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靜芝
【摘 要】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是豐富學生情感思想,培養(yǎng)學生語言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然而,由于學生自身理性認知和情感語言的積累有限,他們在實際寫作過程中,普遍存在一定的畏難情緒,導致語文作文教學效果始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師應積極改善教學方式,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為起點,不斷豐富學生的表達體驗,從而有效提高語文作文的教學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
小學語文 生活實踐 作文素材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是啟發(fā)學生智慧,豐富學生情感語言表達的重要方式,對學生未來語文綜合能力的學習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和影響。由于寫作過程涉及學生感知、思維、情緒等多種心理活動,是學生語言、思想、認知等多方面的積累,因此,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實踐情感體驗的培養(yǎng),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角度入手,幫助學生拓展寫作空間,有效促進學生人文情懷和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發(fā)展。
一、立足教材,聯(lián)系生活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立足教材范例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讓學生了解文中作者對景物、敘事的寫作技巧,同時,教師要及時把握文章中涉及生活的實踐內(nèi)容,讓學生進行回憶聯(lián)想,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寫作情感。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形象直觀,教師要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逐步的引導,讓學生進一步思考探究文中深層的中心思想,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更有利于學生作文技巧的提升。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對教材中精彩詞句進行講解分析,讓學生充分吸收文中的精美語句,并要求學生進行適當練筆,寫一寫生活中相關(guān)的景物特點,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例如,教學《記金華雙龍洞》的知識內(nèi)容時,文章記敘了作者游覽金華雙龍洞的情景,教師向?qū)W生提問“作者出了金華城后,都看到怎樣的景物?作者是怎樣描述這些景物特點的?”教師引導學生找出映山紅、映山紅、新綠等精美詞句,并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說一說對這些詞句的感受,讓學生通過文中的詞句,掌握對景物特點描寫的景色,然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寫一寫回家時路邊的景色,讓學生結(jié)合自身的生活體驗,寫一篇讀寫感想。同樣,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寫一篇參觀游記,問:“你游覽過哪些地方?”,讓學生參考《記金華雙龍洞》的順序和重點,寫一篇生活游記,使學生的寫作技巧得到有效提升。
二、觀察生活,積累素材
學生生活認知的積累,決定了學生的思維方式。教師在語文作文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學生設計更多的創(chuàng)造機會,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通過文本知識的引導,讓學生走進生活去觀察,進而使學生懂的從不同角度去秒描寫敘述。因此,作文教學中,教師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和寫作興趣,可以通過布置學習任務的方式,讓學生觀察生活中有趣的現(xiàn)象并記錄下來。教師也可以結(jié)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在課后為學生設計感興趣的作文話題,讓學生可以結(jié)合教材中豐富的人文語言,來發(fā)現(xiàn)生活豐富多彩的寫作素材。
例如,教學《蠶姑娘》的知識內(nèi)容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小動物”為主題的寫作任務,讓學生參考文中作者對蠶眠的觀察角度,來描寫自己熟悉的小動物特點。由于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發(fā)育時期,觀察和思考問題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因此,教師,在設計“小動物”的寫作任務時,要為學生制定明確的觀察要求和寫作目標,指導學生對小動物進行全面的觀察,不僅要從視覺角度描寫動物的特點,還要從聽覺、嗅覺以及其他感知活動下,對動物的特點進行寫作。這樣不僅可以有效豐富學生的想象空間,還可以讓學生切實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
三、創(chuàng)設生活,豐富想象
為了進一步豐富學生的寫作體驗,教師在語文作文教學中,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展開豐富的想象,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課堂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資源,以課文為指引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體驗,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同時,為了增強學生對作文的寫作興趣,教師要為學生建立寬松的學習氛圍,在作文教學中引入討論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深入挖掘課文中的寫作價值,教師并及時引導,讓學生輕松愉悅的討論氛圍中,積累豐富多彩的寫作素材。
例如,教學《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后,教師可以在作文教學中,結(jié)合這篇詩詞敘述特點,為學生設計合理的討論問題,讓學生以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為依據(jù),來解讀分析文中的思想,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的聯(lián)想,并通過加工改造創(chuàng)新出真實的寫作情感。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對“遍插茱萸少一人”,進行聯(lián)想討論,教師提問:“什么是茱萸?”“插茱萸插在哪里?”“你在生活中有沒有見過茱萸?”教師以此為素材,讓學生進行討論并創(chuàng)新改編,結(jié)合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來描作者對親人的情感。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作文創(chuàng)作興趣,還培養(yǎng)了學生豐富的思維想象,讓學生在寫作中了解關(guān)于詩詞更多的文化背景。
【結(jié) 語】
綜上所述,生活體驗是作文的寫作源泉,以學生生活為基點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寫作情感,還能極大地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在生活中不斷積累作文素養(yǎng),在課堂立足教材范例,引導學生將文本知識與感知事物建立聯(lián)系,促使學生在生活情感體驗的影響下,有效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彩鳳.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生活化實踐探索【J】.課外語文,2018(24)
【2】劉麗.讓文字插上翅膀,讓心靈去飛翔——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思考【J】.課外語文,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