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引南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人民醫(yī)院內(nèi)科,海南 瓊中 572900)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內(nèi)科常見的急癥。此病患者可出現(xiàn)嘔血、排黑便、乏力、出冷汗、心慌等癥狀,且多數(shù)患者均伴有血容量減少和急性周圍循環(huán)衰竭。此病的致死率高達8%~13.7%。對此病患者進行治療的關鍵是及時為其止血[1]。為了探討和分析用生長抑素聯(lián)合烏司他丁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筆者對98例此病患者進行了平行對照試驗。
選擇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人民醫(yī)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期間收治的9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均存在嘔血、排黑便、乏力等癥狀,且其白細胞計數(shù)和血淀粉酶的水平均明顯升高。其中,排除對生長抑素和烏司他丁過敏的患者。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生長抑素組和研究組。在生長抑素組患者中,有女23例(占46.94%),男26例(占53.06%);其年齡為37~76歲,平均年齡為(56.92±4.98)歲;其中,因患有消化性潰瘍而引發(fā)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有21例(占42.86%),因患有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而引發(fā)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有13例(占26.53%),因存在急性胃黏膜損害而引發(fā)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有8例(占16.33%),因其他原因而引發(fā)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有7例(占14.29%)。在研究組患者中,有女24例(占48.98%),男25例(占51.02%);其年齡為36~77歲,平均年齡為(57.93±4.99)歲;其中,因患有消化性潰瘍而引發(fā)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有20例(占40.82%),因患有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而引發(fā)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有14例(占28.57%),因存在急性胃黏膜損害而引發(fā)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有9例(占18.37%),因其他原因而引發(fā)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有6例(占12.24%)。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相比,P>0.05。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補充血容量、抑酸、糾正水電解質(zhì)紊亂及預防并發(fā)癥等常規(guī)治療。在此基礎上,用生長抑素對生長抑素組患者進行治療。生長抑素(生產(chǎn)廠家:MerckSeronoSAAubonneBranch;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90929)的用法是:首先用250 μg的此藥對患者靜脈推注。推注完成后,立即用250 μg的此藥對患者進行靜脈泵注,1次/d,連續(xù)泵注3 d[2]。用生長抑素聯(lián)合烏司他丁對研究組患者進行治療。生長抑素的用法同上。烏司他?。ㄉa(chǎn)廠家:廣東天普生化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9990134)的用法是:將10萬U的此藥溶于250 ml的生理鹽水中,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2次/d,連續(xù)用藥3 d[3]。
進行治療前后,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白細胞介素-2(IL-2)、白細胞介素-6(IL-6)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IL-6和TNF-α的水平越高,表示患者體內(nèi)的炎癥反應越嚴重。IL-2的水平越高,表示患者的免疫功能越佳[4]。
顯效:經(jīng)治療,患者嘔血、排黑便等癥狀基本消失,其白細胞計數(shù)和血淀粉酶的水平均恢復正常。有效:經(jīng)治療,患者嘔血、排黑便等癥狀明顯減輕,其白細胞計數(shù)和血淀粉酶的水平均有所下降。無效:經(jīng)治療,患者嘔血、排黑便等癥狀未減輕,其白細胞計數(shù)和血淀粉酶的水平均未下降。
用SPSS20.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IL-2、IL-6及TNF-α的水平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IL-6和TNF-α的水平均低于生長抑素組患者(P<0.05),其IL-2的水平高于生長抑素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IL-2、IL-6和TNF-α的水平(ng/L,)
表1 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IL-2、IL-6和TNF-α的水平(ng/L,)
注:*與生長抑素組治療后相比,P<0.05
組別 例數(shù) IL-2 IL-6 TNF-α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生長抑素組 49 3.72±0.59 5.01±0.63 90.65±7.99 36.96±4.92 12.76±1.23 6.98±1.31研究組 49 3.75±0.57 7.03±0.76* 91.36±7.88 16.76±0.93* 12.36±1.09 4.77±1.01*
研究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生長抑素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患者的療效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腸等部位發(fā)生的出血。消化性潰瘍患者、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和急性胃黏膜損害患者是此病的高發(fā)群體。臨床上治療此病的關鍵是及時為患者止血。生長抑素是一種可抑制胃蛋白酶和胃酸分泌的藥物。此藥可顯著減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內(nèi)臟的血流量,降低其門靜脈和門靜脈側支循環(huán)的壓力,從而可起到止血的作用[5]。烏司他丁是從人尿液中提取出的糖蛋白,可抑制炎性介質(zhì)的釋放,清除氧自由基,從而可提高人體的免疫力[6]。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用生長抑素聯(lián)合烏司他丁治療上消化道出血可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并能改善患者IL-2、IL-6、TNF-α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