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
“向我們所經歷的這個偉大時代致敬,這是《大江大河》的核心表達。”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董事長、制片人侯鴻亮在《大江大河》開播發(fā)布會上說道。在他看來,改革開放是掄向時代的一把斧子,一代代人披荊斬棘才有了現(xiàn)在的生活,“這部戲跟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所有創(chuàng)作者都是有感而發(fā)?!?/p>
《大江大河》改編自阿耐同名小說,劇集圍繞改革開放初期宋運輝、雷東寶、楊巡等人不同的奮斗歷程,全景展現(xiàn)改革開放偉大歷史進程中的中國經濟、社會生活,深度揭示歷史轉型時期平凡人物的不同命運,向改革開放40周年獻禮。該劇于12月10日起每晚19:30登陸東方衛(wèi)視、北京衛(wèi)視。
12月3日,東方衛(wèi)視舉行了《大江大河》媒體看片會,影廳內,當劇中人物情至濃時,觀眾席不時傳來啜泣聲。放映結束后,該劇濃郁的年代感和準確的細節(jié)塑造令記者們交口稱贊。
“王凱(飾演 宋運輝)在大太陽下背《人民日報》社論的時候,背得越久,他衣服上汗?jié)n的面積越大?!币晃挥浾吒袊@;“王凱每背一遍,都會在地上寫正字計數(shù),他腳下是石子地,而不是當下很多年代劇里會出現(xiàn)的水泥地?!绷硪晃挥浾咭差H有感觸。
重視細節(jié)——這是“正午出品”的特征之一,在《大江大河》拍攝過程中,如何通過細節(jié)準確反映時代,再現(xiàn)改革開放40年生活的變遷,是制作團隊的一大挑戰(zhàn)。
首先是拍攝地的選擇。接到任務后,導演孔笙等主創(chuàng)跑了全國很多地方,最終選定安徽馬鞍山作為主要拍攝基地。因為當?shù)赜袖搹S,鋼廠中有一家比較老的化工廠,沒有完全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劇中王凱等人從小生活的農村,大部分場景是劇組自己搭建的。“現(xiàn)在的變化太大了,找一些老村子也不適合,只能以它們?yōu)閰⒖?,再找地方復制出來?!笨左险f。
隨著劇中時間推移,場景也隨之變換。如楊爍飾演的雷東寶所在的小雷村,這個小山村的房子從土坯房變成磚房再變成樓房,房子在變、瓦在變,路也在變,美術團隊需要不停翻新場景。因此,小雷村的戲基本都是順拍,這樣可以為美術團隊留出更多時間。
在拍攝現(xiàn)場,孔笙天天和服裝組、道具組“吵架”,因為有些服裝、道具一看就不對?!啊洞蠼蠛印冯m然是年代劇,但劇中的時代很多人都經歷過,哪怕有一處細節(jié)不真實,大家都能一眼發(fā)現(xiàn)?!眲〗M的很多工作人員年紀較輕,不知道七八十年代的鄉(xiāng)村和城鎮(zhèn)面貌如何,因此孔笙一再要求他們多看資料。
“40年前的生活,就好像在眼前一樣?!笨左舷嘈胚@一點能讓觀眾有所感觸,“我們希望觀眾看了片子以后,可以覺得這是我們那時候的事兒,我們就是這樣走過來的?!?h3>找到人物的感覺
拍攝前,孔笙曾對侯鴻亮說:“這次我一個明星都不用,就找最適合人物的演員?!钡罱K他還是參考了侯鴻亮的意見,確定了王凱、楊爍、董子健、童瑤這一主演陣容。
“我們都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觀眾。站在導演的角度,可以根據(jù)角色特征去找相應的演員,但作為制片人,我希望能通過明星讓更多人了解我們的戲?!焙铠櫫帘硎?,選擇王凱、楊爍等人主演是綜合考慮市場因素、人物適合度以及演員自身能力的結果。
“宋運輝身上有一股書生氣質,略顯文弱;雷東寶是個粗漢;個體戶楊巡人很機靈,而且書中描寫他也是一個小個兒?!笨左险J為,王凱、楊爍、董子健三人外形、氣質都很契合角色?!爱斎唬麄兪紫鹊檬且粋€好演員,在創(chuàng)作上有非常認真的態(tài)度,這是我們比較看重的一點?!庇煤铠櫫恋脑捳f,劇中的幾位主演都不會在意演員形象,可以把所有東西都打碎。
為了準備宋運輝這個角色,王凱減重14斤?!拔铱催^照片,那個時代的人基本都是嘬腮的,而且黝黑黝黑的?!痹谝淮尾稍L中,王凱說道。宋運輝的故事從他19歲考上大學開始講起,瘦弱的身形也能更好地詮釋主人公的少年時代。此外,孔笙還讓王凱戴上了一副眼鏡,“破壞”他的外化形象。侯鴻亮開玩笑說,是導演“嫌棄”王凱長得太好看了。
“(造型)我們會考慮年輕觀眾,但人物的真實性更重要。40多集的戲,觀眾是被人物和故事吸引的,他們慢慢會覺得這不是王凱,而是宋運輝。我覺得楊爍以后出門不會再被人喊‘小包總了,而是‘東寶書記?!笨左险f。
為了找到那個年代人物的狀態(tài)和感覺,王凱經常詢問父母年輕時的生活狀態(tài)、心理狀態(tài),他們的經歷、生活和愛情。“我能夠通過父母跟我說起那段歷史、回憶青春時眼中的光彩,揣摩他們年輕時候的狀態(tài),找到感覺?!贝送猓鮿P也參考了很多當時的黑白照片、紀錄片等影像資料。
在采訪中,有記者提出,劇中人物臺詞太“正”了,讓人感覺不是很日常。對此,孔笙表示,這正是他們對那個時代人物的理解之一。“改革開放初期,突然說國門打開了,中國的未來可能會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每個人都會有種很興奮的狀態(tài)。觀眾可能會覺得人物說話提著氣兒干什么,但我們想要的就是那個勁兒?!痹诳左峡磥恚髌芬プ∫粋€主線,那個勁兒才能提起來,不在于某個人物,而是整部戲的氣場。
《綜藝報》:觀眾對“獻禮”兩個字有著固化的印象,怎么掌握大格局、大利益和觸動人心之間的平衡?
孔笙:我覺得真誠很重要,要先看你自己是否被感動了。改革開放40年的變化是我們經歷過的,我剛工作的時候,工資21塊錢,那時候我們叫“21大毛”,再聯(lián)想到今天,特別有感觸。用真誠的態(tài)度做這件事,我覺得應該能打動觀眾。
《綜藝報》:正午陽光最近的幾部劇口碑都不錯,但收視表現(xiàn)一般,二位會擔心《大江大河》的收視率嗎?
侯鴻亮:我們的強項在口碑(笑)。有時候我們真的是盡力了,但每部戲的結果并不能預知?!洞蠼蠛印窇摏]問題,我們真的希望年輕人能夠喜歡這部劇。不光是收視,我希望這部劇也能獲得比較好的點擊量。
孔笙:網絡上,這段時間的戲劇作品古裝題材偏多,觀眾突然看到《大江大河》也許會有新鮮感。
《綜藝報》:劇中人物說話都帶著那個時代的勁兒,小說也是那個時代的青春文學,這部劇如何吸引當代年輕人,情感聯(lián)結點在哪兒?
孔笙:我們先把年輕人的爸爸媽媽吸引過來,讓他們把孩子拉到身邊說:“你們看看,當年爸爸媽媽是怎么過來的。”(笑)
其實也不是,創(chuàng)作還是要尊重原著的氣質,既然寫了這么大格局的故事,我們就要認真對待,而非有意迎合。不同題材可能有不同的受眾群體,我們在制作時也會有所側重,但總體氣質是不變的,我們還是愿意做更正劇范兒一點的東西。要先把電視的觀眾拽住,再通過這部分觀眾的口碑將年輕人拉進來。
侯鴻亮:觀眾群體慢慢在縮小,原因還是因為沒有真正好看的劇。年輕人都喜歡看偶像劇嗎?不見得。他們只是觀劇要求比較高,因為他們是看著美劇、英劇、日劇、韓劇成長起來的,他們希望國內的影視制作水準能夠相應提高。不管哪個類型的作品,只要尊重觀眾的智商,就會被接受。如果這部戲能讓年輕觀眾了解那段他們不熟悉的歷史,我覺得就可以了。
現(xiàn)在的文藝作品一定是百花齊放的。中國人口眾多,我們都享受著人口紅利,任何一個專業(yè)、任何一個類型,只要把戲做到最好,就可以獲得足夠的觀眾。講到1978年—1988年那段歷史,不知道你們如何想象,你們還有新的方式讓年輕人喜歡嗎?熒屏上,很多電視劇讓1978年—1988年那個年代的人穿上了2018年的西裝,讓他們用2018年的方式談戀愛,這樣年輕人就會喜歡嗎?我覺得這不是迎合年輕人的問題,是智商的問題,是專業(yè)度的問題。熒屏上充斥著這樣的電視劇,我覺得這就是問題。
我們的團隊在做這部劇的時候,大家都很努力,但有時還是達不到導演的要求。為什么?因為導演要求的不是行活兒。真實、準確、真誠,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挺難的,我們只能盡力去做。有一部分觀眾喜歡,我們就很欣慰,其他觀眾不喜歡,也很正常。文藝是百花齊放的,我們要對得起喜歡我們的那部分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