Chi等的研究納入了8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將發(fā)病后3個月mRS評分的結果作為預后的評估標準,將病后3~7 d間的dCA進行組內(nèi)比較,并與健康對照組進行組間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預后差患者的
dCA指標——腦血流和血壓間極低頻的相位差(phase_VLF)小,而且與高血壓及大面積腦梗死相關;Phase_VLF能區(qū)分預后好、壞的患者(AUC 0.722,P<0.001);phase_VLF<61°與預后差有獨立的相關性(OR4.90,P=0.024)。
腦血流和血壓的極低頻的相位,在預后差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大腦的雙側比預后好的患者都顯著小,是缺血性卒中的一個獨立的預后指標。調整血壓到CA有效作用范圍內(nèi),可能是改善腦血管病預后的辦法??刂撇涣嫉母哐獕汉偷脱獕?,是卒中預后差的影響因子,可能的機制是動脈血壓超過CA調控范圍造成CBF不穩(wěn)及腦部二次受損。本研究phase_VLF與動脈血壓負相關,提示高血壓患者CA較差。
但研究發(fā)現(xiàn)部分血壓正?;蚬K烂娣e不大的患者CA也異常,除了腦梗死的面積或高血壓,CA還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既往研究發(fā)現(xiàn),慢性高血壓患者的CA調控有效時,動脈血壓的范圍與正常人相比有升高的現(xiàn)象,不同患者的CA調控有效時,其動脈血壓的范圍也不同,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無法找到適用于所有患者的血壓調控的臨界值。在卒中的臨床應用中,phase_VLF可能是比血壓更好的調控臨床血流動力學的指標。
用靜息狀態(tài)下動脈血壓及CBF的自發(fā)波動評估CA,既不需要誘發(fā)動脈血壓變化,也不需要患者配合動作,更適合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