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彥如
摘要:傳統(tǒng)的法律基礎教學往往更加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但是實際上,想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就必須注重教學過程中的實踐和應用。本文將針對大學生法律基礎課教學改革與實踐進行簡單介紹。
關(guān)鍵詞:大學生 法律基礎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D9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8-0127-02
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水平,不僅影響他們自身,還會對國家的命運和發(fā)展產(chǎn)生影響。法律基礎課是大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意識,拓寬學生的法律知識。為了能夠適應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提高大學生的法律綜合意識和能力,我們需要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以應用和實踐為重點,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fā),全面建設新型的法律基礎課堂。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改變傳統(tǒng)授課方法,引入實際案例輔助教學
課堂是教學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也是實施教學過程的主要途徑。多年以來,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教師都在課堂上采用灌輸式教學法來開展教學,這種教學方法不僅無法提高教學效率,甚至還會降低學生對法律基礎課程的興趣。所以,在對法律基礎這門課程進行教學改革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改革傳統(tǒng)的課堂授課方法,拒絕那些投喂式教學,適當引入一些實際案例,通過案例的輔助來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真正掌握知識點。
大學生學習法律基礎知識,并不是為了記住那些條條框框的法律條文,而是需要運用基礎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維護合法權(quán)益。為了能夠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將法律知識和實踐結(jié)合起來,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學校的圖書資源,在上課之前組織學生到圖書館有針對性地查閱一些法律材料以及法律案例,這樣一來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就會變得更多。除此之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前把與法律基礎知識相關(guān)的案例做好歸類分析,然后利用多媒體課件等形式將其放大在屏幕上,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查閱的資料來對案例作出有效分析。學生對于實際案例的交流和討論,實際上就是對所學知識的運用過程。
二、自主創(chuàng)設模擬法庭,豐富大學生的感官體驗
想要學生真正理解法律基礎知識,必須讓學生深入實踐過程,強化實踐的感受和體驗,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因此在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的時候,我們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自主創(chuàng)設模擬法庭,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實踐當中去,豐富感官體驗,提高知識的應用能力。模擬法庭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因為這種手段能夠讓學生親身體驗法庭現(xiàn)場的嚴肅性以及法律的公平與公正。定期組織自設模擬法庭,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更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面臨突發(fā)事件的適應性。
具體來說,教師可以提前一段時間來向?qū)W生宣告模擬法庭這個活動,為學生留出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去準備模擬法庭上所需要的法律法規(guī)材料,選擇一些典型的實際案例。在模擬法庭上把學生分成三到四個組,各組同學自己推薦出審判人員、公訴人、辯護律師、被告、證人等等。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jù)所學的知識點來組織程序的正常進行,對于班里的其他學生,也要組織他們用自身的知識經(jīng)驗來檢驗開庭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否符合法律規(guī)定。在模擬法庭結(jié)束之后,教師要對這個過程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實時的點評,幫助學生增強自我意識,改掉在此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小錯誤,提高自身的法律水平。
三、定期組織學生實地參觀,促進參與幫教活動
實地參觀活動以及幫教活動,都是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法律意識、提高學生法律水平的活動形式。學校方面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到少年犯管教所、勞動教養(yǎng)所、女子監(jiān)獄等地方進行實地的參觀和考察,并開展幫教活動。
幫教活動的形式有很多種。學生可以向幫教對象宣傳基礎法律知識,幫助他們答疑解惑,鼓勵他們樹立認真改造的信念,這種做法不僅能讓幫教對象提高法律意識,更能幫助學生強化學習法律知識的感受。學校方面可以提前聯(lián)系管教所以及教養(yǎng)所等單位,從這些單位中選取一些改造比較好的勞教人員,現(xiàn)身說法,讓學生認識到犯罪給他人和自己帶來的巨大危害。這種實地考察對于大學生來說是全新的,所以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更能夠開拓學生的視野。
四、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豐富學生的知識來源
大學里的第二課堂活動形式豐富多樣,有社會活動類型,如配合老師的課題開展一些社會調(diào)研工作,還有知識競賽類型以及創(chuàng)新制作類型等。對于法律基礎這門課程,教師在進行教學改革的時候也要適當考慮第二課堂活動。以法律基礎課程為依據(jù)的第二課堂活動,能夠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當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識和水平。
法律基礎的第二課堂活動類型有很多種。比如可以請律師、法官和檢察官,針對一些全省和全國發(fā)生的典型案例或者熱點問題舉辦講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在聆聽和討論的過程中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的問題。除此之外,還可以適時地開展一些診所法律教育,開展法律救援活動。學校方面可以組織學生直接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法律援助和咨詢。在一些地域比較偏遠的農(nóng)村,很多人的法律意識淡薄,對于一些涉及法律糾紛的事件無法科學地處理。對此學校方面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法律知識的宣傳教育,既能夠提高學生對法律知識的掌握程度,又能夠幫助別人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諸如此類的第二課堂活動還有很多種,為了能夠讓法律基礎課程的改革更加適合學生,在組織第二課堂活動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學習意愿,盡可能在滿足學生需求的同時,為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
五、創(chuàng)新改革考評方法,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很多時候,一提到教學的改革,我們腦海中往往最先想到的就是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實際上,需要被改革的地方有很多,考試方法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一般來說,大學里的考評方法雖然會適當加入一些平時成績,但還是以期末考試為主,這種一錘定音的方法并不能綜合考查學生的法律能力和水平。所以我們也需要對考評的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具體來說,考試方法的創(chuàng)新可以根據(jù)前面我們所提到的教學改革來進行。比如說模擬法庭,很多學生在模擬法庭過程中表現(xiàn)良好,他們在扮演法庭上的各種各樣的角色之前已經(jīng)大量收集了相關(guān)資料,以進行指控、辯護以及發(fā)問。對于這些學生進行考核的時候,可以適當?shù)貙⑺麄冊谀M法庭中的表現(xiàn)作為衡量學期考試成績的重要指標。再比如說利用實際案例來輔助教學,在實際案例的分析和探討過程中,也有部分學生表現(xiàn)優(yōu)秀,他們擁有較高的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語言組織能力比較好。對于這些學生,教師可以充分挖掘他們的法律能力,加入一些口試環(huán)節(jié),訓練他們分析解決案例的技能,并將此作為考試成績的重要指標。在對考試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公平公正,盡可能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通過自身的表現(xiàn)和努力來提高成績。
總而言之,法律基礎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模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大學生的發(fā)展要求,因此教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迫在眉睫。
參考文獻:
[1]叢焱.高校法律基礎課教學改革初探[J].遼寧經(jīng)濟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遼寧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3).
[2] 朱顏娟.當前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若干問題與對策的思考[J].廣東技術(shù)師范學院學報,2016(5).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