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爽 林夢娜
摘要:檢索是專利審查程序中的一個關鍵步驟,通過檢索以促進理解發(fā)明并篩選出有效的對比文件是一種重要方法。本文通過一件實際案例,講述了通過非專利檢索追本溯源,透過復雜的結構特征把握發(fā)明實質(zhì),準確地篩選出有效的對比文件。
關鍵詞:檢索;追本溯源;篩選
引言
《專利審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七章中提及:檢索是專利審查程序中的一個關鍵步驟,檢索的依據(jù)是申請文件,檢索的目的在于找到有效的對比文件[1]。也就是說,檢索的結果是在眾多的現(xiàn)有技術中識別出有效的對本文件。然而只有在正確剖析出發(fā)明的智慧貢獻的前提下,通過檢索閱讀使審查員不斷地向本領域技術人員靠近,才能使審查員練就“火眼金睛”,進而在篩選對比文件時認清對比文件的本質(zhì),快速準確地識別出有效的對比文件,避免看到了有效的對比文件卻被其表象迷惑讓之“逃之夭夭”。因此,通過大量的檢索閱讀以對申請文件中的內(nèi)容追本溯源,有助于準確篩選出有效的對比文件。
一、通過檢索追本溯源的途徑分析
檢索的基礎是正確理解發(fā)明,然而在實際審查過程中,由于申請文件撰寫上的缺陷(如申請人撰寫方式不對,方案復雜,結構繁雜,關鍵點難以提取等),或審查員的專業(yè)背景局限,導致發(fā)明不能被正確全面地理解,此時需進行大量的檢索準備,對申請文件中的內(nèi)容追本溯源。當申請文件記載簡單或存在自用名詞時,可以通過對申請人或發(fā)明人進行追蹤,因為申請人或發(fā)明人對同一領域進行改進時,通常會做出多個相關聯(lián)的申請,本申請的申請文件中簡要的部分或自用名詞可能在其他關聯(lián)申請有詳細記載;當申請文件中出現(xiàn)了專業(yè)性較強的特定名詞或專有名詞時,可以通過百度或者碩、博論文等非專利文獻,查詢其詳細意思。另外,為了區(qū)分現(xiàn)有技術剖析出發(fā)明的智慧貢獻,需要做充分的檢索以了解現(xiàn)有技術:如采用能代表技術領域的分類號或關鍵詞進行初步檢索和瀏覽,分析技術的改進脈絡、查閱所屬技術領域領先或知名的申請人或發(fā)明人,掌握前沿技術和更準確的技術術語,或瀏覽相同或相近領域的學術論文,相比專利文獻,學術論文對現(xiàn)有技術的闡述更為系統(tǒng)和全面,并且會提供大量相關參考文獻。下面通過筆者的一個實際案例來說明在結構復雜不易提取關鍵詞的申請中,如何通過瀏覽非專利文獻補充該領域技術知識,追本溯源獲知結構的技術術語以及工作原理和過程,準確篩選出有效的對比文件。
二、案例分析
(1)相關案情
本申請要求保護一種自動清塵型吸塵器,其包括吸塵桶、過濾裝置、吸風裝置和控制箱,吸塵桶邊上開設有吸塵口,過濾裝置設于吸塵桶內(nèi),并安裝在吸塵桶的頂蓋下方,吸風裝置安裝在吸塵桶的頂蓋上方,其特征在于:過濾裝置由至少兩個濾芯組成,每個濾芯和吸風裝置之間均連接有換向電磁閥,換向電磁包括閥室,閥室周邊開設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閥室固裝在頂蓋上方,且閥室的內(nèi)腔底部與濾芯的上端面相連通,第一接口與吸風裝置的吸風口對應相連接,第二接口與外界大氣相連通,吸風裝置和換向電磁閥的控制輸入端均與控制箱連接。
(2)初步理解發(fā)明和常規(guī)檢索
初步挖掘本申請的發(fā)明點在于:自動清塵型吸塵器通過控制電磁閥的換向,將外界大氣引入濾芯,以將吸附在濾芯上的灰塵吹到吸塵桶內(nèi)。
采用常規(guī)檢索思路,優(yōu)先采用較準的分類號A47L9/20(清掃過濾器的裝置)結合關鍵詞“閥”進行檢索,再擴展分類號和關鍵詞進行深入檢索。首先將分類號擴展為A47L9、B01D46、B01D46/0042等,其次從結構和效果兩方面擴展關鍵詞,如濾芯、濾筒、兩 、二 “2”、換向、抽吸、粘附、清塵、valve?、change?、two、wind、guide?、adher+等。檢索得到多篇公開了采用換向電磁閥實現(xiàn)氣流換向以清洗過濾裝置的文獻(CN202619573U、US2012090640A1、JP2008296020A)。但電磁閥的具體結構均不同。而換向電磁閥的結構包括閥室、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等細節(jié),無法歸納出針對性的關鍵詞,檢索結果干擾性大。
(3)分析發(fā)明中“換向電磁閥”的結構,確定其種類
既然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公開了發(fā)明點的文獻,為什么沒有類似結構的換向閥呢?帶著這個問題,筆者決定仔細研究換向閥的結構。由于換向電磁閥不屬于筆者熟悉的吸塵器技術領域,于是在非專利庫中通過瀏覽碩博論文學習換向電磁閥的結構。通過閱讀論文《兩位三通電磁閥結構設計與研究》[北京化工大學.2011]中對兩位三通閥的介紹“兩位三通閥是一種雙座閥,主要用于關閉或接通介質(zhì);當閥芯運動到不同位置時,流體的流向和出入口也不同”得知本申請中的換向閥具有專有名稱“兩位三通電磁閥”。并且論文中明確記載了“自動反沖洗疊片過濾器的反沖洗采用兩位三通電磁換向閥,它靠電磁先導閥控制主閥上腔水壓的建立與釋放,實現(xiàn)過濾模式和反沖洗模式之間的自動切換”。
又基于上述論文還記載了“兩位三通閥的驅動腔介質(zhì)可為氣動”,則在超星讀秀采用“反沖”、“閥”和“氣”檢索,得到多篇介質(zhì)為氣體的兩位三通閥的文獻,其中閥結構與本申請相似,但上述文獻未公開換向電磁閥與過濾器的連接關系,不宜評述本申請。然而上述檢索讓筆者肯定:現(xiàn)有技術中必然存在影響本申請新穎性/創(chuàng)造性的文件,檢索的重點應判斷對比文件中換向閥的類型是否為兩位三通。
于是繼續(xù)檢索,在過濾技術領域中結合關鍵詞“兩位”、“三通”檢索,并在篩選時不只是查看對比文件附圖中的換向閥結構是否相同,更側重于通過分析說明書實施例中換向閥的工作過程判斷其類型是否為“兩位三通”。經(jīng)過檢索和篩選,得到有效X文件WO2012034635A1,可評述本申請全部權利要求的創(chuàng)造性。
回顧本案的檢索過程,由于權利要求主要限定了換向電磁閥與濾塵結構之間的連接關系,并且部件的名稱較口語化,若采用常規(guī)檢索進行擴展和篩選,較難得到有效的對比文件。檢索的關鍵點在于通過在非專利文獻中大量瀏覽,對本申請中的“換向電磁閥”追本溯源,明白其原理和工作過程,認識其類型為“兩位三通換向電磁閥”的基礎上,有方向地去檢索和有目的性地去篩選有效對比文件。
三、小結
檢索的重要性不僅體現(xiàn)在朝哪個方向去尋找對比文件集,還體現(xiàn)在準確篩出有效對比文件的環(huán)節(jié)中。通過檢索有助于透過復雜的結構特征把握發(fā)明實質(zhì),更有助于審查員不斷地向本領域技術人員靠近,練就“火眼金睛”認清對比文件的本質(zhì),進而快速準確地篩選出有效對比文件,避免漏篩。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專利審查指南2010[M].北京:知識產(chǎn)權出版社,17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