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霞
(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qū)崇文中學,山東 煙臺)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掌握勾股定理,并能運用勾股定理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經歷探索勾股定理的過程,了解利用畫圖、數格子和割補法等探索勾股定理的方法,發(fā)展學生的推理意識、主動探究的習慣及歸納總結的能力,感受數形結合和從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愛國熱情,讓學生體驗自己努力得到結論的成就感,體驗數學充滿探索和創(chuàng)造,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重點難點
重點:經歷探索勾股定理的發(fā)現過程,并能用它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難點:勾股定理的發(fā)現過程.
教學過程
1.一根長2.5米的竹竿能否從如圖所示的門框內通過?為什么?
設計意圖:利用本題設疑,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激發(fā)其探究的欲望.
2、出示幻燈片2:動畫演示美麗的勾股樹.
設計意圖:通過動畫欣賞,感受數學美,設置懸念,引發(fā)學生探索的興趣.
出示幻燈片3
1.分別以3cm、4cm為直角邊做直角三角形,并測量斜邊的長度,通過計算初步發(fā)現結論.
出示幻燈片4
2.再次嘗試以6和8、5和12、1.6和2.4為直角邊做直角三角形.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初步感受直角三角形三邊的數量關系,并進行大膽的猜想,發(fā)展動手能力,大膽猜想的勇氣.
出示幻燈片5
1.觀察圖1
正方形A中有___________個小正方形,所以A的面積為______個單位.
正方形B中有___________個小正方形,所以B的面積為______個單位.
正方形C中有___________個小正方形,所以C的面積為______個單位.
2.學生討論、回答.教師讓學生說說是如何得出上面的結果的.
出示幻燈片6
讓學生思考圖2中的A,B,C的面積有怎樣的關系.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的設置重在讓學生參與探索,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出示幻燈片7
如果是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正方形A、B、C的面積也有這個關系嗎?提問:
1.圖 3 中,A,B,C 之間有什么關系?
2.圖 4 中,A,B,C 之間有什么關系?
3.從圖 1,2,3,4 中你發(fā)現什么?
學生討論、交流形成共識后,教師總結:以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為邊的正方形的面積和,等于以斜邊為邊的正方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不僅有利于突破難點,而且為歸納結論打下基礎,讓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無形中得到提高.
出示幻燈片11
1.圖3中,你能用三角形的邊長表示正方形的面積嗎?
2.你能發(fā)現直角三角形三邊長度之間的關系嗎?
出示幻燈片12
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這就是著名的“勾股定理”.
也就是說:如果直角三角形的兩直角邊為a,b,斜邊為c,那么a2+b2=c2.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發(fā)揮主體作用,通過合作交流,歸納出了勾股定理的雛形,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得以培養(yǎng),并體驗了從特殊到一般的認知規(guī)律.
幻燈片出示勾股定理的由來:我國古代稱直角三角形的較短的直角邊為勾,較長的為股,斜邊為弦.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勾股定理的由來,感受我國先輩的智慧,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fā)愛國熱情.
一個門框的尺寸如圖所示,一根長2.5米的竹竿能否從門框內通過?為什么?
設計意圖:回歸生活,讓學生解決課本開頭情景中的問題,增強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增加學以致用的樂趣和信心.
1.這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哪些知識和思想方法?
2.對這些內容你有什么體會?請與你的同伴交流.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腦海中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從不同的角度談收獲,通過與其他同學交流,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