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剛
摘要:在我們的印象中,數學一直是比較抽象、嚴謹的科目,對于初中生來說,可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會覺得力不從心,主要是由于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還沒有達到完善的地步,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地提升學生的數學理解力,讓學生能夠樹立起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情境教學的方式,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讓數學知識更“接地氣”,是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初中;數學;情境教學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情境教學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主動與積極學習的有效方法,數學教師應該積極探索,為學生打造別具一格的初中數學課堂。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們一直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情境教學的方式,能夠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以及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引導性,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以下是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實踐所總結的教學經驗,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師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教學建議。
一、故事情境,提升學生的理解力
很多時候刻板的印象會讓我們對數學產生“知難而退”的想法,從而導致在數學課堂中學生會出現發(fā)呆、走神等問題,使得初中數學的教學效率不斷地下降。針對此現狀,教師可以利用有趣的數學故事,來改變學生對數學課堂的固有印象,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還能夠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的人文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等。故事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途徑,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對數學課堂的期待值,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還能夠增強學生的數學審美能力,何樂而不為?
例如,教師在教學“概率”的時候,可以向學生講述梅勒與他的朋友賭局分配金幣的故事,讓學生在故事中感悟簡單概率的相關知識。同時還有我們耳熟能詳的寓言故事——《龜兔賽跑》,教師可以將其放在“函數”的課堂中,比如:在龜兔賽跑的過程中,一開始兔子遙遙領先,但是它過于自負,在路上睡了一覺,導致烏龜先到達了終點。針對此故事,教師帶領學生一起繪制一個函數關系圖,讓學生能夠清晰地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從而增強對數學課堂的期待,提高自身對數學課堂的熱愛,最終提升數學課堂的學習效率。
二、游戲競賽,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力
在任何科目的學習中,競爭意識都不可或缺,這是激發(fā)學生學習潛力的重要方式,對于提升學生整體與個體認知水平有巨大的推動力。因此在初中數學的課堂中,教師也要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從而讓學生在數學知識的探索中迸發(fā)出無限的潛力。游戲競賽的形式既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還能夠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幫助教師開展競賽活動的重要方式。學生通過游戲競賽增強了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提高了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展現出自己的數學實際水平,可謂一石三鳥。
例如,教師在教學“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時候,為學生設計了“游戲接龍”的競賽,首先教師提出式子:5x+y=60,然后教師隨機地挑選出一名學生為x或者y賦值,緊接著該名學生需要再隨機地挑選一個人,回答出相應的x或者y的值,并且為x或者y賦予新的值,之后重復進行,直到班級中的學生都回答過問題。最后大家一起選出回答最快又正確的學生進行獎勵,比如本周免擦黑板等。教師將游戲競賽搬到數學的課堂中,讓學生能夠瞬間集中精力進行聽課或練習,是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效率的重要方式。
三、互助情境,增強學生的探究力
在以人為本的學生觀中,我們強調學生是獨特的人,是具有獨立意識的個體。在一個班級中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必然會存在差異化,這對于教師來說是十分有利的。教師可以利用這種差異化來組建學習小組,從而形成互助情境,讓學生在小組內部形成互補的關系,同時也能夠相互幫助。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自身的性格特征等進行小組劃分,應該確保小組之間能夠“勢均力敵”,小組內部“層次分明”,這樣才能夠保障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互助情境。
例如,教師在教學“勾股定理”的時候,首先教師讓學生畫出一個直角三角形,直角邊長分別為3cm與4cm。此時讓學生用尺子量出斜邊為多少厘米?學生回答:“斜邊為5cm?!比缓蠼處熥寣W生按照學習小組進行探索:“3、4、5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是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符合這一定律?”此時學生開啟了熱烈的討論與探究環(huán)節(jié),最后在教師的總結與指導下得出了“a2+b2=c2”的勾股定理。在此過程中不僅加強了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營造了互助的學習氛圍,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探究能力,提高了學生的數學實力。
總而言之,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數學教師也要不斷地探索出更為新穎的情境教學方式,為學生帶來更合理、科學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故事、游戲、互助都是為了讓學生在數學的課堂中散發(fā)昂揚的生機,從而用高度運轉的大腦去吸收與消化我們的數學知識,最終能夠提升數學學習的能力。最后,情境讓數學知識變得更容易理解,更能被學生所接受,同時也能為初中課堂帶來更多的歡樂與趣味,教師應該廣泛地應用與提倡。
參考文獻:
[1]向劍.初中數學創(chuàng)設有效教學情境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8.
[2]周亞麗.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情境創(chuàng)建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