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學校是教育孩子的兩個重要陣地。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礎細胞,學校從創(chuàng)建走向發(fā)展,學生從懵懂走向成熟,不僅有一批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而且也有賴于一支既有工作熱情,又有一定家教理論功底和實踐經(jīng)驗的家長隊伍。因此,探索有效的家校合作之路,逐步實現(xiàn)家校之間行動一致,信念一致,志同道合,才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搭建起一個精彩的舞臺。
一、營造和諧、民主、寬松的家庭教育氛圍,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也是人生就讀時間最長的一所學校。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也是最重要的啟蒙教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梢哉f從孩子身上,我們總能找到父母的影子。因此,父母親應時刻意識到自己是孩子的榜樣,應注重規(guī)范自身的言行,努力營造一個健康、文明、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這樣才能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良好的人格。在這樣的環(huán)境沐浴下的孩子,一定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二、建立多種家校溝通共建渠道
相互理解、支持、配合的前提是建立良好的溝通,為此,可采取以下幾種方式,不論是通衢大道,還是曲徑通幽,目的都在于建立家校溝通的平臺和橋梁。
(1)成立家長委員會共管共建。每年新生入學后,學校出面在家長中宣傳,成立家長委員會。通過一年時間的接觸了解,一批思想素質高、文化水平高、號召力強的家長浮出水面,但家長委員會成員最好是來自社會各階層懂教育、甘愿奉獻、教子有方的家長,最后通過選舉,產(chǎn)生家委會代表。這些成員必須對家委會工作有激情,并熱心于公益事業(yè)。在班級家委會初步建立后,再由每個班舉薦一位家長到年級,成立年級家委會,依此類推,成立學校家委會。家長委員會直接參與學校管理,有利于家長了解學校的教育方法、目標,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孩子的健康發(fā)展。使行為規(guī)范教育向家庭教育延伸。家長委員會是增進學校與學生、家長之間溝通的橋梁。通過管理創(chuàng)新和體制創(chuàng)新,積極爭取家長的支持。家長委員會作為一個與學校教育機構相對獨立、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教育組織機構,有利于形成家庭、學校教育的合力,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
(2)開好家長會,統(tǒng)一教育思想,共同教育學生。家長會是面對家長的一扇窗戶,是統(tǒng)一教育思想最好的契機之一。班主任要抓住并利用好這個機會,將本班的教育思路、教育方法、教育內(nèi)容和評價手段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使得家長明確教育工作的重點,明確如何對學校工作進行配合,達到統(tǒng)一思想,共同教育好學生目的。
(3)科學的家訪制度。建立科學的家訪制度,號召班主任、任課老師和行政干部深入家庭,有針對性地開展“送知識、送方法、送溫暖”的家訪大行動。及時把新理念、新方法送給家 長,把關愛送給單親家庭、離異家庭、貧困家庭的孩子,重點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認真聽取家長對學校的意見和建議。家訪的目的是家校溝通、形成教育的合力,贏得家長的信任與支持。
(4)堅持重大節(jié)日、重要活動邀請家長觀摩。學校有大型的全校性活動,如迎新匯演、社團匯報、校園文化節(jié)、年級活動和班級活動,邀請全體家長積極參與學校的活動,展示學生風采,學校形象。通過活動 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家長、對學校、對老師的感恩之情,也促進了學校和家庭的有效溝通,拉近了師生距離。而每一次的開放活動,也是令家長最為開心、最為自豪的日子。為學校作貢獻的家長被表彰;有的家長看到孩子的優(yōu)秀作業(yè)、優(yōu)秀作品,有的家長看到孩子登上“星級學生”光榮榜,有的家長看到孩子演示科技獲獎作品,有的家長聆聽孩子朗誦經(jīng)典……沒有什么比孩子的成長成功更令家長們愉悅,所以這樣的觀摩活動最受家長歡迎,最容易建立家校之間互信的關系。
三、轉變學生思想,引導學生做“家校合力”的媒介
學生是加強“家校合力”的最好媒介。班主任可利用班會、晨檢和談話、交流等形式,轉變學生對“溝通”含義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主動與教師和家長溝通思想的良好習慣,使得學生成為“家校合力”最好的媒介,促使“家校合作”更加通暢,保證學生的進步更加迅速。
總之,將家庭和學校教育緊密的聯(lián)系起來,讓每一位家長了解教育、理解教育、支持教育,搭建和諧溝通交流的平臺,讓家校合力,凝聚各方力量參與教育的整個過程,走進孩子心靈,共同搭建孩子成長的精彩舞臺,才能使每一個孩子得到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