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是哪部電影,教授讓學生想象一下,自己35歲會是什么樣子,一個女孩忽然站起來說:“我不會活到那個時候,不想看到自己變得太老,那太可怕了。”
我不禁笑出聲。同樣的話,高中時候似乎也聽好友提起過。那時青春年華,“老”是個很可怕的字眼,以至于我們甚至會想到用死亡來逃避,說到底是仗著年輕的資本,什么也不怕,什么也不在乎。
可年輕到底是什么?沒有皺紋的臉?沒有灰白頭發(fā)的腦袋?還是擁抱時耳邊強有力的心跳聲?好像都欠缺點什么。
關(guān)于年輕的詮釋,我最愛王小波在《黃金時代》里說:今天我21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吃,想愛,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忽明忽暗的云。
突然想起我外婆。她總說:“我不年輕了,可我也不想死?!彼貏e像個老小孩,愛跟外公斗嘴;大家打牌的時候,她看不懂,卻老喜歡坐在旁邊跟著起哄;雖然牙齒全沒了,但還是愛吃,在飯店不管有什么新鮮菜式,她都喜歡嘗試,不過自從芥末花螺把她折騰得夠嗆后,每道菜她都讓外公先試了再吃……
幾年前外婆病了一場,能吃的東西越來越少。過年的那幾天,阿姨回家,買了好幾個大榴蓮,外婆看著一屋子流著哈喇子的人,頗不理解地問:“這臭東西有那么好吃嗎?”我們連連點頭。外婆看了幾眼不再說話,晚上摸摸索索起來,把泡在水杯里的假牙戴上,拉著外公去翻冰箱了。
“我一直以為人是慢慢變老的,其實不是,人是一瞬間變老的”。我同意村上春樹的這個言論,因為我深信,能夠永遠年輕的只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