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彬花
摘要:教學評價是新課程實施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根據(jù)新課程評價觀和新課程標準評價理念,在實際教學中突出評價方式、評價內(nèi)容、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構建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多元化評價,以提高中職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多元化評價;中職語文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9)11C-0029-04
教學評價是新課程實施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針對舊的評價觀,新課程評價觀提出了“適應時代”的要求,其強調:評價方式采取更多樣、更開放、更恰當;評價內(nèi)容從過分注重學業(yè)成績轉向注重多方面發(fā)展的潛能;評價主體從單一轉向多元等等,在中職教育中,語文作為重要的公共基礎課,多元化評價的教學評價卻沒有得到中職學校相關部門的重視。作為職校的一線語文教師,筆者學習新課程評價理念,反思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努力嘗試多元化評價,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一、評價方式多元化,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當前,中職語文學習評價的方式比較單一,如何激發(fā)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教學效果,是我們中職語文教師面臨的重要任務。改變評價方式的單一和呆板,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可以為提升中職學生的學習效果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善用即時評價,提高課堂效率
新課堂教學模式以由教師為中心轉化為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課堂評價也應轉向發(fā)展性評價。如果在課堂教學中布置了閱讀任務,在學生完成后,教師應該及時進行評價。筆者在課堂教學中不失時機地給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梯度的問題,根據(jù)課堂表現(xiàn)的優(yōu)良程度及時給予激勵性評價。具體形式可以是不同的加分、充分的肯定、激勵和贊揚,使大部分學生在心理上獲得自信和成功的體驗,激發(fā)其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即時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有效教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貫穿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之中。教師應發(fā)揮教學機智,適時恰當?shù)貙⒅胝n堂教學。從教育學和心理學角度看,學生得到老師的肯定后,自身會處于亢奮狀態(tài),感覺到成功的喜悅,有成就感,從而產(chǎn)生愿學、樂學的情緒,有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 活用延時評價,開闊學生思維
相對于即時評價來說,延時評價是一種特殊的評價方式。在課堂教學中,適時利用延時評價能讓學生擁有更廣闊的思維空間,更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參與表現(xiàn)的欲望,促使學生主動發(fā)展。在課堂上,當學生的理解不夠準確、發(fā)言表達不夠完整時,教師不立即指出并出示正確答案,而是用語氣的停頓、眼神和表情的期待等給予學生暗示,使學生產(chǎn)生重新思考問題的意識與愿望。甚至展示相類似的語言情境和問題、題型等,讓學生進行甄選、比較,學生通過反復比較、討論、交流,終于從區(qū)別中得出正確答案。這種延時評價,就是在學生回答錯誤后,教師不立即進行評價,也不急于做出否定性評價,而是充分利用學生的錯誤生成性資源,補充設問,給予充分的時間進行交流和溝通,給予學生學習行為調整的時間,讓學生重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點撥學生重新去思考問題,尋求正確答案或解決問題的措施。這種延時評價對于學生來說,也許比即時評價來得更具內(nèi)涵,一旦學生取得點滴進步,抓住時機再進行激勵性評價,這樣來保護學生積極的學習心理,真正發(fā)揮了評價促進學生學習的作用。
(三) 巧用書面評價,促進師生互動
在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通常只重視口頭評價,忽視書面評價。翻開學生的作業(yè)本、作文本、試卷等,看到的多是簡單地標注“√”“×”“優(yōu)”“良”或具體的分數(shù)等等。這種單一、機械的評價,已經(jīng)不能適應現(xiàn)在的教學,更不能有效地促進教學。
教師的作業(yè)評語是一種作業(yè)批閱的方式,也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多使用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的評語可以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也可以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愛。同時,老師整潔優(yōu)美的書法、具有感染力的語言可以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書面評價的優(yōu)點還在于能長久保存,不像口頭評價轉瞬即逝,它可以長久地激勵學生。個別指導,避免了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不能逐一對學生進行評價的缺陷。例如,一份后進生的作業(yè)可能有各種各樣的錯誤,但也許書寫不錯,或者也有部分完成得不錯,全部打“×”未免對學生打擊太大,書面評價則可以起到去粗取精、肯定激勵之功用。教師的書面評價要注意尊重學生人格、理解學生學習處境和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不僅有利于學生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和觀念,還有利于師生情感互動。
二、評價內(nèi)容多元化,激發(fā)學生學習潛能
新課程評價體系要求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更要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評價學生時,應重視學生發(fā)展,淡化甄別與選拔。為了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我們在實踐中構建了一個多元化的跨越學生整個學習時空的評價,這種多元化的評價內(nèi)容由平時過程性評價、期中開放性評價、終結性閉卷筆試評價三部分組成。
(一)重視過程性評價,挖掘學習潛能
平時過程性評價的目的是對學生學習語文的全過程進行綜合評價,以不斷激發(fā)其學習語文的興趣。實踐中,我們以班級為單位,為每位學生建立成長檔案袋,每學期分兩次展覽學生的成長檔案袋。在每次展覽過程中,結合課外作業(yè)完成情況,作文、論文的撰寫質量,課堂筆記整理及課外閱讀、興趣活動的參與情況等,由個人自評、小組評定、老師復核,確定每個學生的平時過程性評價成績,以兩次平均成績作為過程性評價的定量成績。
平時過程性評價突顯的作用主要是導向和激勵。著重于兩點:扎實和賞識。所謂扎實就是要在平時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關注學生的學習細節(jié),逐步培養(yǎng)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各種良好品質;所謂賞識就是讓學生在評價中學會賞識他人,給予他人自信。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評價的作用,也能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開創(chuàng)開放性評價,享受探究樂趣
期中開放性評價的目的,一是通過階段性評價的杠桿來調節(jié)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二是讓學生在完成開放性試題的過程中,再一次接受學科素養(yǎng)的培育和實踐能力的訓練。
開放性評價可以是調查報告、論文撰寫、活動總結或名著閱讀點評等等,讓學生個人或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任選一題,每學期完成一項。試題根據(jù)本學期學習內(nèi)容并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和熱點話題由教師精心設計,體現(xiàn)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學生依照評分標準,對所完成的內(nèi)容進行自評、互評,教師復核打分。
(三)做好終結性評價,促進能力發(fā)展
終結性閉卷筆試評價的目的是用考試的方式考查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情況,因為必要的語文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是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編制終結性閉卷筆試試卷時,要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與學生的社會實踐和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立足于應用知識與技能的角度設計試題情境,力圖構建既利于教與學,又利于發(fā)展學科素養(yǎng)的命題模式,真正做到夯實雙基、培養(yǎng)能力。
通過豐富評價內(nèi)容,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從知識層面、學習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多個方面、多個維度對學生進行學習評價。所以,構建多元化的評價內(nèi)容,目的是立足全方位的角度評價學生,立足發(fā)展性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三、評價主體多元化,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教學過程是師生、生生互動的多主體參與的過程。因此,在平時教學中,在繼續(xù)發(fā)揮語文教師評價的主導地位同時,筆者把對學生的評價引進學生的自評、學生間的互評、家長對學生的評價等三種形式。在評價時,改變單一的由教師評價學生的狀況,建立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評價的新體系。
(一)讓學生參與自評與互評
新課程倡導學生互評和自我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而且要以學生互評、自評為主。評價內(nèi)容可以是學生在上課時的紀律、課后的作業(yè)是否獨立完成,是否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完成,知識的掌握及復習、實踐活動情況,等等。這些評價激發(fā)了學生的思考,提高了他們的自我意識與獨立性,使他們逐漸學會客觀地評判自己的缺點。通過學生的自我評價、相互評價,不僅提高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而且發(fā)展了學生的評價能力。
(二)讓教師參與贊美性評價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學藝術的本質不是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勵?!鄙勘葋喴苍f過:“贊美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睂W生內(nèi)心有著強烈的受贊欲,每個學生的內(nèi)心都有成為好學生的欲望。真心地賞識贊美學生,就如一劑甜甜良藥,能激勵學生不斷奮進。
(三)讓家長參與孩子的學習評價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啟蒙老師,他們的評價及評價標準對學生的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家長參與評價學生的工作,讓學校評價走進每個學生的家庭,加強了家長和學校的聯(lián)系,真正地構建多元的評價體系。例如,在語文教學中有涉及人文素養(yǎng)、家庭倫理道德、孝親愛友,以及涉及家庭、社會實踐方面的內(nèi)容,讓家長參與到評價中來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在教學中經(jīng)常真誠地邀請家長參與到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評價中來,請家長與學校積極配合并提出建議,明確他們應當做哪些具體的評價工作,應該怎么做。來自家長的評價反饋告訴我們,多元的評價是必要且正確的,正是在學生家長的種種評價建議中,學校才能更清晰地看到教學上存在的一些不足,看到學生離開學校、在自己家中和社會中的種種表現(xiàn),才能真正地使學生在家長、教師所共同構建的和諧統(tǒng)一的教育氛圍中獲得良好的發(fā)展。許多次,筆者常常從家長的評語中看出家長對孩子教育問題的重視、對孩子成才的渴望,對良好教育體制的殷殷企盼。這對于老師來說,無疑也是一種激勵。因此,讓家長參與評價,搭建學校與家庭之間良好的交流平臺,促使家長參與到孩子的教育、學習活動中來,教師的真誠會不斷引導和促進家長“想?yún)⑴c→愿意參與→會參與→堅持參與”。這樣家校聯(lián)手,還增進了家長與孩子的交流,促使家庭與學校形成合力,從不同的角度為學生提供學習機會,發(fā)展和完善信息,使學生更全面地認識自我,更好地促進自身的發(fā)展。
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的實踐過程中,除了強調評價方式、評價內(nèi)容、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以外,還應注意,多元化的評價不僅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不僅要關注共性,更要關注個性;不僅要關注學業(yè)成績,更要關注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愿更多的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能更多地重視教學評價,針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進行富有差異性的、激勵性的多元化評價,讓溫暖的評價撥動學生的心弦,以不斷提升中職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旖旎.淺談中職技術教育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J].新課程研究,2015(2).
[2]楊九俊,吳永軍.學習方式的變革[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
責任編輯:許潔
Using Multiple Evaluation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ZONG Binhua
(Yixing Teachers Development Center, Yixing 214200,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According to the new curriculum evaluation concept and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evaluation concept, in the actual teaching, we should highlight the diversity of evaluation methods, evaluation contents and evaluation subjects, and build a diversified evaluation that is conducive to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Chinese teaching.
Key words: multiple evaluation; secondary vocational Chinese teaching; effective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