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主任要做到“三勤”
接一個班,班主任老師要做到“腳勤,嘴勤,眼勤”。腳勤就是要經常走到班級同學中去,多與學生接觸,在開始習慣養(yǎng)成階段,要多跟班進行督促檢查;“眼勤”,要經常去觀察同學們的情況,以便及時掌握第一手材料。“嘴還要勤”,就要多找學生談心,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多與家長溝通,掌握學生在家的情況,知道他們的家庭背景,這樣對學生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班級管理要做到“三個相結合”
(1)管與放相結合。作為一個班主任,管理工作應該是重中之重的事兒,實際工作中,班主任可以“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學生的坐立行走、穿著打扮,大到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前途命運,以及班級的建設與發(fā)展。許多班主任滿腔熱情,事必躬親,早晚跟班,無所不管,甚至充當著“管家”、“警察”或“保姆”的角色。不得不承認,這種管理有其好的地方,因為有老師一天到晚的跟著,班級絕對不會壞到哪里去,但這種管理容易造成學生依賴性強,創(chuàng)造性、獨立性差,缺乏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能力,最突出的表現就是,班主任在的時候是一個樣,班主任不在的時候就是另一個樣。同時,這樣的管理也容易使班主任陷于雜務,疲憊不堪,不利其自身的完善與發(fā)展。
魏書生老師說過 “管是為了不管”。其根本思想就是要充分揮學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體作用,做到“管放結合”。
哪些該管,哪些該放?什么時候該管,什么時候該放呢?我認為班主任要管的方面主要包括:第一,制定班級的長期目標,把握班級工作的整體思路;第二,培養(yǎng)一支強而得力的干部隊伍,并加以指導監(jiān)督;第三,做好個別學生及全體學生的思想工作,增強班級凝聚力、向心力;第四,協(xié)調多方面關系,形成教育合力。而該放的要堅決放手,學生能干的,班主任堅決不要干。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時,班主任要大膽放手,把一些具體事務派下去,建立層次分明的立體型管理體系,如主題班會、每天的教室清潔、課間操甚至一些大型的活動等等。班主任的職責是要充分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分工授權,引導學生參與管理,逐步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在班里,每天都有一個值日班干部,負責班里的大小事務,當他們有處理不了的事兒才來找我,重大決定向我匯報,一些小事情的決定權我就大膽放手,我充分相信我的同學們可以很好的完成任務,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但涉及到班級整體氛圍、班風的事我是嚴格關注的,因為我認為這是大事兒。 總之,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權負責,分層管理,既有利于班級的建設與發(fā)展,又有利于學生個性完善、能力的提高。
(2)動與靜相結合。這里所說的“動”是各項活動一定要積極參與,讓學生動起來。在這一點上我覺得大膽的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完成,可以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比如前段時間舉行的紅色經典誦讀,我讓學生自己確定人選,確定節(jié)目內容,自己組織,自己找時間訓練。學生的能力是不能低估的,他們的付出最終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大型的集體活動,是展示一個班級凝聚力、培養(yǎng)學生集體榮譽感的最好時機,所以要高度重視,千萬不要怕耽誤學生的學習時間而表現不積極,尤其是在班級建立之初。
一個班級除了動,還離不開“靜”,第一個靜是學習的心態(tài)要靜,人只有在心平氣和的情況下才能有更高的效率,在這方面,我一直對學生說,在學習過程中,尤其是在自習時間,要能像僧人一樣能夠“入定”,學習過程中不能像一只兔子,外面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可以警覺的,這樣是不可能搞好學習的。在培養(yǎng)學生這方面的素質時尤其是要注意幾個重點對象,也就是班里最不安分的那幾個人,要善于抓重點,把幾個重點抓下來了,整個班級的氛圍就上來了。第二個靜是環(huán)境的安靜,雖然在強調學生的心要靜得下來,能夠抗得住干擾,但我們還是要為他們盡可能的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這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我比較關注的主要是三個時間段,一個是自習時間,一個是午休時間,還有一個是課間時間,在學習環(huán)境方面,我有一個1>57的觀念,就是班上有58個學生,即使只有一個學生在搞學習,另外57個學生都要為他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因為這個學生很可能就是你自己。你可以不珍惜你自己的時間,但你沒有權利影響他人的學習。
(3)嚴與寬相結合。嚴格管理是學校對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一貫要求,作為班主任,我們也知道嚴格管理的重要性,但是 “嚴”不是嚴酷,管理嚴格是指在原則和紀律上面。管理過嚴,往往容易造成學生個性壓抑、自卑感重、自制力差、膽小怕事,甚至會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導致師生關系僵化。這既不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也不利于班級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因此,應該正確把握嚴格管理的尺度,做到嚴中有寬。
嚴格管理班級,我認為注意這樣幾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是時間上,在新的班級建立之初,一定要有比較嚴格的管理,因為開始的嚴格便于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一旦通過開始的嚴格管理使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以后的管理就會事半功倍。第二是各種規(guī)章制度覺得能執(zhí)行的就制定,不能執(zhí)行的就干脆不要,這樣你將來的處罰才能夠嚴格執(zhí)行,不能讓學生有漏洞可鉆。第三就是嚴格的處罰也要講技巧,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對于那些成績很好的同學犯了錯誤,一定要敢于批評,因為往往這些同學都是班里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果這些同學不能管下來,他們產生的負面作用將是巨大的,班上一定不能有特殊的尖子生;再就是對那些屢教不改的頑固分子要學會冷處理,要通過管理的手段在班級輿論上孤立他,讓他在班內沒有市場,當他感覺到孤獨的時候,他自然會慢慢的回到主流中來的。最后,在原則問題面前,就沒有這么多區(qū)別了,不管是誰,只要犯了原則性錯誤,那就是毫不客氣的,比如說影響他人學習的,擾亂課堂秩序的,頂撞老師的等等。
嚴還必須與寬有效結合起來,靈活處理。當然,不管是誰,處罰之后,我都要私下做好被處罰學生的思想工作,使其正確認識錯誤,并努力改正。同時,對學生違紀處罰的方式要多樣化,要寓教育于處罰之中。魏書生老師對學生犯錯誤的處罰的三個一:唱一支歌,做一件好事,寫一份關于錯誤的說明。他就把處罰變?yōu)樯鷦拥淖晕医逃淖龇?,對我們是一個很好的啟迪。
工作實踐中,嚴不是冷面鐵心,寬也不是遷就縱容。只有做到“嚴中有寬,寬中有愛,愛中有教”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