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巖
(山西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超聲科,山西 太原 030013)
泌尿系統(tǒng)梗阻患者的腎盂和腎盞可出現(xiàn)擴張,使其腎盂和腎盞中潴留大量的尿液,從而形成腎積水[1]。腎積水的發(fā)生可使患者的腎功能出現(xiàn)異常,腎積水嚴重者可發(fā)生腎功能衰竭。因此,臨床上應及時解除此病患者輸尿管梗阻的癥狀[2]。彩超導向下經(jīng)皮腎穿刺造瘺術具有微創(chuàng)、操作簡單、實用性強、輻射量小的特點,現(xiàn)已被廣泛地應用于腎積水的臨床治療中。為了進一步探討用彩超導向下經(jīng)皮腎穿刺造瘺術治療腎積水的效果,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間山西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收治的80例腎積水患者。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29例;其年齡為25~78歲,平均年齡為(52.0±2.3)歲;其中,導致這些患者輸尿管梗阻的原因為尿路中存在結石的患者有40例,為存在輸尿管畸形的患者有28例,為有晚期腫瘤浸潤的患者有10例,為患有泌尿系結核的患者有2例。在進行手術前,對這些患者進行血液生化檢查的結果顯示其血尿素氮、血肌酐的水平均明顯升高。
這些患者入院后,均對其進行彩超導向下經(jīng)皮腎穿刺造瘺術。進行彩超導向下經(jīng)皮腎穿刺造瘺術時使用的儀器是:東芝SSA-680A型檢查儀和專用穿刺探頭、百勝AU-5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儀及專用穿刺探頭(探頭的頻率為3.0~5.0 MHz)。根據(jù)患者的病情為其選擇進行單側經(jīng)皮腎穿刺造瘺術或雙側經(jīng)皮腎穿刺造瘺術。在進行手術前,均對這些患者進行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及凝血功能檢查。在進行手術時,讓患者取側臥位或俯臥位,將其腰背部墊高。使用彩色超聲多普勒超聲檢查儀對患者患側的腎臟進行觀察,以準確地選取穿刺的角度、路徑和深度。在進行穿刺前,對患者的穿刺部位進行常規(guī)的消毒、鋪巾,并使用濃度為2%的利多卡因?qū)ζ浯┐滩课贿M行局部浸潤麻醉。使用超聲定位器對患者的穿刺部位進行定位,使用介入穿刺針對其穿刺部位進行穿刺,直至其腎周表面。在進行穿刺時指導患者屏氣,然后快速地刺入其腎盂。退出針芯,如果有黃色尿液流出,說明穿刺成功。待金屬導絲刺入患者的腎盂后,退出穿刺針,將引流管通過擴張管送至患者的體內(nèi)。拔出導絲,將尿液引流至尿袋內(nèi)。固定引流管,以防引流管發(fā)生脫落。經(jīng)彩色超聲檢查儀觀察患者引流管的位置,對其引流管的位置進行調(diào)整,以確保引流管通暢。進行手術后,告知患者留院觀察30 min。
1)觀察這些患者進行彩超導向下經(jīng)皮腎穿刺造瘺術的穿刺效果。2)記錄這些患者在進行手術前后其血尿素氮、血肌酐、尿酸的水平和尿量。
使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進行手術后,在這80例患者中,進行單側經(jīng)皮腎穿刺造瘺手術的患者有69例,進行雙側經(jīng)皮腎穿刺造瘺手術的患者有11例,這些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這些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和尿酸的水平均低于進行手術前(P<0.05),其尿量多于進行手術前(P<0.05)。進行手術后,這些患者均未出現(xiàn)明顯出血、腹腔臟器損傷等并發(fā)癥。詳情見表1。
表1 80例腎積水患者在進行手術前后其各項腎功能指標的比較()
表1 80例腎積水患者在進行手術前后其各項腎功能指標的比較()
注:#與進行手術前相比,P<0.05。
時間 例數(shù) 血尿素氮(mmol/L) 血肌酐(μmol/L) 尿酸(μmol/L) 尿量(ml)手術前 80 28.20±5.23 601.44±373.23 460.25±106.12 325.64±139.45手術后 80 9.90±3.25# 251.00±123.42# 263.26±128.01# 1251.04±33.32#t值 26.582 7.973 10.596 -42.903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輸尿管梗阻可誘發(fā)腎積水和腎功能異常,這會給患者的預后及生活質(zhì)量帶來嚴重的影響[3]。研究發(fā)現(xiàn),腎結石是引發(fā)梗阻性腎積水的重要因素。
臨床上治療腎積水的主要原則是及時解除患者輸尿管梗阻的癥狀,以保護其腎功能。過去,臨床上常用輸尿管引流術對腎積水患者進行治療,但易損傷其尿道,且難以根治其輸尿管堵塞的癥狀[4]。造瘺術是目前臨床上治療腎積水的常用方法之一。經(jīng)皮腎穿刺造瘺術是一種新型的造瘺手術。對腎積水患者進行經(jīng)皮腎穿刺造瘺術,可有效地避免患者在手術中發(fā)生大出血、臟器功能受損等情況。近年來,隨著超聲影像技術的不斷進步,彩超導向下經(jīng)皮腎穿刺造瘺術被廣泛地應用于腎積水的臨床治療中。該技術具有高效、實時顯像、引導治療準確度高和靈敏度高、檢查費用低等特點。研究發(fā)現(xiàn),與實施X線導向下經(jīng)皮腎穿刺造瘺術相比,實施彩超導向下經(jīng)皮腎穿刺造瘺術使用放射線的量更少。此外,超聲顯像還能夠清晰地顯示出患者腎臟內(nèi)部的結構,確保穿刺角度和穿刺深度的準確性,且患者手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較低。為了有效地提高對腎積水患者進行穿刺的成功率,醫(yī)生在對其進行彩超導向下經(jīng)皮腎穿刺造瘺術時應注意以下三點:1)在為患者選擇穿刺點時,應避開其臟器和大血管;2)在為患者選擇進針路徑時,應避開其腎柱,以免其發(fā)生大出血;3)在對患者進行穿刺時,應指導其屏氣,并將其引流管固定妥善,以防其引流管發(fā)生脫落。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用彩超導向下經(jīng)皮腎穿刺造瘺術治療腎積水的效果較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