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lián)堪稱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粹之一,因其貼近生活,取材豐富,文采飛揚,歷來為百姓所喜聞樂見。在中國浩翰的聯(lián)海中,反腐倡廉的佳聯(lián)也是不勝枚舉。
明代弘治年間,官場行賄求官之風盛行,百姓怨聲載道,深惡痛絕。吏部尚書王恕為告誡內(nèi)外官吏,并警示自己要為官清廉、任人唯賢,曾題聯(lián)懸于吏部大堂:“仕于朝者,以饋遺及門為恥;仕于外者,以苞苴入都為羞。”羞恥觀念常掛于心,用以自律,借以警世。
河南內(nèi)鄉(xiāng)縣衙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時代縣級官署衙門,縣衙三省堂前面黑漆明柱有聯(lián)云:“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比藗儊泶说貐⒂^時,看到此聯(lián)都稱贊不已。
明代況鐘,江西靖安人,任蘇州知府13年,剛正不阿,執(zhí)法如山,澄清吏治,廉潔奉公。他上任以后,清理積案,平反冤獄,除暴安良,深受百姓愛戴,是歷史上著名的清官。他死于蘇州任上,歸葬靖安故里。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他,在他墓后的清風亭上鐫刻了一副對聯(lián):“一肩行李,試問封建官場有幾?兩袖清風,且看蘇州太守如何?”一副對聯(lián),兩句疑問,讀后令人深思。
有一個貪贓枉法卻又喜自我標榜清廉的縣官,大年三十晚在縣衙門上貼了一副對聯(lián):“一心為民,兩袖清風,三思而行,四方太平,五谷豐登;六欲有節(jié),七情有度,八面兼顧,九(久)居德范,十分廉明。”橫批:“福蔭百姓。”誰知,大年初一早晨,有人就在他的紅對子上貼了副白對聯(lián)。白對聯(lián)寫道:“十年寒窗,九載熬油,八進科場,七品到手,六親不認;五官不正,四蹄不羈,三餐飽食,二話不說,一心撈錢?!睓M批“苦煞萬民?!必澒俦鞠胗妹癖娝矚g的對聯(lián)粉飾自己,卻被人用妙聯(lián)反擊、嘲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