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春,谷 江,董安濤,楊錦春
(1.武警貴州總隊醫(yī)院外二科,貴陽 550005;2.貴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泌尿外科,貴陽 550004)
缺氧誘導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是惡性腫瘤細胞在抗乏氧環(huán)境下保持增殖的重要基因[1],目前,通過抑制HIF-1α達到抑制惡性腫瘤生長的研究正成為研究熱點[2]。而在HIF-1α的有效抑制劑中,三白脂素-8(manassantin A,Man A)是一種由三白草提純而來植物制劑,對HIF-1α的特異性抑制作用很強[3],而對正常細胞的毒性作用很小[4]。Man A可影響線粒體呼吸傳遞鏈,抑制細胞線粒體復合物的功能,并降低ATP的產(chǎn)量[3]。線粒體內(nèi)膜上的線粒體解偶聯(lián)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2,UCP2),通過對線粒體膜通透性轉運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 的穩(wěn)定調(diào)節(jié),使線粒體產(chǎn)能電勢(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ΔΨm)達到動態(tài)平衡平衡,以此調(diào)節(jié)ATP的生成[5],并與惡性腫瘤的增殖關系密切[6]。鑒于Man A和UCP2對細胞產(chǎn)能存在可能的相關性,因此本研究將Man A和UCP2一并引入研究,觀察Man A對腎癌細胞的抑制作用并與UCP2的解偶聯(lián)功能是否存在聯(lián)系,并探討其機制。
腎癌細胞株(GRC-1)購于上海弗雷堡生物公司,Man A由武警后勤學院劉英福博士惠贈,RPMI1640購于Hyclone公司,MTT購于Sigma公司,總RNA提取試劑盒購于Fermentas公司,ELISA試劑盒購于R&D公司,G418購于Solarbio公司,DH5α菌種為貴州醫(yī)科大學干細胞實驗室提供相關的限制性內(nèi)切酶、脂質(zhì)體LipofectamineTM2000轉染試劑、質(zhì)粒抽提試劑盒均購于Invitrogen公司。
1.2.1細胞培養(yǎng) 25 cm2培養(yǎng)瓶中將腎癌細胞株置入,使用含10%胎牛血清、1%青霉素、鏈霉素的RPMI1640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瓶外部環(huán)境為5%CO2、37 ℃。換液頻率為每2~3天1次,或消化傳代每2~3天1次,當細胞培養(yǎng)生長為對數(shù)期時進行后繼試驗。
1.2.2質(zhì)粒構建及其鑒定
1.2.2.1HIF-1α/pcDNA3.0載體的構建 氯化鈣法制備DH5α大腸桿菌感受態(tài)細胞,保存于-70 ℃低溫冰箱。HIF-1α基因的CDS區(qū)序列(NM-001530)于NCBI獲得,引物設計使用Primer5.0軟件。上游5′-AAA AAT CTA GAA TGG AGG GCG CCG GCG GCG CGA ACG-3′,下游為5′-CCC CCG GAT CCT CAG TTA ACT TGA TCC AAA GCT CTG-3′,引物合成自大連寶生物公司。 PCR擴增及反應條件:預變性94 ℃、3 min,變性94 ℃、30 s,退火53 ℃、30 s,延伸72 ℃、1 min,全程共35個循環(huán)。載體及目的基因分別經(jīng)BamH1和HindⅢ進行雙酶切,將載體與酶切基因按3∶1的摩爾比進行過夜連接,外界環(huán)境為16 ℃,設立質(zhì)粒陽性和陰性對照。取4 μL將連接產(chǎn)物接種于100 μL的DH5α感受態(tài)細胞中。挑取單菌落擴增并抽提質(zhì)粒,使用限制性內(nèi)切酶BglⅡ進行單酶切鑒定,將重組質(zhì)粒命名為HIF-1α/pcDNA3.0。
1.2.2.2鑒定重組質(zhì)粒序列 使用3730XL型DNA自動測序儀測序,由大連寶生物公司進行。
1.2.3質(zhì)粒轉染 腎癌(GRC-1)細胞的轉染由脂質(zhì)體介導:細胞株于25 cm2培養(yǎng)瓶中培養(yǎng),匯合度達到90%后使用胰酶消化,于24孔培養(yǎng)板接種,加入無雙抗RPMI1640及10%胎牛血清,48 h后細胞密度約80%~90%。A液(于147 μL無雙抗、無血清的RPMI1640培養(yǎng)液中加入3 μL質(zhì)粒,靜置5 min)、B液(于144 μL無雙抗、無血清的RPMI1640培養(yǎng)液中加入6 μL LipofectamineTM2000,靜置5 min),C液(A液和B液混合為C液)。將C液移入培養(yǎng)板,密度為每孔100 μL,加入無雙抗、無血清的RPMI1640培養(yǎng)液,密度為每孔400 μL。培養(yǎng)6 h后換含10%胎牛雙抗、血清的RPMI1640培養(yǎng)液,24 h后按1∶10給予傳代,24 h后加入含G418的維持液進行篩選,每3~5天換液1次。
1.2.4細胞分組與干預 對HIF-1α/pcDNA3.0、空載體質(zhì)粒使用脂質(zhì)體LipofectamineTM2000轉染,對照組為腎癌(GRC-1)細胞,轉染效率提示轉染成功后,構建高表達HIF-1α基因的轉染組腎癌細胞,未行基因干預的GRC-1細胞定義為非轉染組,實驗組及對照組分別使用密度為0、0.1、0.2、0.4 μmol/L的Man A溶液進行干預并依次命名為對照組及低、中、高劑量組。
1.2.5檢測實驗設計指標
1.2.5.1半定量PCR檢測GRC-1細胞內(nèi)UCP2、HIF-1α的基因表達 待25 cm2培養(yǎng)瓶細胞匯合度達到90%后行分組處理,提取GRC-1細胞總RNA,檢測RNA的完整性與濃度,逆轉錄及合成cDNA。引物序列如下所示:β-actin(正向5′-CCC TGG ACT TCG AGC AAG AGA T-3′,反向5′-GTT TTC TGC GCA AGT TAG G- 3′),UCP2(正向5′-GAC CTA TGA CCT CAT CAA GG-3′,反向5-GTT TTC TGC GCA AGT TAG G-3′),HIF-1α(正向5′-TCC AGC AGA CTC AAA TAC AAG AAC-3′,反向5′-GTA TGT GGG TAG GAG ATG GAG ATG-3′),反應條件為:預變性94 ℃、3 min,變性94 ℃ 、30 s,退火53 ℃ 、30 s,延伸72 ℃、 1 min,進行35個循環(huán),終止反應條件為72 ℃、 5min;于2%瓊脂糖凝膠中對PCR產(chǎn)物進行電泳,經(jīng)Image J軟件行條帶分析,將檢測基因與β-actin的光密度比值代表所檢測基因的半定量表達。
1.2.5.2ELISA檢測UCP2、HIF-1α的蛋白表達 使用細胞裂解液及PMSF裂解細胞,離心半徑8.5 cm、12 000 r/min對細胞離心5 min,取上清液按每孔50 μL滴加,分別將相應孔板設空白孔、標準孔及待測樣品孔,上述檢測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的提示操作。
1.2.5.3細胞增殖活性的檢測 將細胞接種于96孔板,密度約104個/孔,均設6個復孔,分組處理24 h后吸棄原有培養(yǎng)基,加5 μg/L的MTT 20 μL及無血清培養(yǎng)基80 μL,孵育4 h(環(huán)境為37 ℃)后吸棄培養(yǎng)孔內(nèi)液體,加入二甲亞砜150 μL后低速震蕩(震蕩時間為10 min),酶標儀(490 nm)檢測其吸光度(A)值。
1.2.5.4細胞內(nèi)ATP水平的檢測 分組處理細胞并消化離心后,加入520 μL無血清培養(yǎng)基,再加入520 μL 2%的三氯醋酸后冰浴、離心,時間為5 min。取300 μL上清液、300 μL NADH液、10 μL磷酸甘油醛脫氫酶一磷酸甘油激酶進行混合,檢測NADH下降的A值,根據(jù)標準曲線計算ATP的值。
1.2.5.5線粒體提取及鑒定 實驗步驟均于冰面上進行,25 cm2細胞培養(yǎng)瓶中培養(yǎng)細胞匯合度約80%后分組處理,消化離心,裂解,離心半徑9.3 cm、4 000 r/min條件下離心10 min。取上清液,離心半徑8.9 cm、 10 000 r/min條件下離心15 min后棄上清液,收集所得沉淀。將沉淀均勻涂抹于載玻片,加詹納斯綠B染液(0.02%),浸染10 min,用10×40倍的高倍鏡觀察,重復3次。
1.2.5.6mPTP開放程度的檢測 使用上述方法制備線粒體懸液。將3 mL測定介質(zhì)P分別加入分組后的線粒體懸液,搖勻。對照組加入的測定介質(zhì)P為4 mL,分光光度計(752N型)于540 nm測定A值,mPTP開放程度與A值呈負相關。
1.2.5.7ΔΨm的檢測 制備及分組線粒體懸液同上。將6.6 μL Rh123加入線粒體懸液中,避光孵育30 min(37 ℃水浴箱),熒光分光光度計檢測其(激發(fā)光:480 nm,發(fā)射光:525 nm)熒光強度,ΔΨm的大小與熒光強度呈負相關。
3730XLDNA測序儀對送檢標本進行測序后符合Genebank上的序列,見圖1。
圖1 HIF-α/pcDNA3.0質(zhì)粒的部分測序結果
轉染組、非轉染組的HIF-1α半定量表達分別為0.71±0.09、0.42±0.03。轉染組較之非轉染組顯著增高(P<0.01),證明高表達HIF-1α的腎癌細胞已成功構建,見圖2。
2.3.1HIF-1α、UCP2的基因表達結果 轉染組較之非轉染組,HIF-1α基因的表達量顯著增高(P<0.05)。轉染組細胞UCP2基因的表達量雖低于非轉染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圖3。
圖2 HIF-1α的PCR電泳圖
圖3 HIF-1α、UCP2基因的表達結果
2.3.2Man A干預各組細胞后檢測HIF-1α和UCP2基因表達 非轉染組和轉染組細胞較之對照組,HIF-1α基因在各組細胞的表達隨著Man A劑量的增加而下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UCP2基因的亦隨著Man A劑量的增加而逐漸下降,非轉染組可在高劑量組出現(xiàn)顯著下降(P<0.05)。轉染組在中、高劑量組均出現(xiàn)了顯著下降(P<0.05),見表1和圖4。
A:非轉染組HIF-1α;B:轉染組HIF-1α;C:非轉染組UCP2;D:轉染組UCP2
表1 Man A對各組腎癌細胞內(nèi)HIF-1α、UCP2基因表達的影響
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與低劑量比較;c:P<0.05,與中劑量組比較
表2 Man A對各組腎癌細胞內(nèi)HIF-1α、UCP2蛋白表達的影響
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與低劑量比較;c:P<0.05,與中劑量組比較
2.3.3Man A干預細胞后HIF-1α、UCP2的蛋白表達水平 非轉染組和轉染組細胞較之對照組,HIF-1α的蛋白表達量隨Man A劑量的增加而下降,非轉染組除低劑量組外,其余各組HIF-1α蛋白表達量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非轉染組和轉染組細胞各劑量組UCP2蛋白的表達量,隨著Man A劑量的增加而逐漸下降,但均僅在高劑量組出現(xiàn)明顯差異(P<0.05),見表2。
2.3.4Man A干預各組細胞后檢測細胞內(nèi)ATP水平 非轉染組和轉染組細胞較之對照組,細胞內(nèi)ATP水平隨著Man A劑量的增加而下降,在高劑量組出現(xiàn)明顯差異(P<0.05),見表3。
表3 Man A對各組細胞內(nèi)ATP水平的影響
a:P<0.05,與對照組比較
2.3.5Man A干預各組細胞后檢測細胞增殖活性 各實驗組較之對照組,其A值均增高,且隨著Man A劑量的增加而逐漸下降,兩組細胞在中、高劑量組均出現(xiàn)顯著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Man A對各組腎癌細胞增殖活性的影響
a:P<0.05,與對照組比較
2.3.6線粒體在鏡下的形態(tài)學鑒定 根據(jù)染色(詹納斯綠B)結果顯示:細胞中提取的線粒體在外形上呈圓形、橢圓形和桿狀,見圖5。
2.3.7Man A干預各組細胞后mPTP的變化情況 與各自的對照組相比,兩組細胞隨著Man A給藥濃度的逐漸增加吸光度逐漸降低。非轉染組的中、高劑量組,轉染組3個實驗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值在各轉染組中顯著高于相同劑量非轉染組(P<0.05)。
圖5 線粒體的鏡下染色(×400)
組別n 非轉染組A值轉染組A值對照組60.097±0.0240.253±0.029 低劑量組60.092±0.0160.194±0.033a中劑量組60.075±0.028ab 0.141±0.046ab高劑量組60.063±0.031ab 0.093±0.027abc
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與低劑量比較;c:P<0.05,與中劑量組比較
2.3.8ΔΨm在Man A干預細胞后的變化 各實驗組隨著Man A給藥濃度的增加,其熒光強度亦增強,與對照組比較,中、高劑量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細胞行Man A干預后ΔΨm的變化
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與低劑量比較;c:P<0.05,與中劑量組比較
惡性腫瘤的能量代謝、細胞增殖、凋亡等在很大程度上依賴HIF-1α來維持[7]。機體低氧狀態(tài)時,HIF-1α生成增加,以維持細胞的氧自穩(wěn)和能量代謝平衡[8]。HIF-1α是公認的腫瘤適應低氧環(huán)境重要調(diào)節(jié)劑[9],缺氧環(huán)境可促使HIF-1α在細胞中穩(wěn)定表達,促進腫瘤發(fā)生轉移等惡性傾向,產(chǎn)生放化療抗藥性[10]。目前,國內(nèi)外針對有效抑制HIF-1α的功能,達到抑制腫瘤生長的研究逐漸成為熱點[2],但尚未針對腎癌細胞進行過相關研究。因此,本實驗將HIF-1α的植物抑制劑Man A引入了腎癌細胞的研究中。
Man A于1983年首次被報道從三白草中提取出的一種雙新木脂體,在亞洲國家作為傳統(tǒng)中藥運用于治療水腫、黃疸、淋病等多種疾病[12]。多項研究均證實Man A對HIF-1α有強烈的抑制作用[3],有研究報道發(fā)現(xiàn)Man A可影響線粒體呼吸傳遞鏈(ETC),抑制細胞線粒體復合物的功能,并降低ATP產(chǎn)量[5]。線粒體解偶聯(lián)蛋白2(UCP2)是線粒體內(nèi)膜上的一種質(zhì)子轉運蛋白,介導跨線粒體內(nèi)膜的質(zhì)子流,使呼吸鏈與ATP產(chǎn)生解偶聯(lián)[13],是線粒體呼吸功能、ATP生成的關鍵調(diào)節(jié)蛋白。基于Man A、UCP2均對線粒體內(nèi)外膜電勢、ATP生成等有生理作用具有功能上的交叉點,故本實驗將UCP2作為Man A干預腎癌細胞后的觀察指標,判斷UCP2是否在Man A干預腎癌細胞后出現(xiàn)改變,以資推斷Man A抑制HIF-1α后,UCP2是否參與其作用機制。
實驗結果提示,成功構建高表達HIF-1α的腎癌細胞株中UCP2的基因表達量出現(xiàn)了上升趨勢,但未出現(xiàn)顯著差異,提示HIF-1α的表達增高和UCP2無明顯關系;當實驗中給予Man A進行干預后,HIF-1α的基因及蛋白表達量均出現(xiàn)顯著下降,符合Man A作為HIF-1α阻斷劑的理論前提。UCP2的基因及蛋白表達量出現(xiàn)下降趨勢,特別是在高劑量Man A干預后出現(xiàn)了顯著下降,這可能與Man A影響了線粒體膜電勢,并降低ATP的生成,負反饋于UCP2造成,亦可能是Man A直接作用于UCP2,降低其基因及蛋白的表達。但此項結果尚需對UCP2的基因進行調(diào)控并完善其他指標后才能明確判定。在檢測細胞ATP產(chǎn)量時發(fā)現(xiàn),隨著Man A干預劑量的不斷增加,兩組細胞的ATP水平逐漸減少,在高劑量組可出現(xiàn)顯著下降,符合以往研究對Man A生理功能的描述。為了探討Man A對腎癌細胞ATP產(chǎn)量影響的具體機制,本研究檢測了線粒體解偶聯(lián)功能相關指標mPTP及ΔΨm。實驗結果提示,Man A可提高mPTP開放程度,并導致ΔΨm的降低,并因此降低了線粒體內(nèi)外膜電勢,造成ATP產(chǎn)量的減少。這一現(xiàn)象與UCP2表達降低的結果是符合的。線粒體解偶聯(lián)功能的改變可能是Man A抑制了UCP2的表達造成,亦有可能是Man A直接作用于線粒體后導致,且并不能判斷是否因Man A抑制了HIF-1α后帶來的產(chǎn)能影響。需進一步實驗明確。
HIF-1α有利于腎癌細胞在低氧環(huán)境下的生存[14],而找到抑制HIF-1α的藥物對于腫瘤的生長勢必能產(chǎn)生負向調(diào)節(jié)的作用。Man A屬三白草屬提取的植物制劑,目前有較多的萃取及合成方法[15],長期運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療,未見不良反應的報道。結合以往研究以及本實驗的結果證實,Man A可有效抑制HIF-1α及腎癌細胞的生長和產(chǎn)能,其具體作用機制與線粒體解偶聯(lián)功能關系密切,但其具體作用與UCP2的關系尚需進一步研究證實,這也為本課題組下一步的實驗提出了方向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