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國當前的木材生產量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禿杉屬于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應用價值和實用價值非常高。筆者結合多年林業(yè)工作經驗,對禿杉的生長環(huán)境、生物學特性進行闡述,為了提高禿杉的生長質量,進一步分析禿杉人工幼林的栽培與管理技術,以期為我國禿杉人工幼林的栽培與管理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禿杉;人工幼林;豐產栽培;管理
中圖分類號:S791.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44(2018)24-0224-02
前 言
自從地球環(huán)境惡化后,很多物種幾乎消失殆盡,禿杉就屬于其中之一,目前僅僅有少量存在于我國的高海拔地區(qū)。禿杉干形通直,材質俱佳,經濟利用價值非常高,成為了偷盜者們非法采伐的對象。禿杉林一旦被皆伐后,如果不采取人工撫育更新的措施,很難進行天然更新,也就難以再次成林。禿杉是世界瀕危物種,在很多地區(qū)都已經消失,目前僅存在于我國部分地區(qū)??傮w而言,禿杉對生長環(huán)境要求非常高,適宜分布在500~2600m的溝谷內,根據相關統(tǒng)計資料顯示,我國的禿杉主要分布在貴州東南部、云南怒江上游及瀾滄江西部、湖北西部、四川東南部,除此之外,在緬甸的北部也分布著少量的禿杉。近幾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進步,科學技術在林業(yè)行業(yè)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取得的效果也越來越明顯,各地都建立了禿杉種子園,采取無性繁殖的方式進行繁殖,無性繁殖的方式主要有外植體組培、種子園有性繁殖技術及嫩枝扦插等,這些技術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我國對禿杉的引種及栽培面積越來越大,禿杉逐漸成為我國南方中低海拔山地主要的造林樹種之一?,F階段,我國在貴州、廣大、廣西、湖北、云南、四川、江西、重慶和湖南等地都種植有禿杉。禿杉對生長環(huán)境的要求非常高,受到地理、環(huán)境等因素的干擾和制約,其生長情況也有所區(qū)別,我國各省市區(qū)在種植禿杉的技術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
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國的福建省德化葛坑國有林場是栽培禿杉面積較大的林場。該林場目前種植禿杉人工林面積達到666.67余hm2;早在1989年,就開展了禿杉種源試驗,參試種源達到21個;建立不同海拔禿杉試驗林以及禿杉+杉木、禿杉+木荷、禿杉+馬尾松混交試驗林,研究成果為禿杉的種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10年,為推廣禿杉種植面積,加速良種的使用步伐,該林場建立了不同家系禿杉種子園6.67hm2,參試家系達到46個,嫁接成活率較高。在這個背景下,筆者結合多年的林業(yè)工作經驗,通過參與禿杉的造林地塊選擇、整地、撫育間伐等生產過程,對禿杉幼齡林的栽培及管理技術進行總結和歸納,從而為我國推廣禿杉造林及提升禿杉人工林產量提供科學的依據和參考,促進我國林業(yè)事業(yè)的發(fā)展和進步。
1 禿杉生物學及生態(tài)學特性
地球進入冰川期后,大部分地區(qū)的禿杉就已經消失,只有我國的部分地區(qū)有保留,目前已經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樹種。禿杉又稱為土杉或西南臺杉,屬于杉科、臺灣杉屬植物。一般而言,禿杉一年四季都有綠葉,樹干高達、通直,禿杉的胸徑可以生長到3.65m,樹高可以長到75m,生長力非常旺盛。禿杉的樹皮呈現為淡褐灰色,呈無序排列的狀態(tài),樹皮常開裂。通過觀察禿杉的葉子,可以發(fā)現其大葉呈四棱狀鉆形,葉子與葉子之間結合得比較緊密,相互間重疊在一起,長度可以達到6mm左右,寬度可以達到2mm,禿杉葉前面尖頭向內里彎曲,下部緊緊貼著枝條,每一個方向都長有氣孔線,其寬度比高度小,橫向徑面呈現為菱形。幼齡禿杉或正在長枝條的禿杉葉片的長度可以達到15mm左右,呈現為鉆形,葉片兩邊比較扁平,向里彎曲或伸直,葉片前端比較尖。禿杉屬于雌雄同株,雌球花一般生長在樹枝頂端,呈挺立狀態(tài),一個球鱗具有兩枚胚珠,有的沒有苞鱗或已經退化。雄球花生長于小枝條的頂部,呈簇生狀態(tài)。球果則是豎直分布,有的呈現為短圓柱形,有的呈現為長橢圓形,可以長到2.3cm左右,成熟后呈現為褐色。一般而言,其具有30枚種鱗,呈現為倒三角形,革質狀,扁平,長度可以達到8mm左右,上部的寬度有9mm左右,有短突,前面圓且寬,在大多數情形下,背部會有明顯的腺點。種子呈扁平狀,卵形,長約8mm左右,膜質翅分布于兩側。每年的4~5月,會開花1次,10~11月,球果會成熟。依據權威部門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我國的禿杉主要分布于貴州省東南部的丹寨縣、雷公山、劍河縣、榕江縣,四川省東南部的西陽,云南省西部瀾滄江往西的蘭坪、云龍及怒江上游的龍陵、貢山、騰沖、福貢和碧江等,湖北省西部的利川市。禿杉對生長環(huán)境要求比較苛刻,一般分布在海拔500~2300m的山地溝谷林中。一般而言,禿杉適宜生長在亞熱帶季風濕潤區(qū),生長地的氣溫約為13℃左右,對降雨量的要求比較高,不能低于1050mm,也有例外情況,云南高海拔地區(qū)的禿杉可以忍受零下10℃左右的低溫環(huán)境。禿杉一般適應黃壤、酸性紅壤,是淺根性樹種,好光,側根生長得特別好,幼苗時期比較耐陰。在前10年,禿杉幼苗的生長速度比較緩慢,之后生長速度明顯加快,在快速生長時期,其樹高1年可以生長2m左右,胸徑的年生長量可以達到2.5m。禿杉干形通直,壽命比較長,生長速度快,經濟價值高,屬于速生造林樹種。
2 造林地選擇
2.1 地形條件
一般而言,禿杉的海拔不能低于1400m,常分布于半陰坡或陰坡,坡位是中下部,坡形是直線坡或凹形,禿杉幼林無法在凸形坡上生長,坡度不能高于30°。在禿杉的造林地塊中,一般分布有指示性植物,例如魚腥草、觀音座蓮、復葉耳蕨和紫金牛,這些地塊比較適合種植禿杉豐產林。
2.2 氣候條件
禿杉對氣候的要求非常高,夏天的溫度不能太高,冬天的溫度不能太低,一般適宜生長于多雨、溫暖、濕潤的氣候環(huán)境中,年平均氣溫維持在15℃左右,年降雨量維持在1600mm左右,且要集中在禿杉的生長季節(jié),一般集中在7月左右,除此之外,每個月都要有適量的降水分布。嚴格來說,年蒸發(fā)量必須小于年降雨量,降雨和蒸發(fā)的比例大概維持在1.2左右,最好將年均相對濕度控制在76%以上。
2.3 土壤條件
禿杉適宜生長在微酸性的突然中,土質要求疏松、肥沃,以紅黃壤或黃壤為宜。在禿杉生長的林地中,土層厚度不能低于1m,禿杉在1m以下的土層生長狀況不佳,在1.5m以上的土層中生長狀況最好。在禿杉生長的土壤中,土壤毛細管持水量應維持在65%左右,土壤腐殖質厚度必須大于20cm,土壤總孔隙度必須大于60%,如若達不到這些條件,禿杉的長勢就非常差。
3 禿杉營林技術
3.1 病蟲害防治
一般而言,禿杉沒有蟲害,主要是預防老鼠的侵害。防治老鼠的主要方法是及時對幼林進行撫育,并且擺放一定數量的滅鼠藥。
3.2 采種育苗
在每年的10~12月,禿杉果球會逐漸成熟,此時就可以摘下,放在通風干燥的地段,直到果鱗開裂,利用棍棒進行敲打,篩選敲打后的果鱗,放在陰涼、干燥、通風的地段進行保存,直到來年的3月份,進行育苗處理。在播種之前,要消毒30min左右,消毒液選擇1%的高錳酸鉀,消毒完成后用清水洗凈。這個步驟完成后,利用40℃的溫水進行泡種處理,然后讓其自然冷卻,再用清水進行沖洗,用紗布將其包好,進行催芽操作。在催芽時,一定要注意保持溫度和濕度,種子露芽1mm左右,就可以進行播種了。在3月中上旬左右,可以進行育苗操作,對苗圃地進行消毒和殺蟲處理,播種的種量大約為2g/m2。
3.3 造 林
在造林開始前,必須將植穴附近的雜草、林木和灌木清理干凈,進行帶狀、穴狀整地。依據株行距的要求,分布栽植點,挖明穴、回表土,長、寬、深分別為40×40×30(cm)。
3.4 幼林撫育管理
幼苗在4年以內,必須進行2次中耕除草。12年以內的人工林,必須進行撫育處理,將林分內所有非目的樹種進行清除,進行撫育間伐,提高林分內的通透性,提高光合作用利用率。人工林20年時,要再進行1次間伐,每畝只保存56株左右。
4 結 語
綜上所述,禿杉屬于瀕危物種,僅在我國部分地區(qū)有分布,其經濟價值和使用價值都非常高。為了有效的保護生物多樣性,必須注重對禿杉人工幼林的栽培與管理工作,科學的選擇禿杉種植地塊,與此同時,不斷完善禿杉人工幼林的營造技術,提升造林成活率,實現禿杉人工幼林的速生、豐產目的。
參考文獻
[1]陳志陽,楊 寧,姚先銘,田小梅,楊滿元.貴州雷公山禿杉種群生活史特征與空間分布格局[J].生態(tài)學報,2012,32(07):2158~2165.
[2]陳 強,袁 明,劉云彩,劉永剛,蘇俊武,畢 波,周 筑.禿杉的物種確立、天然林種群特征、保護、引種和種源選擇研究[J].西部林業(yè)科學,2012,41(02):1~16.
[3]楊 寧,鄒冬生,楊滿元,鄒芳平,陳志陽,林仲桂.貴州雷公山禿杉的種群結構和空間分布格局[J].西北植物學報,2011,31(10):2100~2105.
[4]黃承標,曹繼釗,吳慶標,韋家國,蒙躍環(huán),李保平.禿杉林與杉木連栽林的土壤理化性質及林木生長量比較[J].林業(yè)科學,2010,46(04):1~7.
收稿日期:2018-7-13
作者簡介:馮 智(1989-),男,漢族,湖南湘潭人,助理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林木伐區(qū)設計調查的工作。
馮 昊(1981-),男,漢族,廣西賀州人,助理工程師,大專,主要從事林木伐區(qū)設計調查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