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民軍隊建立和發(fā)展過程中,南昌起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南昌起義是我黨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和獨立領導革命戰(zhàn)爭的起點,在組織上開始確立黨對軍隊的領導,通過部隊整頓增強黨對軍隊的領導力,使廣大官兵自覺為實現黨土地革命與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而奮斗,在行軍中播撒革命種子,其對開辟農村包圍城市的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對于中國革命的勝利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南昌起義;中國共產黨;人民軍隊;貢獻
中圖分類號:E297.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CN61-1487-(2019)19-0031-03
蔣介石集團、汪精衛(wèi)集團與帝國主義和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勾結,發(fā)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七·一五”事變殘酷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使從1924年開始的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敗。在這最危險的時刻,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領導部分國民革命軍在江西南昌發(fā)動武裝起義,吹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號角。在人民軍隊建立和發(fā)展過程中,南昌起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僅就南昌起義對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的貢獻作一分析。
一、南昌起義是我黨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和獨立領導革命戰(zhàn)爭的起點
(一)中國共產黨初步決定在南昌舉行起義
1927年7月,中國共產黨結束了陳獨秀機會主義的統(tǒng)治,右傾投降主義路線宣告結束,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武裝斗爭逐步成為全黨的基本路線。中國共產黨發(fā)表了《七·一三宣言》(即《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對政局的宣言》),指出“中國幾萬萬的民眾始終要認得真正的國民黨的旗幟,始終知道中國共產黨永久站在國民革命的最前線;民眾的力量始終要戰(zhàn)勝一切反動叛徒的野心,而完成中國的國民革命”[1]正如這篇宣言的作者蔡和森所說:“此宣言在政治上的影響是很偉大的。當時王荷波同志說:‘我們工人看了此宣言,雖然未揚眉,但自覺吐了一口氣——晦氣”?!镀摺ひ蝗浴返陌l(fā)表是一個界碑,從這里開始,組織軍隊斗爭的思想成為黨和人民的統(tǒng)一意志,南昌起義才成為可能。通過組織軍隊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反動政策的手段,取代了陳獨秀的妥協(xié)、投降的右傾機會主義,中國共產黨才得以幸存。
“當時黨的政策,正準備在秋收時期好找廣大農民暴動,在武漢亦正準備作反政府的大示威。所以就當時形勢,‘南昌暴動已經是我黨必然應取得政策?!盵2]346南昌起義確定發(fā)動后,又面臨著新的困難和問題,這就是要不要有計劃地使用軍隊。最初有一種觀點是只發(fā)動農民,而不要使用軍隊。張?zhí)渍f:“我們首先說明,黨中央決定南昌八一暴動,是決定在四省秋收暴動以后。此時解釋,要以農民為主力,去進行土地革命,并未絲毫依賴軍事力量。后來,南昌客觀上容許我們動手,中央決定要動,但只認定南昌暴動是四省中的一部分,僅僅是土地革命的一個幫助?!盵3]36可以看出當時黨決定是以農民為主力,沒有打算絲毫依賴軍事力量,而且暴動的目的是為了土地革命,在作用上也僅僅是起到輔助的地位。
黨在初步決定舉行南昌起義的這一時期,雖然是決定暴動了,但明確是發(fā)動農民暴動,而且不打算使用軍事力量。南昌暴動準備時,戰(zhàn)略上對“民眾運動”的過分偏重,這導致中共提出的初步建立“工農革命軍”的層次不夠,無法達到一支軍隊應有的規(guī)格,甚至是脫離實際,無法建立。
(二)中國共產黨提出領導軍隊來進行武裝起義
隨著起義醞釀的成熟,中國共產黨對武裝暴動認識產生了新的飛躍,黨的領導者們開始考慮使用軍事力量來進行革命,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統(tǒng)治。周恩來在一次講話中指出:“八一起義前,幾個臨時負責人,瞿、張和我就醞釀起義。當時動員的有葉挺的十一軍、賀龍的兩個師?!盵4]40周恩來當時擔任中央軍委書記,對軍事斗爭方面的活動參與較多,周恩來的這段講話,表明黨中央在發(fā)動南昌起義的過程中已經明確走出了一大步,那就是明確表明要使用葉挺、賀龍的軍事力量。使用葉、賀的軍事力量是偉大的決定,把“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這個理論付諸于實際行動,同時開創(chuàng)了武裝奪取政權這一偉大理論,并把這一偉大理論付之于偉大實踐之中。
在組織上,從7月30日開始,起義軍各部的戰(zhàn)斗動員和任務區(qū)分就開始了。有的部隊從團到營再到連,逐層逐級進行了命令傳達和作戰(zhàn)動員;有的部隊開了黨的會議,發(fā)揮黨員的模范作用;有的部隊在任務區(qū)分和兵力使用上進行了調整;有的部隊則利用調軍的名義開到預定作戰(zhàn)地區(qū)。肖克有一段回憶,“起義的那天下午我們連以上黨員干部上街看了地形,知道晚上要消滅三、六、九軍,這幾個軍當時在南昌各有一兩個團,知道第二十軍和我們一塊行動。”[4]176
在領導上,南昌起義還在醞釀過程中,黨就確定了由周恩來擔任書記的前敵委員會。在暴動之前,黨中央便決定建立一個由無產階級領導的工農小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政權,這實際上是組織成立一個以共產黨員占多數的與國民黨左派的聯合政權。這個政權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名義,以“繼承國民黨正統(tǒng)”來號召,反對背叛革命的寧漢政府。
在內力和外力的相互交錯下,在國民黨反動派之間的矛盾斗爭中,中國共產黨通過嚴密的領導和對時機把握的果斷,成功地舉行了南昌起義,開始了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新時期,在黨史、軍史上書寫了嶄新的光輝一頁。
二、南昌起義開始確立中國共產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
(一)在組織上確立黨對軍隊的領導
起義成功后,中國共產黨在原江西省政府西花廳召開了聯席會議,選舉產生了革命委員會,討論并通過了《聯席會議宣言》,宣布了黨的政治綱領。在聯席會議中,除了起義的領導人外,各地的代表等也參加了會議。劉伯承被任命為秘書長,賀龍、葉挺、周恩來、蔡廷鍇為本會參謀,組織參謀團。同時任命賀龍兼代第二方面軍總指揮,葉挺兼代第十一軍軍長,蔣廷鍇兼代十一軍副軍長。
會議確立革命委員會為革命的新的領導機關,革命委員會主席譚平山講到,“一切黨務、政治、軍事……都隸屬于委員會指導之下。兄弟相信這個新的革命領導機關,在最近的將來,必為全國(革)命的民眾所擁護而為唯一的革命領導機關?!雹倌喜鹆x前委所做的這些使黨“要成為唯一的革命領導機關”,在各軍建立黨的組織,“各軍設軍委,軍委下設師委,師委之下每團有支部及分支部小組。”[5]73這些建立的組織制度為黨實現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積累了初步的經驗。
(二)通過部隊整頓增強黨對軍隊的領導力
南昌起義后,起義軍在南征途中,一方面面臨著國民黨反動派的圍剿,另一方面自身也存在著不少問題,在行軍過程中暴露了大量弱點。由于行軍條件的惡劣和反動派的宣傳,造成了部隊飲食上的困難,出現了渴不得飲、饑不得食、熱不得避、乏不得歇的困難局面。起義軍出現了物資丟失甚至部隊減員的情況,部隊的紀律也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因此,起義軍從六日開始陸續(xù)到達臨川(撫州)后,在此駐扎停留了五、六天,目的是希望在此等待尚未趕到的部隊,借此壯大革命的力量;利用這段時間整頓部隊,對行軍速度進行了調整,由每天行軍六、七十里改為每天行軍四十余里。到達臨川后,軍餉一天天困難起來,急需設法籌辦現金,所以前委在臨川對財政政策也進行了討論,并確立了新的政策:“主張完全拋棄舊的方法,目前的政策應該從征發(fā)沒收和對土豪劣紳的罰款等?!盵2]347
起義軍主力在會場戰(zhàn)斗后,陸續(xù)返回瑞金。在瑞金停留的一個星期里,前委在這里開了幾次會議,主張建成以C.P.(指中國共產黨)分子占多數的的工農政權,其中又要包含民族小資產階級在內。黨中央決定吸收賀龍為中共黨員,以“兼代第二方面軍總指揮賀龍”的名義,發(fā)布了《告第二方面軍全體官兵書》,深刻地控訴了蔣介石和汪精衛(wèi)反革命的罪行,揭露了他們“明明白白的獎勵軍閥做反革命,反農工叛黨叛國的勾當?!盵6]賀龍的宣言進一步宣傳南昌起義的宗旨,使官兵們認清此次革命的主要任務是:為實現土地革命、解決農民問題而奮斗;澄清了官兵長期以來所形成的依賴汪精衛(wèi)等國民黨左派來革命的思想,樹立了革命委員會的領導權威;闡明了革命軍隊與群眾的關系,嚴明了紀律,鼓足了克服困難、戰(zhàn)勝敵人的勇氣。雖然在這一時期,起義軍黨組織對軍隊的改造還不是很成熟,但是隨著前委的一系列決定的貫徹,經過思想和作風的整頓,部隊的面貌煥然一新了。
三、南昌起義使廣大官兵自覺為實現黨的總方針而奮斗
(一)確定土地革命與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
北伐戰(zhàn)爭失敗后,農民的革命實際上是中國革命的核心,這一觀點開始被中國共產黨所接受。而民以食為天,中國革命要向取得成功,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土地資源再分配的問題。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制定的。
打土豪、籌款子和分田地的斗爭,黨在農村的這一系列工作在大革命時期實際上就已經開始了,并在湘鄂贛皖地區(qū)將農民運動開展得轟轟烈烈,使這些地區(qū)的農民得到了實惠,也使黨在這些地區(qū)贏得了較好的群眾基礎。但是,這一時期的農村土地革命仍是自發(fā)性的,缺少共產黨的有力領導。在南昌起義后,中國共產黨掌握了自己獨立領導的軍隊,并通過這支軍隊來幫助開展農村斗爭。
南昌起義爆發(fā)后,在起義軍南下的過程中,經過宜黃并在此駐扎一夜。在這里,周恩來叫朱其華起草了《土地革命宣傳大綱》,在這份文件中周恩來仍抓緊土地問題的宣傳,并再次明確關于沒收二百畝以上的土地的政策和意義。在之后制定的《兼代第二方面軍總指揮賀龍告全體官兵書》中,起義軍明確強調“中國的國民革命,第一個使命就是要實行土地革命?!覀兇舜胃锩男袆樱仁菫閷嵭型恋馗锩?,解決農民問題而奮斗,自然就是為解決我們自身問題而奮斗,既是為解決自身問題而奮斗,那末我們吃苦,我們犧牲,我們忍饑受暑,都是應該的?!边@就把起義軍革命戰(zhàn)士如今的為革命奮斗和將來的分得土地所聯系起來,使得士兵自覺地“為自己革命,為自己犧牲?!盵6]
(二)在行軍中播撒革命種子
起義軍在行軍過程中,注意開展游擊戰(zhàn)爭,在各地發(fā)展革命力量,建立紅色政權。在行軍沿途,起義軍幫助恢復和發(fā)展了被國民黨破壞的黨組織,協(xié)助剿滅當地反動武裝力量,通過留下武器彈藥等物資和駐派軍事干部支援當地武裝建設。例如李立三提到,在汀州“遂在汀州大捉豪紳”,協(xié)助當地工農群眾打土豪、分田地。在潮汕失利后,起義軍退到海陸豐地區(qū),與當地農民以及實力較為雄厚的農民武裝相配合,發(fā)展那里的革命力量。
在潮汕的斗爭失利后,朱德率領孤軍從饒平出發(fā),踏上了艱苦轉戰(zhàn)的道路。粟?;貞浀溃骸拔覀冞@支隊伍的處境極端險惡……留下來的最高領導人就是第九軍副軍長朱德同志。雖然下面的部隊絕大部分都不是他的老部隊,領導起來有困難,但在此一發(fā)千鈞之際,他分析了當前的敵我情況,做出了正確的決策?!盵7]478這支起義軍部隊一邊整頓、操練,一邊在廣東、江西省境內的廣闊農村推進打土豪、推翻舊政權,控制一部分山區(qū),初步進行了建立新的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實踐,甚至一度使湘南出現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新局面。雖然后來由于敵人的大舉進攻和中共中央主要負責人的“左”的錯誤,革命力量受到很大損失,起義也宣告失敗。但是朱德等南昌起義的領導人對開辟農村包圍城市的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仍然具有重大意義,為朱毛的勝利會師奠定了思想政治基礎。
注?釋:
①民國16年8月3日江西《工商報》。
參考文獻:
[1]陳獨秀,瞿秋白.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對政局的宣言[N].向導周報,1927-07-18.
[2]李立三.李立三報告——“八一”革命之經過與教訓[M]//中共中央文件選集.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3.
[3]在南方局、省委聯席會議上的報告[M]//張俠.南昌起義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4]張俠.南昌起義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5]周逸群.周逸群報告——關于南昌起義的問題[M]//中央檔案館.南昌起義.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1.
[6]賀龍.兼代第二方面軍總指揮賀龍告全體官兵書[DB/OL].[2017-05-08]
http://cpc.people.com.cn/BIG5/69112/78233/78687/78978/5452665.html.
[7]粟裕.激流歸大?!貞浿斓峦竞退谠M綶M]//南昌起義.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
作者簡介:谷超(1994—),男,漢族,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qū)人,單位為湘潭大學,研究方向為中共黨史。
(責任編輯:朱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