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明見,馮京全,馮 璟,梁國威
(航天中心醫(yī)院,北京100049)
產前檢查主要包括體重、血壓、血紅蛋白、尿蛋白等內容。研究顯示,在正常妊娠狀態(tài)下,孕婦的尿蛋白含量較非妊娠女性明顯增加[1]。當患有高血壓病的孕婦24 h尿蛋白定量增加至300 mg時,臨床高度懷疑子癇前期(preeclampsia)的可能[2],此時,孕婦出現不良妊娠結局的風險大大增加[1]。
24 h尿蛋白定量檢測為孕婦尿蛋白測定的“金標準”[3],但在臨床實際操作過程中,24 h尿收集呈現諸多缺點,比如尿液需要冷藏、耗時、尿量收集不準確等[4]。在臨床實踐過程中,往往應用干化學法試帶法對孕婦的晨尿進行檢測,作為尿蛋白的篩查實驗,其檢測原理為PH指示劑蛋白質誤差原理,亦稱為尿蛋白半定量實驗。若孕婦尿干化學法試帶法出現異常,臨床醫(yī)生往往會加測24 h尿蛋白定量實驗進行確診,明確孕婦是否存在子癇前期的可能[2]。
本研究擬進行如下實驗,對近2年多來我院就診合并高血壓病的孕婦進行尿蛋白的分析,探討尿干化學試帶法與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關性,并以24 h尿蛋白定量實驗為金標準進行分組,確定尿干化學試帶法診斷孕婦子癇前期的敏感度、特異度、準確度等,最終確定其cut-off值,探討尿干化學試帶法蛋白測定對診斷妊娠子癇前期的應用價值。
研究納入對象為我院就診合并高血壓病的孕婦,時間范圍為2014-6-1 至 2016-8-14,均為孕早期患者,共915例。
納入標準:①晨尿 ②尿常規(guī)檢測與24 h尿蛋白定量測定時間間隔不超過7天 ③無合并呼吸道、泌尿系感染等情況。
排除標準:①尿量計數不準確(n=2)②尿常規(guī)檢測與24 h尿蛋白定量測定前后超過7天(n=74)③ 僅有24 h尿蛋白定量而沒有尿干化學檢測(n=7)④ 泌尿系感染(n=15)⑤呼吸道感染(n=4)⑥盆腔炎(n=2)⑦陰道炎(n=39)最終納入 772例孕婦。
尿蛋白干化學試帶法檢測采用尿干化學分析儀(Clinitek Advantus)測定,方法為PH指示劑蛋白質誤差原理。尿蛋白定量測定采用鄰苯三酚紅鉬比色法檢測(OLYMPUS,AU-2700)。
采用 SPSS 16.0 和 Medcalc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為便于統(tǒng)計,尿蛋白干化學試帶法結果(-,±,+,++,+++)分別采用數字(0,0.5,1,2,3)表示,在進行兩組間比較時,采用 Mann-whitney U 檢驗。尿蛋白干化學試帶法結果與24 h尿蛋白定量檢測的相關性采用 Spearman 相關系數表示。ROC曲線下面積采用 Medcalc 軟件計算。雙側P<0.05 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772例孕婦中年齡最小19歲,最大年齡44歲,平均30±4歲。根據文獻報道[2],以24 h尿蛋白定量0.3 g/24 h為界,>0.3 g/24 h者定義為子癇前期組,≤0.3 g/24 h者定義為非子癇前期組,子癇前期組共105例,非子癇前期組共667例。
對尿蛋白干化學試帶法與24 h尿蛋白定量進行Spearman 相關性分析,R=0.181,P=0.0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兩組間尿蛋白干化學試帶法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子癇前期組與非子癇前期組分別為 [1(0.5-1) vs.0.5(0-0.5)],Z=-6.391,P=0.0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尿蛋白干化學試帶法判斷子癇前期與否能力進行ROC分析,結果顯示其AUC為0.683(Z=5.917,P=0.001),分別以±,+,++ 為cut-off值計算尿干化學試帶法判斷孕婦子癇前期與否的敏感性(Sensitivity)特異性(Specificity),并計算其Youden指數,見表1和圖1。提示以cut-off值0.5為界時,尿蛋白干化學法診斷孕婦子癇前期的能力最強,敏感性為57/105=54.29%,特異性為522/667=78.26%,準確率為(57+522)/(57+48+145+522)=75.00%。Youden指數為0.33,見表2。
表1 不同界值下尿蛋白干化學試帶法判斷孕婦子癇前期能力分析
表2 尿蛋白干化學試帶法與金標準四格表分布
圖1 尿蛋白干化學試帶法判斷子癇前期與否能力ROC曲線下面積分析
本研究顯示,子癇前期組與非子癇前期組相比,尿干化學試帶法在二者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ROC分析顯示,尿干化學試帶法診斷子癇前期與否的AUC為0.683。尿干化學試帶法與24 h尿蛋白定量有一定相關性(R=0.181,P=0.001)。
臨床工作中,尿蛋白定量檢測對妊娠合并高血壓的孕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標本留取困難等一系列缺點[3],研究者近年來對其他的可能替代方法進行了一系列研究[5],如采用蛋白肌酐比值、干化學試帶法、加熱法等[1]。本研究對臨床中常用的尿干化學試帶法進行了研究,探討其在區(qū)分子癇前期與非子癇前期中的應用價值。
本研究顯示,雖然尿蛋白干化學試帶法與24 h尿蛋白定量有一定的相關性,但干化學試帶法在診斷子癇前期與非子癇前期中的AUC僅為0.683,根據ROC分析,若AUC在0.5-0.7之間,提示診斷價值較低,跟據本研究結果,提示,與特異性相比,敏感性僅為54.29%,提示干化學試帶法在診斷子癇前期時應用價值有限,且存在較高的假陽性率與假陰性率。我們考慮可能有以下兩種原因,第一,檢測方法原理的差異,24尿蛋白定量測定的為尿液當中的總蛋白,而尿干化學試帶法主要測定的尿液當中的白蛋白[6]。第二,孕婦在懷孕后各項生理機能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如陰道分泌物多等表現,容易在留取尿標本過程中造成污染,造成檢測結果的不穩(wěn)定。
因此,在臨床工作中,對合并妊娠期高血壓的孕婦,若懷疑子癇前期的可能,不建議采用尿干化學試帶法進行篩查或排除子癇前期的可能,為避免誤診、漏診的可能,而應直接進行24 h尿蛋白定量實驗進行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