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童話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童話教學的教學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本文從童話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入手,探索了小學童話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進而又進一步探索了解決童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 童話" 童話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0.150
童話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啟小學語文教學的大門的金鑰匙。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斷摸索更有效的教學方法,解決教學中的問題,提高童話教學的教學效果,不僅能夠提升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提升學生的拓展性思維,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而且能夠提升學生對語文教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童話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
童話是每一個學生最早的語文啟蒙,幾乎每一個學生都是聽著童話入眠的,因此童話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種與自己共成長的存在。因此,童話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是引領學生開啟語文教學大門的金鑰匙,童話是小學生心中的夢想,童話以其特有的神奇性、理想性、故事性展示一個兒童眼里的場景,使小學生開啟智慧,激發(fā)情思。童話教學通過教師的引領和指導,讓小學生從思想和文學層面領悟童話的美與內涵,從而讓學生感受語文之美,激發(fā)小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
二、小學語文童話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偏重教學目的,削弱了童話的意境
童話最大的特征是它的趣味性和唯美性,以其獨特的兒童視角的審美激發(fā)兒童的興趣,在小學童話教學中,因為有明確的教學目的,教師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的,過分追求教學的知識性,導致忽略了童話本身的娛樂性與唯美性,削弱了童話的意境。比如童話教學課堂模式依然是:朗讀課文→講解生字→解釋詞語→總結中心思想→教導學生童話所講述的做人的道理。這樣的童話教學課堂,就沒有發(fā)揮童話的作用,也很難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會讓小學生有一種失望的感覺,感覺童話還是那個童話,可是對童話的樂趣沒了。
(二)課堂互動性差,學生缺少參與的體驗
童話是美麗的,是白雪公主的美麗,也是美人魚的善良,更是小紅帽的單純。小學生的思想還處于幼稚單純的階段,他們更相信童話,喜歡童話的世界。課堂的互動性差,學生缺少參與的體驗,就不能夠更好地感受童話的意境,無法領略童話所蘊含的語文素養(yǎng)。同時,學生也沒有辦法深刻地體驗到童話故事中的思想情感發(fā)展和心理活動進展,無法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來理解童話的思想內涵,導致童話教學與其它教學無法區(qū)分開來,使童話喪失了本身的價值,而成為知識化語文教學的一個媒介。
(三)教學地點單一,學生缺少真實場景體驗
幾乎所有的童話教學都是在教室里進行的,單一固定的教學地點使學生無法體驗到真實的場景,童話、童心是與大自然分不開的。童話大師安徒生就曾經帶領孩子們去大森林里尋找精靈,親近自然才是最好的童話教學,缺少真實場景的體驗,學生們就不能夠更好地領悟來自大自然的靈性,也就無法體驗到童話更深層次的思想內涵和對自然的崇尚。
三、解決童話教學存在問題的策略
(一)轉變思想,從素質教育入手
要解決童話教學存在的問題,首先要教育工作者徹底轉變思想,從根本上重視素質教育,從素質教育入手,探索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性和探索欲,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筆者在進行《七色花》的童話教學中,筆者事先把學生分成七個小組,每個小組制作一個按照規(guī)定的規(guī)格和形狀、顏色的花瓣。在教學中讓每一個小組說出自己顏色花瓣能夠實現(xiàn)的愿望,可以在童話的愿望上進行拓展,并推選自己小組寫字最漂亮的同學把愿望書寫在自己小組的花瓣上,課堂氛圍非常活躍,學生們都興奮地積極參加,直到下課學生們還意猶未盡。課后把七色花組成,粘貼在教室的墻壁上,學生們對《七色花》的理解不僅深刻而且記憶深刻。
(二)加強學習,提升教師自身的修養(yǎng)
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要強化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表達和展現(xiàn)出童話的精髓。童話的內涵是深刻的,教師不僅要研究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還要加強自身的學習提高修養(yǎng),更好地領會童話的內涵,體會童話真實的語言情感,在教學中能夠讓童話真正地以童心的視角深入學生的內心,根據童話作品情節(jié)的需要配合上適度形象的體態(tài)語言,從而讓童話的世界栩栩如生地展示在學生面前。教師不僅是“白雪公主”,更是連接“白雪公主”和小學生的橋梁。
(三)參與是學生自己的“童話”
在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讓孩子參與到童話講述當中,體驗童話意境。童話教學要打破常規(guī)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參與進來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童話”,才是引發(fā)學生興趣,激發(fā)學生積極性最好的途徑。筆者在進行《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童話教學中,進行正常的教學之后,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給小女孩進行一個續(xù)寫,學生們都積極參與進來,續(xù)寫五花八門,但都是以美好的理想化結局。筆者非常欣慰,這樣的教學不僅拓展了學生的想象力,同時也能夠展示學生們的善良和學生們所流露出的對當下生活的幸福感知。
四、結束語
童話充盈著孩子們的童年,童年的美好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唯美的童話,童話教學是引領小學生更好地領略童話的唯美意境,在童話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拓展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從而提升學習語文的興趣,激發(fā)探索知識的積極性。因此,童話教學不僅僅擔負著單純的語文教學任務,更擔負著引領小學生開創(chuàng)童話般美好人生,樹立美好理想,拓展想象力提升創(chuàng)造力的更高層次的任務,在高度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童話教學具有更深遠的社會意義。
參考文獻
[1] 邊霞.藍天下的快樂學?!K霍姆林斯基幼兒教育思想與實踐述評[J].學前教育研究2006(11).
[2] 張靜.淺談小學語文童話教學[J].學周刊2016(05).
[3] 烏彥博.小學語文童話教學誤區(qū)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6).
[4] 劉英巧.淺談小學語文童話教學[J].學周刊2011(08)
[5] 楊華珍.淺談小學語文童話教學[J].學周刊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