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勇華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中學階段,是一個人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增長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重要階段。要讓學生順利度過中學時光,教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名教師兼班主任,我深感榮幸,也知道自己肩負的使命之重。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這不僅指出了教師“教書育人”職責中教書的一面,更是指出育人應是教師更重要的使命?;诖耍訌娊處煹膸煹聨燂L建設是大有必要的。那什么是“德”呢?《論語集注》中說:“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謂也。”可見,“德”真正要“得”的是“得道”,是要將“做人”所應遵循的各種原則和規(guī)范內化于心,并能夠持之以恒地保持下去。所以,“德”之“得”絕非自我利益之得,而是人之所以為人之“得”。對于教師而言是“師之為師”之得。許慎講:“德,外得于人,內得于己也?!笨梢姡暗隆迸c“得”之所以相通還在于凡是道德的行為都是外益于他人,使他人有所“得”的行為,此即“德”之“外得于人”的功效;同時,行為主體在這種道德追求中自己也會獲得極大的精神滿足,此即“德”之“內得于己”的功效。從這個意義上講,“德”之“得”對于“德行”所施之對象而言是一種利益之得,而對行為主體來講,則應當是一種心靈之得,一種精神之得。那么,師德,就是教師的職業(yè)道德;師風,就是教師的行為作風了。良好的師德師風是一名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
溫家寶總理對教師提出過這樣的要求“志存高遠,愛國敬業(yè);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嚴謹篤學,與時俱進?!蔽覀兩羁陶J識到師德師風建設要以更高的時代標準不斷推進與提升。我們學校(現(xiàn)更名為實驗中學教育集團新碧校區(qū))創(chuàng)建于1969年,在50年的教育實踐中,在學校發(fā)展的不同歷史階段,我們始終重視師德師風建設,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根據(jù)教師的特點學校形成了三條師德師風建設的思想理念:愛校愛生,將終身發(fā)展融入教育中;熱愛學習,以廣博的知識不斷自我更新;律己踐行,以良好的行為做學生的榜樣。
教書和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筆者認為,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要用先進的文化武裝自己的學生,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抱負,使他們不斷追求真知,掌握新知,具有實事求是、獨立思考、勇于拼搏的品質。筆者認為,在眾多品質中,道德應居首位。縱觀古今,人們都十分重視道德修養(yǎng)。古代選用官員,首先看其是否孝順父母,品行是否端正;即使才能學業(yè)再高,但道德太差,一票否決,這個官是當不成的。那學生的人品、道德要靠誰去塑造呢?父母,家庭,還是社會?其中對學生影響較大的,我想應該是教師。一個大學畢業(yè)生,小學、中學、大學,學校生活至少12年。他們長身體、長知識,樹立人生觀、世界觀基本都是在學校中完成的,所以說,教師對學生的成長極為重要??傊?,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學生的健康成長,素質教育的實施,呼喚有崇高的師德師風。
師德師風只有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緊密聯(lián)系,才能不斷取得進步,才能推動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才能成為教師個體的追求目標。我校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手冊》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圍繞師德師風建設這個中心展開的,一是教學篇中針對教學活動的十個環(huán)節(jié)提出了規(guī)范性的標準要求:備課、教案、講授、板書、課件、作業(yè)、考核、培訓、觀摩、研究;二是在學生部分中明確了十個主要環(huán)節(jié):班會活動、談話溝通、評語總結、社團活動、第二課堂、校園文化、生活指導、同學互助等。通過把握教學考核和班主任考核兩個環(huán)節(jié),促進每一位教師以良好的師德師風影響和帶動學生,為造就高素質的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師德師風保障。黨員教師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自覺加強師德修養(yǎng),充分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力量帶動和影響廣大教師,成為踐行師德規(guī)范的表率,強化師德意識,遵守師行規(guī)范,倡導師道精神,做到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素質師德為先。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yè)道德水平,直接關系到學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地位和中學生的健康成長,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命運和民族的未來,是教育教學質量及水平的根本保障。黨員教師是教師隊伍的先鋒和骨干,是踐行師德的楷模,踐行師德師風“創(chuàng)先爭優(yōu)”是黨員教師保持共產(chǎn)黨員先進性的有效途徑。明確“帶頭弘揚正氣、帶頭遵紀守法、帶頭服務群眾、帶頭爭創(chuàng)佳績、帶頭學習提高”的主旨,是學校教師深入推進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的重要載體和內容,通過動員號召全體黨員教師在踐行師德上做表率、當楷模,進一步優(yōu)化教育環(huán)境,營造良好氛圍,激勵帶動教職工愛崗敬業(yè)、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無私奉獻,為實驗中學教育集團新碧校區(qū)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fā)展提供有力保障。
學校師德師風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工作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任重而道遠。我們必須在學校教育工作的實踐中不斷學習思考,不斷總結創(chuàng)新探尋規(guī)律,找準問題科學引領。國家的興衰,取決于教育;教育的興衰,取決于教師。教師是立校之本,而師德師風是教育之魂。師德是教師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guī)范;師風即教師從教的道德作風。教育者;教育的全面振興,社會的全面進步呼喚有崇高師德師風的教育者;構建和諧社會的偉大目標更呼喚有崇高師德師風的教育者。師者為師亦為范,“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為人師表。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道德基因的轉接者。因此,師德師風,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的體現(xiàn),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xiàn)!師德師風需培養(yǎng)、需教育,更需每位教師加強自我修養(yǎng)!那就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師風,共同撐起新碧教育的藍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