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梅
摘要:在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最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是先學后練。但教育學者所提出的項目式教學法,其意義指的就是效仿西方的教育方法先練后學。即先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最后再由教育工作者完善整個內容體系。
關鍵詞:項目教學;中職語文;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19-041-1
隨著現(xiàn)今時代日新月異的發(fā)展速度,我們越來越不難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體系已經不能再滿足教育工作者對教育實施的需要,而學生們也越來越不滿足單調乏味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因此,教育工作者提出項目式教學法,意在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去激發(fā)學生們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愛,從而增加學生們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對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項目教學法,是指在老師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其中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學生通過該項目的進行,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的基本要求。
一、利用正確的教育方法,培養(yǎng)學生們的語文思維
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基本上是以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為主,尤其是語文這一們科目,語文作為從小學,到大學都貫穿的科目,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也因為如此,大部分中職生,對語文教育已經厭煩之極。因此,教育學者們提出了項目式教學法,來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中職語文教育。
在我國傳統(tǒng)的教育行業(yè)中,多數(shù)仍是以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為主導。在現(xiàn)今的,我國高速發(fā)展的科技時代,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顯然,已經不能跟上教育者的步伐。因此,教育學家們提出以項目式教育方法為輔助教學方法,將學生們的日常學習生活,變得更多姿多彩。例如:教育工作者們可以在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要求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上課前進行一次短時間的演講。這個演講可以由教育工作者分配下去,使每一位學生都有一個與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相關的演講。這樣就可以讓每一位學生在這一整個學期中,都至少能完成一次課前演講。教育工作者可以在課前指導學生們如何去查詢與本節(jié)課內容相關的知識;然后要求學生們,必須自己獨立寫稿,自己獨立完成課前展示的PPT;然后全體同學在每一位學生演講完之后都能夠給予一小段點評。而這個課前演講也會迫使每一個同學都能夠充分積極地去探索相關的知識內容,而底下的同學們因為很認真地去聆聽每一位同學所帶來的分享,從而會對課堂保持一定的興趣。而且在每一次學生演講之后,學生們都會保持高度興奮的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有利于教育工作者順利開展接下來的教育活動。因此,開展類似這樣的教育活動,教育工作者們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們的語文思維,還可以鍛煉每位同學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促進每一位學生能夠獲得個性化,全面化的發(fā)展[1]。
二、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學設備,實現(xiàn)多媒體教學,做到物盡其用
現(xiàn)階段,世界正處在日新月異的高速網絡時代,網絡媒體蓬勃發(fā)展,而在高校課堂上,我們也經常看見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設備的身影。在科學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教育工作者也應該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利用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充分的發(fā)揮網絡在教學中的應用。例如:在每次課堂之前,教育工作者可以組織同學自己找一些與本次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名人的故事,名人的生活片段和一些故事的歷史的發(fā)展背景。在每次上課前,教師可以將同學們事先分為多個小組,然后布置下去每個小組應做的任務。每一個小組選拔出一個組長,讓組里的每位同學都可以在組長的帶領下,在課余時間中去尋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然后再由每位組長匯總,再進行課堂演示。而在課堂演示過程中,教師可以為每一組同學的報告情況進行點評和打分,算作同學們的平時成績,得分高的同學將得到一定的獎勵。這樣做不僅可以促使學生們積極主動的去探索和學習,也可以在小組分工中充分展現(xiàn)和磨合每位同學的性格特征,從而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們語文學習的興趣和愛好,并使得每個學生得到充分的鍛煉,成長為一名全面型人才[2]。
三、建立模范作用,加強學生的學習觀念和對語文知識的學習
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學生們與老師之間不應該只有單純的學術傳教關系,教師更應該在日常生活中關愛學生們的點點滴滴。在中國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們對老師的情感是尊敬,是崇拜,更是畏懼。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們的學習情況,還應該主動關愛學生們日常生活中發(fā)生的點點滴滴的小事。例如:陰天下雨時,教師可以送沒有家長接送的孩子回家;學生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時,可以主動抽時間為他補習;更可以在學生生病或家里有事時,主動關心學生的身體狀況和心理健康。教師要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切身實際的關注每一同學的變化:可以在學生課下的時間,對那些上課的學習過程中有些困難的學生們,給予一定的輔導來幫助他們對英語學習的信心和決心。這樣一來,我們就不僅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里變化和需求,還可以拉近師生關系,讓學生對老師的印象更好,變得更喜歡親近和愛戴老師,從而使學生更喜歡學習生活[3]。
總之,項目教學法的運用適合目前中職語文教學改革的需要,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了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同時,項目教學法的運用不僅為每個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更有利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條件,同時也提高了中職語文教師個人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豐瑞江.語文教學實踐活動的展開方法.教師博覽·科研版,2015(01).
[2]顧力平.院校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中國高教研究,2005(11).
[3]何敏.加強實踐教學的探索與實踐.中國大學教學,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