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是女性疾病中發(fā)病率較高的一種[1]。越來越多的早期篩查和更有效的治療方法已在一定程度上減低了乳腺癌的死亡率,盡管如此,乳腺癌仍是世界范圍內女性死亡的主要病因。乳腺癌早期并無明顯癥狀,隨著病情的嚴重,若是不及時治療,將影響患者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2]。對該疾病的治療不徹底,也會導致疾病的復發(fā),影響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3]。文章通過檢測乳腺疾病患者血清中腫瘤標志物(CEA、CA125、CA153)和細胞因子(TSGF、VEGF、TGF-β1)的含量,探討它們在乳腺癌診斷治療中的臨床意義。
選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到我院進行乳腺疾病治療的患者120例,經確診乳腺癌患者有60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60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除患有乳腺疾病外,并無其他重大疾病。所有患者均為女性,乳腺癌組患者年齡23~67歲,平均年齡(44.42±12.24)歲;良性乳腺疾病組患者年齡24~68歲,平均年齡(45.31±11.89)歲?;颊吣挲g、學歷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能夠堅持配合實驗研究,且均為自愿參加。
對兩組患者空腹抽取靜脈血4 ml,及時離心分離血清,置-20℃低溫保存,統(tǒng)一檢測。由鄭州安圖A2000發(fā)光檢測分析儀及配套試劑檢測腫瘤標志物CEA、CA125及CA153含量。使用多功能酶標儀對患者血清中細胞因子TSGF、VEGF、TGF-β1進行檢測,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書操作。
相關研究數(shù)據(jù)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乳腺癌組患者CEA、CA125、CA153水平明顯高于良性乳腺疾病組患者(t=7.49、8.05、6.94,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相關腫瘤標志物(±s)
表1 兩組患者相關腫瘤標志物(±s)
組別 例數(shù) CEA(ng/L) CA125(U/ml) CA153(U/ml)乳腺癌組 6023.21±10.1348.48±16.4357.84±18.45良性乳腺疾病組 602.59±1.0811.28±3.8513.58±2.64
乳腺癌組TSGF、VEGF、TGF-β1水平明顯高于良性乳腺疾病組(t=5.98、11.46、9.40,P<0.05),詳見表2。
乳腺癌是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之一,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增加的趨勢。引起該疾病的原因較多[4],例如患者生活習慣或工作壓力,以及其他相關疾病引起的并發(fā)癥,或是由于遺傳因素引起[5]。乳腺癌診斷和檢測的準確性,對患者疾病的治療有積極作用[6]。
血清腫瘤標志物和細胞因子是臨床常用的檢測指標,CEA在胚胎期含量較高,雖然胃腸道等空腔臟器腫瘤時會有升高,但它并無器官特異性。CA125是一種糖類性質的腫瘤相關抗原,對于上皮卵巢癌有特殊的診斷價值,研究發(fā)現(xiàn)其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也呈現(xiàn)高表達[7]。CA153在乳腺癌組織中呈高表達,陽性率可達30%~50%[8]。
表2 兩組患者相關細胞因子(±s)
表2 兩組患者相關細胞因子(±s)
組別 例數(shù) TSGF(U/ml) VEGF(ng/L) TGF-β1(ng/L)乳腺癌組 6093.14±15.23136.83±14.47107.58±13.84良性乳腺疾病組 6022.49±8.3173.58±5.6431.44±8.59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與腫瘤特異性生長因子(TSGF)均是與血管形成有關的細胞因子,研究[9]發(fā)現(xiàn)降低這兩種因子的表達水平,就可以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減少內皮細胞有絲分裂,遏制腫瘤的再生與發(fā)展。轉化生長因子(TGF-β1)是淋巴細胞、巨噬細胞和其他組織細胞分泌的蛋白質細胞因子家族中的一員,具有廣泛的生物學作用,包括抑制細胞的更新、誘導分化、刺激膠原的產生。在乳腺癌發(fā)病的早期[10-12],TGF-β1水平升高,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
本研究發(fā)現(xiàn),乳腺癌患者血清中腫瘤標志物(CEA、CA125、CA153)和細胞因子(TSGF、VEGF、TGF-β1)的含量高于良性乳腺疾病組患者,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梢娔[瘤標志物與細胞因子聯(lián)合檢測,對乳腺良惡性疾病的鑒別診斷具有良好的診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