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焦裕祿作為“縣委書記的榜樣”,在那特殊的年代、在戰(zhàn)斗在全國最貧困的“蘭考”敢于、善于發(fā)揮勇敢的精神品質,是難能可貴的:他勇于求真務實、勇于承擔錯誤、勇于公開批評、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始終圍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黨的宗旨展開,對于新時代下黨風廉政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是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的寶貴啟示。
關鍵詞:焦裕祿;勇敢精神;黨風廉政建設
中圖分類號:D262.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CN61-1487-(2019)17-0033-03
勇敢是古希臘四主德之一,是一種重要的道德品質。但西方更多地將其視為沖鋒陷陣的戰(zhàn)士所必備的品德。在中國人的道德評價中,勇敢不僅被賦予征戰(zhàn)的將士,而且是政治理想人格中重要品質的表現(xiàn)。2009年,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河南考察時專程到蘭考,并在全縣干部群眾座談會上高度評價焦裕祿精神:“無論過去、現(xiàn)在還是將來,都永遠是億萬人民心中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永遠是鼓舞我們艱苦奮斗、開拓進取的寶貴精神財富,永遠不會過時。”[1]10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面對國內外局勢變化以及出現(xiàn)的各項危機,都對執(zhí)政黨治國理政能力提出了嚴峻考驗。新時代的全體黨員更應弘揚焦裕祿精神,從焦裕祿個人品質尤其是勇敢精神中汲取養(yǎng)分,做到勇于求真務實、勇于承擔錯誤、勇于公開批評和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這不僅是提高黨員自身修養(yǎng),而且是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的寶貴精神財富。
一、勇于求真務實
(一)敢于講真話、善于做實事
勇敢是“恐懼與信心方面的適度”,是為了追求高尚的目標,克服內外恐懼,運用理智戰(zhàn)勝困難的精神品質。焦裕祿于1962年12月4日到蘭考任職直至離世,一共呆了475天。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年代,他能夠堅定忠于黨和群眾的利益,忠于自己內心的選擇而講真話、做真事和實事求是地根據(jù)蘭考實際情況、歷史發(fā)展和人民群眾的心聲而付諸行動。
焦裕祿在考察蘭考各地情況之后,在貫徹上級政策時“已發(fā)現(xiàn)與老百姓的內心愿望不完全相合,下面的同志貫徹執(zhí)行確有難處”。[1]32對于此種情況,干部不敢說,群眾不好說。他認為,共產(chǎn)黨員是沒有任何私利的,是能夠而且應該是說實話的?!鞍凑丈线呉螅趧x單干風中就要把‘借地堅決收回?!盵1]32他在認真解讀、貫徹黨的政策基礎上,從實際情況出發(fā),盡量采取靈活辦法,不搞“一刀切”,同意災情嚴重地區(qū)借給社員的堿地不抽回來,讓社員趁閑補空繼續(xù)進行改造,收入的糧食由社員自己支配,國家不計征購,這自然受到了社員的擁護。只這一點靈活,就需何等的膽識。
此外,焦裕祿認為,統(tǒng)銷工作在搞法上要求有些地方應因地制宜,該簡單的簡單,該復雜的復雜。對絕收隊、重災隊、輕災隊以及個別的不銷戶進行分類解決,各個擊破,細心周到,因為“如果安排不好,還會餓死人的?!苯乖5撌冀K表里如一,講真話,為群眾辦事實,得到了蘭考人民的擁護。
(二)堅持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中國共產(chǎn)黨自誕生起,始終堅持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毛澤東同志指出黨內“許多同志都成天地閉著眼睛在那里瞎說,這是共產(chǎn)黨員的恥辱”,應堅決反對弄虛作假、糊弄群眾的現(xiàn)象,應踏踏實實地解決群眾最關心的問題。而要解決問題你就要去實地調查,調查問題的現(xiàn)狀與歷史,“你對某個問題沒有調查,就停止你對某個問題的發(fā)言權?!备鼊e提沒有真實的材料為支撐就做指揮了。
當前,有些黨員存在在其位不謀其政、磨洋工不干實事兒的問題,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就要有求真務實的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是黨性的表現(xiàn),是一個共產(chǎn)黨員起碼應該具備的態(tài)度。“‘求就是我們去研究。我們要從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區(qū)內外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從其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guī)律性。就不憑主觀想象,不憑一時的熱情,不憑死的書本,而憑客觀存在的實施,詳細地占有資料。”[2]405在研究問題、制定方案后,可將其束之高閣,就是要務實,即在實踐過程中,依靠群眾,采取具體行動去解決問題、落實方案。
二、勇于承擔錯誤
(一)勇于承認錯誤,自覺承擔責任
小人聞過則怒,君子聞過則喜,見善而遷。對于一個人,自己能夠主動面對、承認錯誤并極力挽回過失,需要很大的勇氣。對于一個政黨,能否正確面對自身的錯誤,主動承認并承擔錯誤,是考驗一個政黨品質的重要指標。
1964年夏,焦裕祿主持召開中共蘭考縣委第六次常委會,在修改《中共蘭考縣委關于一年來除“三害”斗爭的報告》的過程中,關于要不要向蘭考百姓說實話,承認在1958年到1961年犯的錯誤,才造成了蘭考苦難的局面問題時,會議出現(xiàn)了極大分歧。當時,有的人說:“不要這么提吧,中央也沒有正式文件要我們檢討。”有的說:“這不是我們這屆縣委的錯誤,我們沒有必要承擔這種錯誤?!痹诼犎↑h內建議和自身調查報告的實際數(shù)據(jù)后,焦裕祿說:“咱們共產(chǎn)黨人沒有私利,錯了就是錯了,要對蘭考人民有個交代?!m然說,這是過去縣委犯的錯誤,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縣委嘛,你就要承擔過去的縣委的錯誤,這樣蘭考百姓才相信,你才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1]74這也是解決“對于半個世紀前的蘭考,年輕人不好想象,年老的人不好說”的問題、打開蘭考人民的心結的關鍵。
焦裕祿帶頭起草了報告,首先將犯的錯誤以及造成的危害向群眾坦白。遺憾的是,他未等到報告完成就病逝了。實踐表明,焦裕祿帶頭承認錯誤、主動承擔責任的做法是無比正確的,蘭考人民的心結打開了,改造蘭考的行動更加積極了。
(二)堅持為人民負責的態(tài)度
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是檢驗一個政黨是否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馬克思主義政黨是“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chǎn)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的政黨,始終堅持為人民負責的態(tài)度。當前國際局勢復雜,黨擔負的歷史使命重要而急迫。
當前,部分黨員在改革創(chuàng)新中怕出錯而裹足不前,因怕受處罰而不敢承認錯誤的現(xiàn)象,在建立健全容錯就錯機制下,黨員同志需要正視自身錯誤,堅持為人民負責的態(tài)度。焦裕祿在特殊的年代力壓反對意見勇于承擔錯誤,可謂孤膽英豪。在新時代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的條件下,“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們黨對犯錯誤的同志一貫的方針,鄧小平認為,小錯誤難免,避免犯大錯誤。習近平同志告誡全黨,“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xiàn)顛覆性錯誤”。容許在改革創(chuàng)新中犯錯誤,對錯誤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黨員應正視錯誤,勇于承認錯誤,這不僅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人民負責的重要表現(xiàn)。黨員只要切實為人民負責,大可放心卸下思想包袱,放開手腳,便必有大好作為。
三、勇于公開批評
(一)善于自我批評,勇于相互批評
實事求是地進行自我批評難,相互批評更難。焦裕祿不僅善于自我批評,更勇于相互批評。
1964年3月14日,那時焦裕祿的身體已經(jīng)虛弱不堪,卻仍堅持召開縣委常委生活會議。他在發(fā)言中檢查自身工作存在的問題,帶頭進行自我批評,他說:“在工作作風上,我有些老毛病容易犯,就是粗,有些急,這樣有時就有些脫離實際,這樣對下邊的困難考慮不夠,對下邊批評不夠恰當,有時控制了自己,不公開批評,可還影射的批評,這方法是不恰當?shù)??!盵1]110
1964年4月,焦裕祿在起草《縣委常委對自己問題的檢查》中,他對原縣委第一書記王金璧安排自己人工作的問題進行公開批評,認為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經(jīng)得起考驗,突出作為黨員干部不搞特殊化,生活上要嚴格自律,反復強調“革命不是做官,要勤勤懇懇的當人民的勤務員。”[1]49對于家人的要求,焦裕祿做的更嚴格。關于女兒焦守鳳工作的問題,焦守鳳想去工作輕松又體面的地方,焦裕祿不僅當面批評了她思想跟不上步子、落后,認為她“有好逸惡勞的資產(chǎn)階級思想,一定要找個臟累的行業(yè)治她”,并且,在大會上以女兒為反面教材公開批評,教育青年引以為戒。
(二)黨員堅持批評與自我批評相統(tǒng)一
批評與自我批評是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作風,黨員堅持傳承這一作風,有助于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毛澤東曾把有無認真的自我批評視為“我們和其他政黨互相區(qū)別的顯著的標志之一”,并將批評與自我批評看作抵抗政治灰塵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習近平也強調,“批評和自我批評是一劑良藥,是對同志、對自己的真正愛護”,是解決黨內矛盾的有力武器。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于自我批評,黨員應反躬自省,對照榜樣與要求,查擺自身優(yōu)缺點,堅持做到“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避免在一片“大好形勢”中迷失自己;對于相互批評,應樹立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的觀念。黨員相互批評,是對同志的缺點和錯誤進行揭短,提出改進意見的過程。黨員應有接受批評與建議的氣度與胸懷,在“紅紅臉、出出汗”后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治治病、排排毒”,才能營造出黨內團結、風清氣正的政治氛圍。
四、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
(一)敢于開拓,善于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并非無中生有,而是依據(jù)實際情況,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開拓新領域,采取新方法,解決矛盾的主要方面。這需要篳路藍縷的開拓精神,更需要披荊斬棘的無畏勇氣。
為了治理蘭考風沙,焦裕祿通過與農(nóng)民交談,接受了林業(yè)護理員的建議:實行責任制。為了激發(fā)群眾積極性,他提出“可以實行‘六包,即臨時包、小段包工、大段季節(jié)包工、常年包工、專業(yè)包工和連續(xù)包工。”在當時,人們到了談“包”色變的地步,而焦裕祿竟提出六個“包”,可見他是“照實際解決問題的,這又需要多大的勇氣?!钡?,群眾干得特別痛快。后來的縣委書記刁文說:“蘭考實行‘大包干,特別痛快!為什么?它合民心,順民意,是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需要,是老百姓多年的要求和愿望!”[1]12
為了解決人口外流問題,焦裕祿認為必須解決好人們的思想,搞清楚界限問題。1963年12月25日,他在公社書記電話會議上講話,“有些對存款想外出買糧食,也不敢外出,干部也不敢表態(tài)。這個問題主要是沒有劃清界限。今年一年來,群眾中討論外流的壞處比較多,社員劃不清什么是外流,什么是正當副業(yè)的界限?因此,我們的干部應該告訴基層干部和社員,只要不搞投機倒把,不販賣國家禁止上市的物資,不違反國家的法制,可以允許社員投親靠友,允許外出換糧,吃利保本不算投機?!惫膭钌鐔T充分用已有資源解決吃飯問題,干部應該將界限問題講清楚,社員思想沒有負擔,才能夠全心投入到生產(chǎn)之中。
除此之外,焦裕祿認為,從根本上解決蘭考貧困人口外流的問題,只有經(jīng)濟搞上去,人口才會留下來。根據(jù)實地調研,他提倡“以泡桐育苗為中心,因地制宜,開展育苗造林運動。泡桐是搖錢樹,在蘭考發(fā)展桐樹,是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之本,林業(yè)之帥,因此要狠抓泡桐種植。”[1]111在開展此項運動時,從培育桐樹苗、桐樹移栽壓條、統(tǒng)一行距,實行有桐樹的隊帶一個無桐樹的隊的具體方案,焦裕祿忍受病痛的折磨堅持奮戰(zhàn)在第一線,只為能夠再還蘭考人民一個黃金時代。
歷史證明,焦裕祿開展的造林運動是正確的,現(xiàn)在的蘭考泡桐參天、郁郁蔥蔥,在防風固沙的同時,也為蘭考帶來了很大的經(jīng)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
(二)堅持創(chuàng)新共享發(fā)展新理念
習近平同志在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創(chuàng)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薄?0年來,我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地試、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這大膽地試、勇敢地改,實現(xiàn)了創(chuàng)新發(fā)展。創(chuàng)新發(fā)展是為人民群眾共享一片新天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
廣大黨員應樹立創(chuàng)新共享發(fā)展意識,破除陳規(guī)舊俗的制約,在實踐中解決群眾關鍵問題。首先,應反復研讀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理論,堅持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提高理論分析水平,用科學的理論豐富自己的頭腦,用革命的理論指導實踐,為創(chuàng)新發(fā)展奠定堅定的理論基礎。其次,“科學理論的最終目標不是認識世界,而是改造世界?!痹谡莆绽碚摰那疤嵯?,黨員應依據(jù)現(xiàn)實有利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克服工作中、生活中存在的困難,爭做排頭兵,解決好、處理好群眾最關心的生產(chǎn)、教育、醫(yī)療等問題,提高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強化服務群眾的意識;最為重要的,黨員應破除自私之愛,始終堅持共產(chǎn)黨人無人民群眾以外的利益,堅持創(chuàng)新發(fā)展是為人民群眾共享發(fā)展成果,一切為了群眾的根本利益而服務。
五、結論
焦裕祿作為“縣委書記的榜樣”,在那特殊的年代、在戰(zhàn)斗在全國最貧困的“蘭考”敢于、善于發(fā)揮勇敢的精神品質,是難能可貴的:他勇于求真務實、勇于承擔錯誤、勇于公開批評、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他在蘭考工作中表現(xiàn)出的勇氣和魄力,是排除了個人私利,為人民群眾的公共利益而服務的,是忠誠于黨和人民的堅定與執(zhí)著。當前黨風廉政建設面臨巨大挑戰(zhàn),廣大黨員干部應從焦裕祿個人品質中不斷學習他表現(xiàn)出的勇氣,牢記黨員的初心與使命,不斷提高個人修養(yǎng)和實踐能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氛圍。
參考文獻:
[1]任彥芳.我眼中的焦裕祿:1965-1966采訪手記[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4.
[2](德)馬克思.馬克思主義原著選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M].廖申白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4]顏曉峰.創(chuàng)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N].新華日報,2019-01-18.
[5]松濤.容錯糾錯少犯錯[N].人民網(wǎng),2018-05-30.
作者簡介:李艷平(1990—),女,漢族,河南開封人,哲學碩士,河南大學民生學院助教,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
(責任編輯:馮小衛(wèi))
基金項目:河南大學民生學院課程立項重點項目“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編號:MSKC20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