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方毅 陳桂明 瞿玉興 夏圣
1江蘇大學醫(yī)學院免疫學與免疫檢驗教研室/醫(yī)學檢驗研究所(江蘇鎮(zhèn)江 212013);2高郵市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江蘇高郵 225600);3常州市中醫(yī)院骨科(江蘇常州 213000)
骨髓瘤是一種骨髓中出現(xiàn)單克隆漿細胞大量增多的惡性血液疾病,以骨痛、腎功能不全、貧血、高鈣血等癥狀為特征,發(fā)病率約為血液系統(tǒng)腫瘤的十分之一[1]。近年來,隨著不少免疫調(diào)節(jié)藥物及蛋白酶抑制劑的問世,骨髓瘤患者預后得到明顯改善,但老年骨髓瘤患者仍存在預后較差的現(xiàn)象[2]。目前對骨髓瘤的發(fā)病機制尚未有明確定論,不少學者認為某些癌基因,如多藥耐藥基因(MDR1)[3]、白細胞分化抗原 269(CD269)[4]、N?RAS[5]、MT1[6]等的表達與骨髓瘤的發(fā)生發(fā)展關系密切。其中MDR1的表達產(chǎn)物P?gp蛋白可將進入腫瘤細胞的藥物泵出細胞外,削弱藥物治療效果,是人體重要的耐藥基因[7]。CD269基因則在維持漿細胞活性中起關鍵作用,且其調(diào)控的JNK信號通路能夠促進骨髓瘤細胞的增值與存活[8]。目前有關MDR1基因與CD269基因表達與老年骨髓瘤臨床病理特征及疾病預后間關系的報道較少,為進一步探討兩基因在骨髓瘤病情進展過程中機制,本研究通過采用定量PCR法檢測了骨髓瘤患者體內(nèi)MDR1基因與CD269基因的表達,同時對兩基因與骨髓瘤臨床病理表現(xiàn)及患者預后的關系進行探討。具體報道如下。
1.1研究對象以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高郵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老年骨髓瘤患者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為:(1)經(jīng)常規(guī)檢查、骨髓細胞學檢查、骨ECT、骨髓像分析等確診為骨髓瘤;(2)首發(fā)患者;(3)年齡超過65歲。最終符合標準的患者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患者平均年齡(71.6±4.6)歲。按照骨髓瘤的DS分期標準進行分期,Ⅰ期11例,Ⅱ期12例,Ⅲ期11例。此外,選取同期在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健康者30例為對照組,其中男18例,女12例,患者平均年齡(72.1±3.9)歲。骨髓瘤組與對照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程序均經(jīng)筆者所在醫(yī)院的醫(yī)學倫理委員審核、批準。
1.2儀器與試劑儀器:LightCycler?96全自動熒光定量PCR系統(tǒng)(Roche公司,96通量);臺式高速度冷凍離心機(德國ELRCRON公司);自動生化分析儀 LX?21(美國 BECKMAN公司);酶標儀(BMG,LABTECH POLARstar Omega);37°C恒溫培養(yǎng)箱(上海天呈科技有限公司)。
試劑:RNA逆轉(zhuǎn)錄試劑盒(上?;鶢栴D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D269和MDR1引物(美國 Santa Cruz公司),Trizol試劑(invitrogen公司),多聚賴氨酸(Sigma公司),二氨基聯(lián)苯胺顯色劑(南京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1.3方法
1.3.1MDR1基因檢測分別采集兩組約3 mL外周血,并將紅細胞裂解液加入離心管后震動1 min,8 000 r/min離心1 min后棄去上清液,搜集管底白色沉淀物。加入核裂解液,搖勻、65℃下反應1~2 h,待沉淀物完全溶解后加入蛋白清除液,0~5℃冰浴下反應10 min,隨后12 000 r/min離心10 min,上清加入90%乙醇溶液。使用Trizol試劑(Invitrogen公司生產(chǎn))提取總RNA,利用Primer ex?press 2.0軟件設計引物與探針,隨后將提取的RNA在20 μL反應體系中逆轉(zhuǎn)錄為cDNA。采用Light?Cycler?96全自動熒光定量PCR系統(tǒng)對各樣本進行分析,每個樣本重復測定3次,測定具體條件為:42℃條件下反應30 min,反轉(zhuǎn)錄后95℃預變性3 min,同溫度下95℃變性10 s,55℃退火30 s,72℃延伸1 min,最終經(jīng)歷30個循環(huán)。記錄MDR1的mRNA拷貝數(shù)。
MDR1特異性引物及探針序列
MDR1F:5′?CAGAATCCTCCTGCTGGAGTA?3′
MDR1R:5′?GAACCACTGCCTTGCTTTCTG?3′
MDR1P:5′?ACGCTAGCCTTGGAC?3′
(探針5′端標記熒光報告基團FAM,3′端標記不發(fā)光的基團MGB。產(chǎn)物長度為61 bp)
1.3.2CD269基因檢測分別采集兩組約100 μL骨髓液,并將300 μL Trizol及500 μL氯仿加入離心管后震動1 min,放置5 min,12 000 r/min離心10 min后吸取上清液轉(zhuǎn)移至新的離心管中。加入100 μL異丙醇,搖勻,室溫靜置5 min,12 000 r/min離心10 min后搜集底部沉淀。加入100 μL乙醇,搖勻,室溫靜置5 min,12 000 r/min離心5 min后搜集底部沉淀,風干5 min,加入50 μL DEPC水解待用。將提取的RNA在20 μL反應體系中逆轉(zhuǎn)錄為cDNA。采用LightCycler?96全自動熒光定量PCR系統(tǒng)對各樣本進行分析,每個樣本重復測定3次,測定具體條件為:94℃變性4 min,94℃反應15 s,60℃退火 40 s,72℃延伸30 s,最終經(jīng)歷40個循環(huán)。
CD269特異性引物及探針序列
CD269F:5′?ATGCAGCTGGCTTCA?3′
CD269R:5′?TTCGTGAGTAAGGGG?3′
CD269P:5′?TTGTGTCTGACTTACCA?3′
1.3.3隨訪隨訪時間從入院開始至最后一次隨訪或患者死亡的間隔時間。本研究隨訪時間為11~60個月,其中失訪病例1例,局部復發(fā)3例,死亡5例。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9.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均值±標準差表示,兩組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分析老年骨髓瘤患者中MDR1基因及CD269基因的表達與臨床病理特征及疾病預后的關系。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不同組MDR1基因與CD269基因的表達MDR1基因與CD269基因在骨髓瘤組表達高于對照組,且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MDR1基因、CD269基因的表達與疾病臨床數(shù)據(jù)關系考察不同臨床病理特征的MDR1基因與CD269基因表達情況,結(jié)果顯示MDR1基因與CD269基因表達在性別、年齡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生存時間、分期、復發(fā)以及CCI評分方面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著MDR1基因與CD269基因表達量升高的患者復發(fā)比例越高,且生存時間越短,CCI評分越高。見表2。
表1 不同組MDR1基因與CD269基因的表達情況Tab.1 The expression of MDR1 and CD269 in different groups ±s
表1 不同組MDR1基因與CD269基因的表達情況Tab.1 The expression of MDR1 and CD269 in different groups ±s
組別骨髓瘤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shù)34 30 MDR1基因12.24±1.07 0.44±0.13 63.770<0.001 CD269基因4.51±1.22 0.59±0.11 18.650<0.001
2.3 MDR1基因、CD269基因的表達與CCI評分的相關性分析Pearson相關性分析表明,MDR1基因表達與CCI評分呈正相關(r=0.786,P<0.001),CD269基因表達與CCI評分呈顯著正相關(r=0.825,P<0.001),MDR1基因表達與CD269基因表達呈顯著正相關(r=0.779,P<0.001)。
表2 MDR1基因、CD269基因表達與疾病臨床數(shù)據(jù)關系Tab.2 Relationship between MDR1 and CD269 gene expression and cliniical data of disease ±s
表2 MDR1基因、CD269基因表達與疾病臨床數(shù)據(jù)關系Tab.2 Relationship between MDR1 and CD269 gene expression and cliniical data of disease ±s
臨床病理參數(shù)年齡(歲)<70≥70性別男 女分期Ⅰ期Ⅱ期Ⅲ期復發(fā)否 是生存時間(月)<60≥60 CCI評分<5≥5例數(shù)20 14 20 14 11 12 11 3011.99±3 18.77±517.12±2812.06±26 7 MDR1基因12.09±1.44 12.36±1.32 12.27±0.98 12.19±1.21 7.24±0.65 12.05±1.17 18.56±3.41 1.09 2.65 3.44 1.33 11.79±1.21 16.24±2.12 t/F值0.556 0.213 6.312 4.394 3.246 5.325 P值0.582 0.833<0.001 0.048 0.031 0.001 CD269基因4.24±1.06 4.66±1.49 4.46±1.01 4.59±1.53 1.98±0.43 4.24±0.87 6.87±1.33 4.39±0.98 8.77±1.27 6.67±1.43 4.24±0.95 4.02±0.98 6.74±1.17 t/F值0.962 0.299 6.517 7.224 3.633 6.265 P值0.343 0.767<0.001 0.000 0.001<0.001
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老年骨髓瘤患者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目前臨床上缺乏業(yè)界公認的預后評價手段。由于老年患者治療不良反應大,或合并癥廣泛存在,藥物劑量不足等,使其預后效果遜色于其他人群[9]。既往研究[10]顯示,Charlson指數(shù)(CCI)能夠有效預測患者死亡風險,可有效評估老年腫瘤患者并發(fā)癥危險程度。本研究中考察了老年骨髓瘤患者與健康者體內(nèi)MDR1基因及CD269基因表達的差異,試圖研究兩基因與疾病預后的關系,構(gòu)建預后評價指標與患者生物學表現(xiàn)間的聯(lián)系。
CD269基因?qū)儆谀[瘤壞死因子受體(TNFR)家族,具有維持漿細胞活性,活化骨髓瘤細胞增殖等作用。據(jù)報道[11],敲除CD269基因的小鼠,其體內(nèi)漿細胞數(shù)量顯著降低,但B細胞發(fā)育正常,且T細胞依賴性免疫反應與T細胞非依賴性免疫反應未出現(xiàn)明顯異常。此外,CD269通過調(diào)節(jié)JN K通路,促進骨髓瘤細胞增殖與存活[12]。本研究中,骨髓瘤患者的外周血單個核細胞中CD269基因表達顯著高于健康受試者,提示CD269基因的表達與骨髓瘤的發(fā)生具有相關性,這一結(jié)論與劉玉霞等[13]報道一致。比較不同臨床病理特征患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中CD269基因的表達發(fā)現(xiàn),年齡、性別不同的患者CD269基因的表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出現(xiàn)腫瘤復發(fā)、CCI評分<5以及60個月內(nèi)死亡的患者CD269基因的表達明顯高于未出現(xiàn)腫瘤復發(fā)、CCI評分≥5、生存時間長于60個月的患者,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CD269基因表達與CCI評分呈正相關(P<0.05)。提示CD269基因的表達與患者預后不良存在明確相關性。
據(jù)報道[14],MDR1基因的表達產(chǎn)物能夠影響細胞免疫能力,通過誘導細胞排斥進入細胞內(nèi)的抗腫瘤性藥物提高細胞對抗癌藥的耐受性。研究中發(fā)現(xiàn)骨髓瘤患者體內(nèi)MDR1基因表達明顯高于健康者,這可能由于當出現(xiàn)骨髓瘤病變時,腫瘤毒性物質(zhì)激活MDR1基因表達[15]。此外,本研究中定量PCR結(jié)果顯示,不同年齡、性別的患者,骨髓液中MDR1的表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腫瘤復發(fā)、CCI評分<5以及生存時間短的患者骨髓液中MDR1的表達較高,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此外,MDR1基因表達與CD269基因表達呈正相關,但兩者呈相關性的具體機制仍待研究。
綜上所述,MDR1基因、CD269基因在老年骨髓瘤患者中的表達明顯高于健康者,且與患者預后存在顯著相關性。