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遠程教育作為一種新形式開始進入農村學校,這種新的教學手段被廣泛地應用于教學中,它以其豐富的資源,方便快捷的途徑,成為發(fā)展學生智力,拓寬學生知識面,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教學質量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農村遠程教育資源以音、形、視頻、動畫等多種形式,為教師和學生提供資源支持,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陶冶其情操,發(fā)展其智力、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利用資源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 課堂教學" 農遠資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0.067
一、運用農村遠程教育資源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什么學科,無論什么知識,只要學生對它感興趣,就一定能學好它。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但是,用掛圖、講故事、設懸念等傳統(tǒng)教學手段,已滿足不了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學習興趣衰減。農遠資源的內容十富。并通過多媒體教學的形式展現(xiàn)到課堂中,使學生感到耳目新,有效地吸引仕學生的眼球,激發(fā)其學習興趣,提高其求知欲望,從而形成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教學《兩位數(shù)連加法》一課時,為了不使學生感到枯燥,增加對實際問題的解決感興趣,我用了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小松鼠過冬》這個生動的情境,在幫助小松鼠解決麻煩的過程中。使學生們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提高。就在這樣一個愉快的氣氛中。很自然的解決了所遇到的問題。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并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索意識。
二、運用農村遠程教育資源,幫助學生解難釋疑,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
數(shù)學具有理論的抽象性、邏輯的嚴謹性和應用的廣泛性三大特點,學生認為數(shù)學單調、枯燥、乏味而產生為難心理和厭學情緒,農遠資源引入數(shù)學教學后,對數(shù)學教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許多抽象的概念,借助于農遠資源都可以得到輕松的解決。
在教學《認識時間》這一課時,為使學生掌1分=60秒,我用了一個時鐘的動畫課件,只要一點鼠標,分針和秒針隨著滴答聲同時走動,秒針走一圈,分針恰好走一格.正好一分鐘,學生看了課件之后,很快就得出1分=60秒這一結論??梢娹r遠資源是教師教學的好幫手是學生學習的好伙伴。
我在教學圓柱的表面積時,用多媒體手段展示了整個轉化過程,首先用剪刀把圓柱的側面沿高展開,轉化為長方形,然后把長方形的長和寬著上不同的顏色并反復閃爍,使學生更清楚的體會到轉化后的長方形與原來圓柱的關系,這樣使學生較容易的得到了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在教學圓錐體時,用多媒體手段展示:建筑物的圓錐頂、機械零件、農民谷堆等多種實物圖,使學生體會到圓錐體就在我們的身邊,再用直角三角形旋轉成圓錐體,使學生感悟到錐體的形成過程。在此基礎上,去掉非本質屬性,抽象出圓錐體的共性,激起學生認識圓錐,探求圓錐特的征欲
三、運用農遠資源,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
新課程倡導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農遠資源在教學中的應用,為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提供了平臺。學生由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yōu)橹鲃印⑻骄繉W習、合作學習,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小學三年級上冊《平均數(shù)》一課時,我出示了一個小組同學收集礦泉水瓶情況的課件,學生先通過觀察收集到的相關信息,教師相應提出求平均數(shù)的問題,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同桌交流、合作探究來解決問題。達到了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和從“被動學”到“主動學”的目的,學生確實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各項能力和素質得到培養(yǎng)和發(fā)展
四、簡化了教學重點難點,使學生更易于接受新知
到了中年級有很多的計算法則和運算順序,在講解時如果單憑對概念敘述的理解,并不能完全的適合所有的學生,也不能讓所有的學生真正的理解,為了因材施教和突破重難點,我把這部分內容制成課件的形式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
在講四則混合運算時,我把運算過程制成一個動畫,生動形象的演示比教師用語言講解形象多了,而且讓學生在通過觀察后,讓學生自己把運算過程說一說,形成學生自己獨特的見解,盡管這些可能與書中的文字不太相符,但這是學生通過觀察理解的,比老師傳授或是死記硬背的效果要好的多。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在學習理解應用題是很困難的,我就制成課件播放給學生,如樹上有2只小鳥,又飛來了5只,現(xiàn)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鳥?這樣的題我們把它制成課件的形式演示給學生,學生的注意力不但集中了,從而對教學重點難點的突破起到了積極的效果。
五、農遠資源,拓寬了學生的視野
隨著農遠資源廣泛的應用于課堂教學,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某些環(huán)節(jié)上節(jié)約了時間,為學生的交流探究贏得了更多的時間,在加大課堂容量的同時,給課堂教學也帶來了勃勃生機。
在學習《億以內數(shù)的讀法和寫法》時,課前我搜集了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星球之間的距離、中國有多少人、中國土地面積的大小等,在上課時展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先讀再寫,既讓學生能更好的接受新知,也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了解書本外的知識。充分利用這一組富有意義的數(shù)據(jù),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希望同學們熱愛我們的祖國,熱愛保護我們的家園---地球。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了一次德育教育,有效的進行了學科的整合。
農村遠程教育資源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改變了知識結構的呈現(xiàn)方式,給數(shù)學課堂帶來無限生機。我們的課堂充實了、手段豐富了,教學效果也大大提高了,我們的課堂成為學生真正的學習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