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是思維的體操。通過創(chuàng)設符合幼兒年齡特征、認知規(guī)律、貼近幼兒生活的學習情境,可以激發(fā)幼兒的數學學習興趣,豐富幼兒的數學體驗,讓幼兒的數學探究活動有趣、有效,真正體現(xiàn)數學的價值。在數學活動中,巧用情境支架幼兒的數學學習,可以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的親近情感,激發(fā)幼兒的數學探究欲望,幫助幼兒獲得成功體驗,建構幼兒的主動學習。
關鍵詞:數學學習;創(chuàng)設情境;有序思考;模式遷移;經驗拓展
數學是一門抽象的藝術?!队變航逃笇ЬV要》中明確指出數學教育的目標是:能夠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且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在大力倡導、踐行“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背景下,創(chuàng)設生活化、游戲化的教學情境,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和個性心理發(fā)展的需要,發(fā)揮情境教學在幼兒園數學活動中的獨特作用,值得推廣與運用。數學學習不僅是一個認知過程,還是一個情感過程。創(chuàng)設適宜、有效的數學教學情境,情境交融、知情合一,可以激發(fā)幼兒的數學學習興趣,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并讓幼兒在主動參與、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豐富幼兒的數學感知經驗,使幼兒的數學活動更有趣、更有效,真正體現(xiàn)數學學習的價值。
一、生活情境支架幼兒的數學親近感
數學知識是抽象的、概括的,幼兒的思維卻是形象的、具體的,幫助幼兒從真實的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趣味性,使數學學習自然、輕松而愉快。
例如,根據玩具整理實際問題創(chuàng)設分類相關的學習情境,引導幼兒根據玩具的顏色、形狀、功能等設計標記,并根據標記進行玩具整理,豐富幼兒的分類經驗;利用點心時間,讓每個小組選出一名代表,根據小組人數領取對應數量的點心,豐富幼兒對數與量進行匹配的經驗;利用散步時間,根據天氣、季節(jié)等應時特征,設計當天的行走路線,讓幼兒在不同的路線中感知空間、方向等;借助“天氣播報”活動,豐富幼兒的記錄與統(tǒng)計經驗……借助日常生活情境,設計相應的數學集體教學活動,使幼兒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進一步感知數概念、理解數知識、促進數思維,培養(yǎng)幼兒親近數學的情感。
二、游戲情境支架幼兒的數學親體驗
游戲是幼兒喜愛的活動形式。利用游戲情境,將所學知識內容滲透其中,讓幼兒邊玩邊學、邊學邊玩,在歡快的氛圍中思考、操作、探究,體驗數學學習方式的多樣多彩。
例如,在學習“6以內數的點數與記錄”時,借助“小兔逛超市”的游戲情境,讓幼兒先自主逛超市,知道超市里有哪些蔬菜、水果,并且數一數分別有幾個,然后讓兔寶寶逐個向兔媽媽匯報自己最喜歡的蔬菜、水果有幾個,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自由、白主,寓教于樂。
又如,“找不同”游戲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專注力和觀察力?;顒娱_始,筆者先讓幼兒仔細觀察搭班教師的裝扮,然后待教師jL去簡單變裝后,再讓幼兒說一說哪幾個地方不一樣。幼兒從頭發(fā)到衣服的配飾,幾乎是一絲一毫都不放過:多了一個胸針;風衣上的蝴蝶結不一樣了;一名幼兒蹲下拉拉褲腿,發(fā)現(xiàn)一只襪子沒有了!……游戲情境的創(chuàng)設使幼兒積極思考,并在與同伴的交流中學會了由整體到局部、由無序到有序的數學思考方法。
好玩是幼兒的天性,創(chuàng)設趣味性的游戲情境,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幼兒的注意力、積極性和主動性都被充分調動起來,并在數學操作探究的過程中多感官參與、多形式嘗試,真正掌握數學知識,獲得豐富的數學感知體驗。
三、問題情境支架幼兒的數學探究欲
立足一日活動,觀察幼兒的數學行為,發(fā)現(xiàn)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創(chuàng)設挑戰(zhàn)性、啟發(fā)性的問題情境,讓幼兒跳一跳摘到桃子,激發(fā)幼兒的探究欲望,并幫助幼兒在利用已有知識經驗解決新問題的過程中鍛煉數學思維,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探究成功的白豪感,幫助幼兒建構白主學習。
例如,借助繪本故事《我家漂亮的尺子》,創(chuàng)設“沒有尺子怎么測量”這一問題情境,引發(fā)幼兒對身體進行關注,激發(fā)幼兒探究“身體尺”的興趣,并通過觀察、比較,學習正確的測量方法,最后再自主測量周圍環(huán)境中的物體的長度。通過探究,幼兒發(fā)現(xiàn)對不同長度的測量需要選擇不同的“身體尺”,如測量桌面的寬度用拃比較方便,測量教室的長度用步更適合,還可以用手臂進行測量……這樣豐富了幼兒的測量經驗,提高了幼兒的測量技能,讓幼兒感受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又如,巧用“紙牌可以怎么玩”的問題情境,讓幼兒在自主探究、同伴合作中進行二次分類、花色排列、單雙數接龍、小貓釣魚等自主式學習,感受數學游戲、數學思考的魅力。
實踐證明:幼兒教學知識的習得是和許多具體的學習情境相聯(lián)系的。借助生活事件、民間游戲、繪本故事等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數學活動情境,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讓幼兒喜歡數學、親近數學,樂于參與數學操作探究活動,并初步形成了有序思考、模式遷移、經驗拓展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品質,支架幼兒的趣味學習、主動學習、有效學習。同時,教師也要加強五大領域之間的滲透教育,借助情境教學活動促進幼兒的整體性發(fā)展,讓幼兒教育更有情、有境、有趣、有效,讓幼兒的學習更自由、自在、自主、自信。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張俊.給幼兒園教師的101條建議:數學教育[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