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正輝
(江蘇省啟東市城區(qū)醫(yī)院內(nèi)科,江蘇 啟東 226200)
心力衰竭是臨床上的常見病。該病是指由于患者心臟的收縮功能或舒張功能出現(xiàn)障礙,導致其靜脈回心血不能被充分地排出心臟,進而導致其動脈系統(tǒng)血液灌注不足而引起的心臟血液循環(huán)障礙癥候群。幾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都會導致心力衰竭的發(fā)生[1]。該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幾率較高。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討導致心力衰竭患者罹患肺部感染的相關因素。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間江蘇省啟東市城區(qū)醫(yī)院內(nèi)科收治的176例心力衰竭患者。在這176例研究對象中,有男性92例,女性84例;其年齡為40~96歲,平均年齡為(62.37±8.29)歲;其中,心功能分級為Ⅱ級的患者有56例,為Ⅲ級的患者有88例,為Ⅳ級的患者有32例,其心臟功能的平均分級為(2.67±0.45)級。根據(jù)是否合并有肺部感染,將這176例患者分為肺部感染組和非肺部感染組。其中,肺部感染組有30例患者,非肺部感染組有146例患者。
統(tǒng)計這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心功能分級、血漿中白蛋白的水平、住院的時間等基本信息,并統(tǒng)計其中有慢阻肺病史患者所占的比例、接受過有創(chuàng)性操作(氣管插管與吸痰等)患者所占的比例、有抗生素濫用史患者所占的比例。分析不同因素對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影響[2]。
對比這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心功能分級、血漿中白蛋白的水平、住院的時間及其中有慢阻肺病史患者所占的比例、接受過有創(chuàng)性操作患者所占的比例、有抗生素濫用史患者所占的比例。
將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錄入到SPSS12.0軟件中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非肺部感染組患者相比,肺部感染組患者的平均年齡較高,心功能平均分級較高,其住院的平均時間較長,其血漿中白蛋白的平均水平較低(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年齡、心功能分級、血漿中白蛋白水平、住院時間的對比()
表1 兩組患者的年齡、心功能分級、血漿中白蛋白水平、住院時間的對比()
組別 例數(shù) 平均年齡(歲) 心功能的平均分級(級) 血漿中白蛋白的平均水平(g/L) 住院的平均時間(天)肺部感染組 30 66.28±8.98 3.03±0.33 32.32±4.38 20.78±5.20非肺部感染組 146 60.58±9.23 2.42±0.53 36.18±5.22 14.60±3.23 t值 2.98 5.27 3.03 4.87 P值 <0.05 <0.05 <0.05 <0.05
在肺部感染組患者中,有男性17例,女性13例,其中男性患者所占的比例為56.67%,女性患者所占的比例為43.33%;在非肺部感染組患者中,有男性75例,女性71例,其中男性患者所占的比例為51.37%,女性患者所占的比例為48.63%。兩組患者中不同性別患者所占的比例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非肺部感染組患者相比,肺部感染組患者中有慢阻肺病史患者所占的比例、接受過有創(chuàng)性操作患者所占的比例、有抗生素濫用史患者所占的比例均較高(P<0.05)。
表2 兩組患者中不同病史患者所占比例的對比[%(n)]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內(nèi)科中常見的危重癥。該病主要是由于罹患各種慢性疾病使患者的心臟長期負荷過重,導致其心臟功能漸漸減退,進而導致其心搏出量無法滿足機體正常代謝需求所導致的一種疾病。該病患者在發(fā)病后其免疫功能會顯著降低[3]。而且,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臟體積會增大,對其氣管、食管等產(chǎn)生壓迫,并對其肺通氣功能產(chǎn)生不良影響[4]。本次研究的結果表明:1)年齡大的心力衰竭患者易合并肺部感染。這主要是因為,人體的組織器官會隨著人年齡的增加而出現(xiàn)生理性退化的現(xiàn)象,導致其自身的免疫功能下降,進而導致病原體易侵入其呼吸道上皮細胞道進行增殖,最終導致肺部感染[5]。2)有慢阻肺病史的心力衰竭患者易合并肺部感染。罹患慢阻肺會導致患者的心肺功能出現(xiàn)障礙,導致其呼吸系統(tǒng)及免疫系統(tǒng)對病原體的抵抗能力降低,進而可使其發(fā)生肺部感染[6]。3)血漿中白蛋白水平低的心力衰竭患者易合并肺部感染。這主要是因為,心力衰竭患者血漿中白蛋白的水平較低,其機體處于營養(yǎng)不良的狀態(tài),且對病原體的抵抗力較弱,易被病原體入侵發(fā)生肺部感染[7]。4)接受過有創(chuàng)操作的心力衰竭患者易合并肺部感染。有創(chuàng)操作(主要是指氣管插管與吸痰等)會對患者的呼吸道黏膜造成損傷,導致其呼吸道的屏障功能降低,使其發(fā)生肺部感染的幾率增加[8]。5)住院時間長的心力衰竭患者易合并肺部感染。長期住院的患者接觸到病原體的幾率較高,易發(fā)生肺部感染[9]。6)有抗生素濫用史的心力衰竭患者易合并肺部感染。濫用抗生素會導致患者機體中病原體的耐藥性增加,進而導致其感染加重[10]。7)心功能分級高的心力衰竭患者易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心功能分級越高,其肺泡的彈性就越低,其發(fā)生肺功能障礙及肺部感染的幾率也就越高[11]。相關的研究結果表明,心力衰竭患者是發(fā)生肺部感染的高危人群,而肺部感染是導致心力衰竭發(fā)生的主要誘因。兩者互為因果,故心力衰竭患者在合并肺部感染后,其病情會逐漸加重[12]。預防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方法有以下幾個方面:1)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對肺部感染的預防意識。2)加強對患者的營養(yǎng)支持,以提高其免疫力。3)指導患者進行呼吸訓練,以改善其肺功能。4)對長期臥床的患者,根據(jù)其病情協(xié)助并鼓勵其下床進行活動。本次研究的結果表明,年齡大、心功能分級高、住院的時間長、有慢阻肺病史、接受過過有創(chuàng)性操作或有抗生素濫用史的心力衰竭患者更易罹患肺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