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是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常見的三大惡性腫瘤之一,由于卵巢位于盆腔深部,早期病變不易發(fā)現(xiàn),晚期病例也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因此卵巢癌致死率居婦科惡性腫瘤首位,已成為嚴重威脅婦女生命和健康的主要腫瘤。卵巢癌的病因和治療仍是尚未解決的難題。流行病學和臨床研究均有證據(jù)表明雌激素相關因子在卵巢癌的發(fā)生、發(fā)展中可能起作用[1]。卵巢癌是性激素依賴性腫瘤,雌激素參與了卵巢癌的發(fā)生,雌激素受體的研究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本研究采用免疫組化方法研究上皮性漿液性卵巢癌中 ERRα、AROM的表達情況,以探尋上皮性漿液性卵巢癌中雌激素相關因子表達及內分泌治療的可行性。
收集2016年1—12月赤峰學院附屬醫(yī)院婦科手術切除卵巢組織的蠟塊共90例,行HE染色復查診斷及免疫組化研究,臨床、隨訪及病理資料完整。其中50例卵巢上皮性漿液性癌為惡性組,20例卵巢良性腫瘤為良性組,20例正常卵巢組織為正常組。卵巢上皮性漿液性癌患者年齡23~75歲,平均年齡(50.3±14.6)歲;腫瘤大小2~10 cm,平均大?。?.3±2.2)cm;腫瘤TNM臨床分期其中Ⅰ期12例,Ⅱ期7例,Ⅲ期26例,Ⅳ期5例;腫瘤病理分級其中G1為14例,G2為8例,G3為28例;淋巴結轉移患者23例,無淋巴結轉移患者27例,所有患者術前未接受放療、化療治療。卵巢良性腫瘤患者年齡25~73歲,平均年齡(52.5±15.1)歲;腫瘤大小2~8 cm,平均大小(4.8±1.9)cm。正常卵巢組織患者年齡28~73歲,平均年齡(54.2±16.3)歲。
AROM,兔抗人多克隆抗體,稀釋濃度1∶100,購自美國Santa Cruze公司;ERRα,兔抗人多克隆抗體,稀釋濃度1∶100,購自美國Santa Cruze公司。
組織以10%甲醛固定,常規(guī)脫水,石蠟包埋,4 μm厚連續(xù)切片,常規(guī)HE染色切片經兩位病理醫(yī)生復診。免疫組化步驟參照說明書操作,略加改進。石蠟切片常規(guī)脫蠟、脫水,暴露抗原、抗原修復,加正常血清,分別滴加一抗ERRα和AROM,PBS沖洗,再滴加生物素標記第二抗體,PBS沖洗,DAB顯色,蘇木素復染,梯度酒精脫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樹膠封片。用已知宮頸癌陽性切片作陽性對照,用PBS代替一抗作陰性對照。
胞漿或胞核表現(xiàn)棕黃色或棕褐色顆粒為陽性細胞。高倍鏡下選擇5個有代表性視野計數(shù),每個視野100個細胞,計算高倍視野中陽性癌細胞百分數(shù),<10%為陰性,陽性細胞數(shù)10%~25%(+)、25%~50%(++)、>50%(+++)。
應用SPSS 20.0軟件處理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采用Spearman等級相關性分析法分析ERRα與AROM相關性,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ERRα在惡性組中高表達,表達陽性率78%,高于正常組(30%)及良性組(35%),與正常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4.34,P<0.01);與良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1.72,P<0.01);正常組與良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14,P>0.05)。AROM在惡性組中低表達,陽性表達率36%,低于正常組(75%)及良性組(70%),與正常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72,P<0.01);與良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65,P<0.01);正常組與良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25,P>0.05)。見表1。
表1 ERRα、AROM在不同組織中表達情況[n(%)]
ERRα、AROM陽性表達情況與上皮性漿液性卵巢癌腫瘤大小、病理分期、病理分級、淋巴結有無轉移的關系見表2。T1、T2期卵巢癌組織中ERRα陽性表達率低于T3、T4期(χ2=5.45,P<0.05);G1、G2卵巢癌組織中ERRα陽性表達率低于G3(χ2=6.34,P<0.05);淋巴結未轉移卵巢癌組織中ERRα陽性表達率低于淋巴結有轉移(χ2=4.06,P<0.05);腫瘤直徑≤5 cm卵巢癌組織中ERRα陽性表達率75.0%,而腫瘤直徑>5 cm為80.8%,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24,P>0.05);T1、T2期卵巢癌組織中AROM陽性表達率高于T3、T4期(χ2=18.89,P<0.05);G1、G2卵巢癌組織中AROM陽性表達率高于G3(χ2=5.86,P<0.05);淋巴結未轉移卵巢癌組織中AROM陽性表達率高于淋巴結有轉移組(χ2=7.79,P<0.05);腫瘤直徑≤5 cm卵巢癌組織中AROM陽性表達率41.7%,而腫瘤直徑>5 cm為30.8%,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64,P>0.05)。
表2 卵巢癌組織中ERRα、AROM表達情況[n(%)]
卵巢上皮性漿液性癌標本ERRα與AROM的表達情況見表3,Spearman等級相關性分析法分析發(fā)現(xiàn)兩者陽性表達情況存在負相關關系(rs=-0.715,P<0.05)。
表3 ERRα與AROM表達相關性
卵巢癌死亡率仍高居婦科惡性腫瘤首位,究其原因是難以早期發(fā)現(xiàn)且病因不清。AROM是雌激素生物合成過程中最后一步限速酶,國內外多項研究表明AROM在乳腺癌[2-3]、子宮內膜癌[4]、子宮內膜異位癥[5]等疾病中有高表達,并對這些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起重要作用,而且應用芳香化酶抑制劑治療這些疾病已收到較好療效,因此有必要對其在卵巢癌組織中的表達情況及作用進行進一步研究,以更深入地了解局部雌激素在卵巢癌的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并為卵巢癌的內分泌治療提供新的途徑[6]。芳香化酶又稱為雌激素合成酶,是雌激素合成過程中的最后一步限速酶,生育年齡婦女的卵巢是雌激素合成的主要部位,芳香化酶的主要作用是將睪酮和雄烯二酮轉化為雌二醇(E2)和雌酮[7],絕經后雌激素主要是在脂肪、肌肉和腎上腺等組織中合成的,這些組織中雌激素的合成主要是在芳香化酶和17β羥類固醇脫氫酶的參與下合成[8]。ERR是以雌激素受體DNA結合域(DBD)為探針,采用低嚴謹雜交技術篩選人cDNA文庫得到的一種新的受體[9-10],對卵巢癌的研究顯示ERRα蛋白主要表達于卵巢癌細胞核內[11]。ERRαmRNA高表達與卵巢癌患者的預后差有關,而ERRγmRNA高表達可能提示患者預后較好, 并推測ERRα以及ERRγ可能通過結合ERRE元件而啟動效應表達并誘導卵巢細胞過渡增生進而惡性腫瘤樣改變[12-13]。
本研究采用免疫組化技術檢測正常卵巢組織、卵巢良性腫瘤及卵巢癌組織中ERRα與AROM蛋白的表達水平并進行相關性分析。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ERRα在卵巢癌組織中高表達,而在正常卵巢組織及良性腫瘤組織中低表達,卵巢癌組織中表達水平高于正常卵巢及良性腫瘤組織,且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ERRα的高表達與腫瘤分期、分級、淋巴結有無轉移有關,而與腫瘤直徑大小無關;AROM在在卵巢癌組織中低表達,而在正常卵巢組織及良性腫瘤組織中高表達,卵巢癌組織中表達水平明顯低于正常卵巢及良性腫瘤組織,且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ROM的低表達與腫瘤分期、分級、淋巴結有無轉移有關,而與腫瘤直徑大小無關;ERRα與AROM在卵巢癌組織中之間表達情況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且呈負相關。
我們認為上皮性漿液性卵巢癌中ERRα高表達及AROM低表達與卵巢癌的分期、分級、有無淋巴結轉移有關,提示ERRα選擇性抑制劑可能是防治卵巢癌發(fā)生的可行途徑之一,而AROM低表達與ERRα高表達可能存在相關因子表達通路,因此進一步研究、探索上皮性漿液性卵巢癌的發(fā)病機制和新的治療手段是非常必要的,通過本研究可以證實ERRα與AROM表達在卵巢癌生物學過程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為治療卵巢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我們的研究顯示上皮性漿液性卵巢癌中也存在這些雌激素相關因子的變化,這些因子是否能成為卵巢癌內分泌治療的新靶點還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