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閱讀不僅包括課內(nèi)閱讀,還包括課外閱讀。課外閱讀是課內(nèi)閱讀的補充和延伸,更是語文課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現(xiàn)階段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
為了了解學生的課外閱讀現(xiàn)狀,我們所作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制作小學生課外閱讀情況調(diào)查表。對全校的181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并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
欠缺的方面:
(1)認識單一,學生對課外閱讀不感興趣。在農(nóng)村,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難以形成。造成課堂所學的方法無用武之地。反之,也影響語文教學,學生思路狹窄,難以有創(chuàng)新的思維,創(chuàng)新的內(nèi)容。
(2)課外閱讀資源少,內(nèi)容不豐富。家庭課外閱讀書籍極少;書包內(nèi)常備的課外讀物多為老師在校圖書室所借。在家長和小學生的頭腦中形成了優(yōu)秀作文選和教輔讀物等于課外書籍這樣一種狹隘的概念,使得學生閱讀資源潰乏,近乎無書可讀。再加上有些家長雖有培養(yǎng)之心,但因沒有經(jīng)驗,在擇書時盲目,或是書目過于單一,大多數(shù)家長以買作文書為主,造成閱讀面狹窄;不利于孩子發(fā)展;或是干脆放任自流,造成了有害的書籍也出現(xiàn)在孩子的書桌上。
(3)學生課外閱讀習慣差。學生閱讀書籍囫圇吞棗,思想不集中,注意力分散,眼睛看著書,腦子早就神游到了另一個世界,眼睛和大腦之間如同短路一樣,書中的信息很少進入大腦,主要原因是心情浮燥,閱讀時心緒不寧,精神困頓,注意力分散。很少做讀書筆記,即使做了筆記,也無非是摘抄幾個好詞句。
(4)讀書方法不正確,不會讀。學生拿起書來,無從讀起,不知吸收,不知消化,面對一篇文章,瀏覽一遍就算了,在閱讀時,只看標題、作者、過程和文章要素等關鍵詞,只讀不思,只記不想,只知被動接受,成為書本奴隸,收效甚微。如果一篇文章后面列有若干問題,大多數(shù)學生不是先看問題,帶著問題去閱讀,而是從頭至尾通讀一遍文章,再看問題。這樣的閱讀方式效率很低。
二、分析原因
(1)觀念陳舊。雖然課改實施已有一段時間了,但觀念的轉(zhuǎn)變不會是在一息之間,老師們依然對課堂學習和課本一往情深,重課內(nèi)輕課外的現(xiàn)象還常出現(xiàn)。
(2)閱讀環(huán)境不理想。農(nóng)村學生家中并沒有多少藏書,很多家庭根本舍不得花錢買書。條件好一點的,家長文化水平低,又不知買哪種書,該如何指導。從學校的藏書遠遠不夠?qū)W生閱讀數(shù)量,借閱制度不夠完善。
三、解決的辦法
針對上述問題,下面是怎樣指導小學生課外閱讀。
(1)營造良好氛圍,激發(fā)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讀文而入情,讀書重在激情。我們要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使學生受到情感的陶冶。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燃起學生的讀書熱情,是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的有力保障。①針對學生年齡段、年級的特點,推薦課外閱讀書目。②利用教師的示范作用。③積極營造閱讀氛圍,激發(fā)閱讀熱情。
(2)保證學生的課外閱讀質(zhì)量。留給學生足夠的讀書時間,是落實課外閱讀的前提。學校每天下午有30分鐘的閱讀課時間。每周四是教師課外閱讀指導時間,可以推薦好的讀物給學生,可以領著孩子一起閱讀,也可以進行閱讀交流。
(3)提供學生的課外閱讀資源。提供足夠的閱讀資源,保證學生有書可讀,是落實課外閱讀的重要前提。因此,學校一定要重視,一方面爭取地方更多的支持,另一方面要想方設法,充分挖掘,合理利用,有效整合各種資源,努力建立,不斷充實、完善學校圖書室和班級圖書角。此外,老師一定要注意做好家長的工作,動員家長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盡可能給孩子多買書,幫自己的孩子設置一個小書柜,使學生每天都能沉浸在讀書的氛圍中。
(4)教會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①指導選擇書籍。讀什么樣的書才有益呢?首先是選擇思想健康、知識性強,有益于學習的讀物,只有讀好書,才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質(zhì)。其次是選擇針對性強的書籍,做到課內(nèi)外結(jié)合,以一帶十,相互促進,使課外閱讀成為課堂教學的自然延伸。②傳授閱讀方法??茖W的閱讀方法會收到事半功倍的閱讀效果,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要“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睂W生閱讀方法的指導,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時的語文課中滲透,另一方面,可通過課外閱讀課給學生更全面、更系統(tǒng)的課外閱讀的方法指導。③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教育家葉圣陶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如下面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①邊閱讀邊思考。邊閱讀邊思考可以培養(yǎng)學生理解、分析、評價、聯(lián)想等多種能力。②“不動筆墨不讀書”?!安粍庸P墨不讀書”,引導中高年級的學生在閱讀時劃、圈、點、批,讓學生及時抓住閱讀時某些轉(zhuǎn)瞬即逝的東西。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感悟、分析、表達等能力得到了訓練,語文的基本素養(yǎng)得到了進一步提升。③寫讀書筆記。閱讀之后,摘抄好詞句,注意積累,加強記憶,或用讀后感等形式寫出自己的閱讀感受,促進對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消化,并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要注意的是:老師要對讀書筆記及時評講。
(5)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學校、老師應精心策劃、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為學生所喜愛的活動。讓學生把閱讀感受、閱讀成果以各種形式展示出來,使課外閱讀成為一種有組織的行動。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意識和興趣,促使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chǎn)生主動需要, 我們開展了各種綜合性活動。
總之,開展課外閱讀研究的意義是很廣泛的,也是很重要的。 書山有路,讀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讓課內(nèi)、外閱讀如一只揚帆啟航的小船,載著一個個充滿渴望的精靈,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