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色彩是畫布上必有元素,畫家在畫布上創(chuàng)造的每一筆與其有著無盡的聯(lián)系,畫布上的創(chuàng)造實質(zhì)上就是色彩在畫布上的組合,色塊在畫布上的布局。
關鍵詞:色彩;照應;構(gòu)圖;
《畫布上的創(chuàng)造》一本小書,短短幾萬字,戴士和先生用平易近人的文字,風趣、鮮活、生動的語言,一針見血的把抽象派與寫實派的油畫名家代表作與創(chuàng)作理念一一列舉,構(gòu)圖知識一一涵蓋。
戴士和先生將莫奈的一句名言摘錄于書中:“寫生的時候,要忘記你眼前的是什么東西,你看到的只是色彩,只是色彩之間的關系?!蔽?guī)е鴮@句話的思索,探索其中。名家大師總是巧妙的運用色彩基礎知識,精妙布局,構(gòu)成一幅令人驚嘆的油畫作品。
作者先倒敘西方繪畫史發(fā)展歷程,依次講述抽象派、印象派、古典主義、中世紀鑲嵌繪畫。各時期代表名家的創(chuàng)作理念與繪畫語言,客觀指出各派別的共性與差別。
此書如散文般,循序漸進、娓娓道來,文章架構(gòu)較隨性,是本書的優(yōu)點也是缺點,因為繪畫理論枯燥而反感的人,閱讀此書絲毫不會感受到乏味,然而,端正態(tài)度求學繪畫語言精髓的人,閱讀此書又會感覺到內(nèi)容太過散漫。文章風格同戴士和先生的作畫風格一般,享受其中且筆筆見情。
必須承認,在大師名畫中,首先注意到的便是色彩。如果將一幅畫當做一個人,那么形是架構(gòu),色是血脈。彩色較黑白更能刺激人的視神經(jīng),畫面中“形”包含“色”,“色”更顯“形”的情感基調(diào)。色彩是油畫表現(xiàn)的重中之重。
看似大師們并不會受到顏色的局限,他們在畫布上給人的感覺是滿滿的靈活與放松,然而,仔細品味繪畫大師畫面中的色彩的處理,每一筆都是他們深思熟慮的結(jié)果,每一處顏色都與周圍顏色相照應,這便是他們畫面的顏色和諧且精妙的原因。
一、明度的照應
明度,是每個顏色的亮度值。明度比黑白關系更復雜更微妙。各種顏色之間的明度對比中,黃色的明度最高,藍紫色的明度最低,橙色綠色屬于中明度。
莫奈《日出.印象》的那輪紅日最為耀眼,但經(jīng)過黑白處理后,最引人注目的那輪紅日竟然變?yōu)榱嘶疑_@是色彩的明度對視覺產(chǎn)生的影響。此外,橙紅的朝陽與藍灰色的天空相照應,莫奈巧妙的運用顏色的對比,將日出時陽光劃破晨霧的第一時刻鮮活記錄在畫布上?!栋倮蠀R的爵士樂》色調(diào)最為明亮。無色系中,白色最為明亮,有色系中,檸檬黃明度最高,二者相互照應,必然調(diào)性最高,純色在本質(zhì)上較灰色更為醒目,蒙德里安又巧妙加入了純紅與純藍,紅色藍色大小不一的色塊有規(guī)律或無規(guī)律的規(guī)劃在黃色色帶上,如音符跳躍在五線譜之間,幾個顏色相互照應,創(chuàng)造出如爵士樂般響亮又歡快悠然的一副作品。
二、純度的照應
純度關系是色彩關系中獨有的,純度指色彩的飽和度與純度對應便是灰度,灰度是純度與各種顏色融合的結(jié)果。
達.芬奇與莫奈在《利塔圣母》和《日落時的麥草垛》中國同時運用了紅、黃、藍色卻給觀者不同感受,《利塔圣母》寫實且頗有儀式感、清晰明亮,《日落時的麥草垛》寫意且富有詩意。于達.芬奇的每一塊色塊顏色都很完整且肯定,冷色的背景和圣母藍色衣物一齊襯托出暖色的圣母與圣嬰,圣母與圣嬰又融入背景的顏色加以細致刻畫,使畫面和諧且色彩相互照應。《日落時的麥草垛》柔和的原因在于,顏色的相互貫通,莫奈運用近似于點彩的作畫手法,將紅、黃、藍三色相互調(diào)和、降調(diào),微妙過渡每一處色塊,將日落前朦朧的余暉表現(xiàn)出來。
三、冷暖的照應
冷暖關系有兩個分支:絕對冷暖和相對冷暖。絕對冷暖:紅黃類顏色比藍綠色顏色暖,相對冷暖:同傾向的顏色中,遇到比它冷的顏色,它就顯得暖,遇到比它冷的顏色,它就顯得冷。
《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中,首先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充滿陽光的黃綠色草地,其次是位于正中撐著紅傘的紅衣女子,她的紅傘與綠樹構(gòu)成絕對冷暖關系,衣服暗面的藍色與亮面紅色構(gòu)成絕對冷暖關系。黃綠草地與顏色海水構(gòu)成相對冷暖關系。畫面中紅色色塊有意無意散落在畫面或純或明或冷或暖,為畫面增添熱熱鬧鬧的氛圍。
《睡蓮》是一副典型的相對冷暖作品,綠色藍色都屬冷色,各種色相的綠與藍相互照應,構(gòu)成了幽靜的睡蓮池塘其中一幕,星星點點的暖黃色睡蓮與大面積藍調(diào)池塘構(gòu)成絕冷暖關系,相互映襯更顯睡蓮的嬌柔更添池塘的靜謐。
四、同類色的照應
同類色,指相同類型的顏色,也叫鄰近色。同類色與相對冷暖具有相似性,《睡蓮》(圖7)也是一副典型的同類色作品。
五、互補色的照應
互補色能夠造成強烈對比,讓畫面響亮,給人的視覺造成更大刺激,紅與綠、黃與紫、藍與橙。名家均十分擅長利用并組合這些顏色。《日出.印象》日出時響亮的陽光,就是灰藍與橙紅照應的結(jié)果?!度章鋾r的麥草垛》草垛暗部與受光亮部構(gòu)成藍色與橙色照應,遠處天空與遠山構(gòu)成紫色與黃色的照應,同樣,《睡蓮》睡蓮與湖水同樣構(gòu)成紫色與黃色照應,但給人的感覺卻大不相同圖5這一對比灰度較高,悠遠抒情,圖7純度較高,沉寂神秘。
正如戴士和先生所說:“畫面上的每一線條每一筆觸都是畫家精神信息的載體,都是繪畫語言。”一幅畫上,各種顏色會產(chǎn)生一種相互烘托的關系,一個很小的色塊也會微妙的影響畫面的整體感覺,大師們正是憑著對每一塊顏色都一絲不茍精心布局的精神,讓每一幅傳世之作都如此和諧、整體、豐富、耐看,令人嘆服。
參考文獻:
{1}.戴士和,畫布上的創(chuàng)造,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2}.亨利.馬蒂斯,畫家筆記——馬蒂斯論創(chuàng)作,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Jonathan Richardson,“‘Design Drawing’of‘The Theory of Painting’”,in The Works of Jonathan Richardson ,Printed at Strawbeey Hill,1792.
作者簡介:
王程媛(1995.1—),女,漢族,籍貫:湖北襄陽人,廣西藝術學院,17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yè):美術學,研究方向:油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