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 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是提升教學效率最有效的方法,對于提高學生的詞匯量、鍛煉英語思維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審美習慣、促進情感發(fā)育具有重要作用。當前許多小學教師嘗試將繪本閱讀融入閱讀教學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選擇有代表性的繪本進行設計,探討繪本閱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方案。
關鍵詞: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活動設計
閱讀是語言類學習的重中之重,是快速掌握語言讀寫技能的有效有段。當前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進行的繪本閱讀,已成為英語教學的一項研究課題。在繪本閱讀教育中,教師應選擇優(yōu)秀的繪本素材,采取多種有效的方式,幫助小學生提高英語素養(yǎng),增強英語綜合能力,為將來繼續(xù)學習打好基礎。
一、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的特點
除了課本,小學生缺少專門的讀物,成人的讀物往往是由大量的文字組成,圖畫僅僅是以插圖的形式出現(xiàn),是為文字服務的,面對大量的陌生文字,小學生閱讀起來較困難[1]。繪本是轉為兒童成長所繪制的,書中的內容多為生動形象的圖畫和簡單易懂的文字,適合小學生的思維水平。
二、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的意義
(一)可以獲得完整的學習體驗
兒童的繪本都是由一個個的小故事組成,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了解到故事的來龍去脈,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來吸引小學生去探尋,從而主動地去學習詞匯、語句,通過不斷積累擴大詞匯量,形成良好的語感。這樣一個完整的學習體驗,可以讓學生深切地體會英語帶來的聽覺和視覺的沖擊。
(二)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
繪本中的故事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水平,繪本故事經過編者的精心設計,無論是色彩還是人物形象都極其精致有趣,這樣的圖書很容易刺激到學生的神經,特別是英語國家的風俗文化讓他們對繪本充滿好奇心[2]。面對豐富多彩的繪本書籍,他們非常希望知道每幅畫中的故事,每個人物的思想,從而激發(fā)了他們對英語閱讀的興趣。
(三)可以增強學生對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
學生在閱讀繪本時,必然要分析故事中情節(jié)發(fā)展的可能,這可以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小學生的記憶力非常好,經過教師的幾次閱讀和自己的朗讀,很快就能背誦繪本里的故事,這些語句將會成為他們在英語交流中對話的來源,經過多次重復使用熟練后還可以對其進行加工,實現(xiàn)對語言的靈活運用,這一過程可以讓學生在不自覺中增強對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
三、繪本閱讀教學例析
(一)繪本The Tmell of the Moon簡介
繪本是以夜晚的月亮為描寫對象,小動物們看到圓圓的月亮,它們想知道月亮是什么味道的,經過它們的不斷努力,最后終于“吃”到了。這則繪本是由著名美術家麥克·格雷涅茨創(chuàng)作的。主要內容如下:
The turtle wants to taste the moon. He climbs up.“Oh,I cant touch the moon. Who can help me?”“Elephant,where are you?”“Im coming,let me help you.” Turtle:“Elephant,get on my back.”“I cant touch the moon. Who can help us?”Giraffe,where are you?“Im coming,let me help you.” Elephant:“Giraffe,get on my back.”“I cant touch the moon. Who can help us?”“Zebra,where are you?”“Im coming,let me help you.” Giraffe:“Zebra,get on my back.”“I cant touch the moon. Who can help us?”“Lion,where are you?”“Im coming,let me help you.” Zebra:“Lion,get on my back.”“I cant touch the moon. Who can help us?”“Fox,where are you?”“Im coming,let me help you.” Lion:“Fox, get on my back.”“I cant touch the moon. Who can help us?”“Monkey,where are you?”“Im coming,let me help you.”Fox:“Monkey, get on my back.”“I cant touch the moon. Who can help us?”“Mouse,where are you?”“Im coming,let me help you.” Monkey:“Mouse,get on my back.”The mouse climbs up and up.“Oh,I can touch the moon!”“Mmmm, yummy! The moon tastes delicious! Have a taste!”They are full. they are sleeping.
這則繪本繪制的既充滿童趣,又帶著一絲神秘感,圖畫中的畫布和涂層仿佛就在我們身邊,令人身臨其境。整個畫面色調溫柔,不會讓人感到不適。而故事中的小動物他們在遇到問題時愿意動腦筋想辦法,遇到困難時不輕言放棄的品質值得小學生學習。作者并沒有機械地將多個動物進行疊加,每次的攀爬都有不同的收獲,都是為了即將到來的成功鋪平道路。而月亮一直在看著他們,觀察著他們,不斷地跳躍也讓他不自覺地參與到這場游戲中來。最終的結局出乎意料,小動物居然憑借自己的努力獲得了滿滿的回報,充滿童趣的情節(jié)讓人忍俊不禁。
(二)教學活動設計
1. 教學內容與學習情況的分析
這篇繪本內容不多,做好閱讀教學首先需要讓學生理解故事情節(jié),這就要先讀懂每一句話、每一個單詞。整篇故事句式較簡單,沒有太難懂的語句,僅僅有幾個動物名稱的陌生單詞,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而言,要想理解整個故事的大意沒有問題。教師可以首先要求學生讀完繪本后可以復述故事的情節(jié),完成后再掌握故事中的新單詞和新句式,最后要求學生可以用英語將故事反映的道理用自己的語言組織起來,實現(xiàn)學而會用。
2. 教學活動設計
(1)讀前活動設計
在進行閱讀前,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提問,“Have you ever eaten the moon?Do you know what the moon tastes like?”由這一問題讓學生對繪本故事立即產生興趣,相信所有學生都會說“No,I have not.”然后教師就可以借此引入該繪本的主題“So,do you want to know?”學生會集體回答“Yes!”教師便可以帶領學生進入閱讀教學“Lets read about it together”.
(2)讀中活動設計
帶領著學生一起觀察圖片,圖中出現(xiàn)了哪些小動物,他們都做了什么,讓學生自己在繪本中尋找答案。通過簡單的瀏覽學生就可以找到繪本中共出現(xiàn)了烏龜、大象、長頸鹿、斑馬、獅子、狐貍、猴子、老鼠和小魚等九個動物,是誰最早想嘗試著去嘗嘗月亮的味道,它又是怎樣去做的,最終他們經歷了怎樣的過程才吃到了月亮,為什么小魚說月亮就在身邊呢?讓學生通過圖片配合英文的故事介紹,自己去尋找答案。
(3)讀后活動設計
完成了對整篇故事的閱讀后,學生基本掌握了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析一下故事中蘊含的道理。還可以鼓勵學生可以將故事進行簡單的復述,并勇敢地在課堂上表達出來。或者還可以邀請多名學生進行表演,分別扮演故事中的小動物,教師在大屏幕上播放沒有文字的圖片,通過圖片來推動故事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文華,孫媛.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活動設計[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5,17(2):88-92.
[2]楊柳.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的小學低年級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研究[J].宜春學院學報,2017,39(5):122-125.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